APP下载

论课堂开放的有效性

2016-03-2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靖国平

成才 2016年1期
关键词:家长活动学校

■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靖国平 李 珂



论课堂开放的有效性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靖国平李珂

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家校合作的质量,让家长更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使家长、老师、学生三者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许多学校纷纷选择了课堂开放之路。然而,当前学校课堂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研究与反思,以期有针对性地提高课堂开放的有效性。

一、学校课堂开放的意义

课堂开放是指学校内部、学校之间和教师与家长、专业人员之间进行的教学合作与交流活动。本文所指的课堂开放主要是基础教育课堂对家长开放。课堂对家长进行开放是为了让学生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与管理模式,为家校沟通、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家长更了解学校,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很多中小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脱节,甚至是混乱。多数家长最关心孩子在校的问题,比如孩子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举手发言以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开放教学活动,家长走进课堂,能够最直接地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最新情况,也能够让家长及时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告诉老师,与学校在教育问题上形成合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辽宁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渝阳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母亲,在参加完课堂开放活动后表示,“我的孩子非常支持我来班级上课,在一次次争执讨论中,我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也更加钦佩我孩子的老师,由此我也感受到了小学教育的特殊性。”让家长走进课堂能够更好地发挥家长的辐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孩子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课堂开放为家长更加全面了解孩子搭建了平台,也为家校合作开辟了新途径。

(二)学生更好地感受学校、家长的关心和帮助

往常,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普遍采取的是家访、请家长来学校等方式,而这类方式通常针对的是学习困难学生,不仅老师觉得任务繁重,学生也倍感压力,对此避之不及。课堂开放以一种更加平等、合适的方式使家长常态化地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受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学生的学习改进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给予更准确的帮助。教师也能够在与家长交流后,了解学生在家学习以及家庭生活情况,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邓州市一所中学的课堂开放活动中,一名学生家长声泪俱下地向参与活动的师生和家长讲述了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帮助。她动情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活动过后,许多学生反映,父母争吵少了,对自己的关心多了,家庭气氛越来越好。这对于学生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三)教师更好地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教学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这一活动既需要来自学校内部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走进课堂,是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获得来自学生家庭的支持创造了机会,也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斟酌与研究,打造高效、严谨的课堂,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让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家长满意。经过这一过程的训练,教师在教学水平、进取心以及师德建设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课堂开放也能够使教师获得来自领导、同行以及家长给予的指导建议,学者李瑾瑜和吴冬华认为:“通过听课、观摩、讨论、交流等合作形式,有助于减少教师独立反思的偏差,使教师个体的反思走向深化。”

二、当前课堂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学校课堂开放的意义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课堂开放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已经引起了诸多中小学的关注,并在逐步落实推进,但目前学校课堂开放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课堂开放形式与效果不够真实

课堂对家长开放的目的是要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家长面前,同时也在开放的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自我效能感。但在实际开放过程中,如果提前通知任课老师有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老师为了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家长面前,给家长留下好印象,必定会比平日里做更充足的准备,投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课堂失去了“平常态”,但如果不提前通知任课老师,让家长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那么授课老师又会因为家长的突然到来而感到压力与不适应,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从而将课堂变得不真实。

(二)部分家长不善于配合,导致课堂开放效果不理想

在课堂开放的过程中,家长会尤其关注自己的孩子,会向老师提出各种有利于自己孩子发展的要求,诸如将孩子座位往前调整,多点孩子举手发言等等。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有的家长将自己定位为观众,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旁观课堂教学活动,没有真正地融入其中,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责任,与自己无关,拒绝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来。学者叶黎明曾提到:“学校内部的改革需要外部的支持,这种支持,首先就是家长的支持。”家长不善于配合会给老师与学校开展活动带来困扰,也会导致开放的效果不理想。

(三)课堂开放的时间与次数有限

根据调查,现在中小学普遍一学期会举行1~2次课堂开放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基本不超过一天时间,多数家长主观上表示愿意配合参与。但课堂开放一方面要考虑学校课程的安排,寻找适合的契机,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开放;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家长的实际参与情况,比如,有学者提出过孩子父母上班时间与学校工作时间的冲突以及部分家长对“义务劳动”的态度认识问题。综合考虑以上情况,课堂开放能选择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导致课堂开放次数的有限。其实课堂对家长开放,能收获很多意外惊喜。比如一些低年级的学习内容“认识时、分、秒”、“认识方向”、“认识千克和克”等等特别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如果我们的课堂经常对家长开放,让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强家长关心孩子学习的意识和兴趣,这对于老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堂开放的评价与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最根本应该落脚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教师教学水平上。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彬教授指出:如果管理者将课堂开放的成效视为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手段,视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视,视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教师就不得不牺牲课堂开放可能获得的专业收益,掩盖课堂的真实性[7]。课堂开放活动在结束后的重要工作应该是对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这其中包括领导考核、教师反思、学生反馈以及家长评价。而现实中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与管理很少是站在促进教师发展的立场上,而在家长的评价反馈中,也通常采取的是发放调查问卷这一表面的形式,很难与家长有深刻的交流,这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改进,也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三、提升课堂开放有效性的对策

在课堂开放中,只有运用恰当的策略,才能提高课堂开放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当前课堂开放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改进课堂开放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实效性

当下中小学课堂开放多是以学科为背景,以教师讲授学科知识为主线,但家长毕竟是外行,对专业学科知识并不了解,教师在面对对于课堂教学不熟悉的家长时,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情况提前告知他们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更能提升家长的听课质量。家长参与课堂开放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要检验教师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学效果,而是要在听课的过程中了解孩子平日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情况,因此,学校在开放课程的选择上不能只单一的考虑基础必修课程,而应该更多的开放综合活动课程,将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展示在家长面前,让家长重视学生的经验积累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

(二)发挥家长特长,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开放活动

当前社会正在快速发展,需要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这一点光凭学校教师的讲授很难做到。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家长作为教育资源也能够向孩子传授知识,促进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现今中小学生的家长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是精英教育,他们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让家长发挥自己优势,从教学的旁观者变为课堂教学的主讲人,能够与学生擦出别样的火花。武汉水果湖一小就尝试过让学生家长进行授课,在老师的帮助下,家长们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选定上课内容,有的家长是牙医,就向学生讲授了“保护牙齿,有益健康”的知识,有的家长是菜商,选择将“怎样挑选新鲜蔬菜”作为上课内容,结果那节课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欢迎。[8]这样的课堂形式不仅提高了家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拉近了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距离。

(三)合理安排课堂开放的时间与空间

很多中小学生的父母都是忙碌的上班族,在学生上课时间,他们很难参与到课堂开放的活动中来,这是阻碍课堂开放高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将“课堂开放课”或“课堂开放日”变为“课堂开放周”或“课堂开放月”,延长课堂开放的时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家长也能够自由合理地安排时间参与到活动中。武汉市长春街小学将五月定为课堂开放月,通过开放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风格、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多元化课程,参与此次课堂开放的家长也对活动给予高度赞扬,他们很感谢学校给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表示非常支持学校工作,将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共同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课外活动也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家长的陪同下,带领学生躬行社会活动,向学生传授社会智慧与人生经验,也能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和管理制度

教学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质量,对课堂开放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对课堂开放效果的判定也要着重关注家长的评价,一方面,家长参与课堂开放的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与监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家长的评价也能够对教师教学起到指导作用,让教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有所了解。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不应只关注效率与业绩,要立足于教师自身发展,提出富有建设性与可操作的建议。在考核的决策上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实行公平公开的民主评价制度。

总之,课堂开放能够让教师教学突破局限,获得更大的发展;让家长通过课堂这样的教学场所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加深对自己的孩子的了解。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学校课堂开放一定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成弘

猜你喜欢

家长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