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

2016-03-18任淑娟虞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商丘4763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卡孕栓预防

任淑娟(虞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河南商丘 476300)



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

任淑娟
(虞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河南商丘 476300)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虞城县人民医院2014 年9月至2015年6月产科分娩的6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检查+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检查+产后出血预测评估+卡孕栓,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段宫缩强度、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治疗组产后不同时段宫缩强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能有效预测产妇的出血量并制定预防方案,卡孕栓则能有效加强宫缩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测评估;卡孕栓;预防

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大于500 ml称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研究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虞城县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产科分娩的60例产妇,年龄20~30岁,平均(23.56±2.13)岁,平均孕周为(37.11±1.25)周,平均身高(1.59±1.03)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初产及头胎者;②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并发症。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神志不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产妇均在未生产前进行常规心电图、B超、胎心及血压等检查。对照组在胎儿娩出时即刻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出血量多者再加20 U)。治疗组在基础检查后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治疗,参照产后出血危险预测评分表进行评分[2],根据评分结果给予干预。对于中危和低危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对于高危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并注射缩宫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段宫缩强度、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

1.4 出血量计算 统一采用容积和称重方法。术中出血:吸引器收集、术前术后纱布及纱垫重量之差/1.05,术毕按压宫底出血量;术后2 h出血:所有护垫使用前后重量差/1.05;术后24 h出血:术前术中术后24 h内采集的所有出血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缩强度 治疗组产后不同时段宫缩强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段宫缩强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段宫缩强度比较(±s)

组别 n 产后10 min 产后30 min 产后60 min治疗组30 8.98±1.66 16.12±1.89 38.55±1.98对照组 30 5.66±1.23 9.81±1.35 27.64±2.10 t <0.001 <0.001 <0.001 8.802 16.838 20.704 P

2.2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 治疗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比较

3 讨论

产后出血评估是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产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人工流产刮宫、血小板、晚期产后出血及宫高;产后:分娩方式、产程图及第三产程)进行综合评分[3],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达到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其他原因所致产后出血高[4],增强宫缩强度可用一些促宫缩类药物,宫缩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但因个人体质不同,对宫缩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药量的把控不足,持续使用会影响宫缩素的效果。卡孕栓是天然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有增加子宫收缩的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产后不同时段的宫缩强度较强,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较少,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由对照组的23.33%降至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能有效预测产妇的出血量并制定预防方案,卡孕栓则能有效加强宫缩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但因本次样本量较小,需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赵相娟,张梅娜,张涛,等.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2):108-111.

[2] 邓华艳,洪涛,贺英英,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77-78.

[3] 王青.通过不同给药途径使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13-114.

[4] 张宁宁.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5):62-63.

[5] 王保莲,杜建梅.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00,9(2):155-156.

(收稿日期:2015-12-07)

【中图分类号】R 714.69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1.085

猜你喜欢

卡孕栓预防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的效果探讨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的止血效果
卡孕栓、米索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卡孕栓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