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术与病灶清除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2016-03-16张岱阳,罗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脊柱结核临床疗效



微创术与病灶清除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张岱阳, 罗政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诊疗中心, 湖北 恩施, 445000)

关键词:脊柱结核; 开放术; 微创术; 临床疗效

脊柱结核好发于骨和关节结核中,其病因主要是结核杆菌感染而导致脊椎骨损害,具有破坏性,多继发于肺结核。近年来,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导致脊柱结核发病率逐年升高,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有着较高的致残率[1]。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主要是基于抗结核药物上的传统开放手术(即病灶清除术)[2]。作为效果好、创伤小的微创手术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本研究通过对脊柱结核患者分别施行传统开放术和微创手术,对比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9例,男50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46.1±7.2)岁;其中22例为腰骶椎,27例为胸腰段及胸椎,30例为颈胸段及颈椎。脊柱结核的确诊依据手术病理检查。每位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检查。本研究所纳入患者椎体受累的情况为: 12例累及1个椎体,33例累及2个椎体, 24例累及3个椎体,10例累及≥4个椎体。患者均具有的结核病症状为:局部咳嗽、腰背僵以及拾物实验为阳性,贫血、消瘦、食欲差、倦怠、乏力、盗汗、低热等。入组标准: ① 影像学资料:X线片能将病变部位直观、快捷地显示出来,存在后突畸形的患者可以测量出Cobb角。CT主要是观察硬化骨及死骨的存在与否。MRI显示脊柱不稳、椎体塌陷、神经是否压迫、椎间盘及椎体破换、瘘管。② 评估脊髓神经功能的受损情况:参照脊髓受损Frankel分级评定受损的程度[3],该评测系统共分为5级(A~E),A级最重,而E级最轻。③ 实验室检查:血沉(ESR)。④ 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低热、贫血、盗汗等)显著,活动受限,局部疼痛,窦道和寒性脓肿,以及是否存在脊柱畸形的情况以及脊髓神经受损症状。

随机将患者分成A、B组。A组采用微创手术法,入组需满足以下条件:脊柱结核伴30°内后凸畸形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根治术;合并轻度的神经压迫的症状;清除病灶后窦道、复发形成;清除病灶后复发;病灶内有死骨形成;单纯的椎体内结核。其中存在脊髓神经受损者17例,C/D级以下者29例。B组:脊髓神经受损者19例,入组条件同A。

1.2治疗及标准

2组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师所施行的治疗。A组患者接受脊柱结核微创术(MISS)治疗。B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病灶清除术)。脊柱结核治愈标准:MRI显示病变椎体及病灶与正常椎体信号及周围组织相同;恢复轻工作和正常活动3~6个月未复发;X线片表明病变椎体以及出现骨性愈合的现象,病变区的轮廓清楚,未有异常阴影;血沉经反复多次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中;患者局部无疼痛、食欲正常、无发热、全身状况良好。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A组37例,B组4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血沉、Frankel分级以及Cobb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2组治愈率的比较

A组37例患者中,有35例治愈,复发有2例,经二次手术后治愈,治愈率为94.6%。B组42例患者中,有36例治愈,术后复发有6例,治愈率为85.7%。2组患者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

2.32组患者手术前后ESR、神经功能Frankel

分级得分以及Cobb角的比较

2组患者术前ESR、Frankel分级得分以及Cobb角度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术后,2组的ESR和Frankel分级得分比较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但Cobb角度数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ESR、Frankel分级得分以及Cobb角的比较

与B组术后比较,*P<0.05。

3讨论

脊柱结核是因结核杆菌而引起的椎体病变,随着耐药菌的出现,结核杆菌所导致的疾病发生率逐年攀升。而在骨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约占一半,居于首位,其中所有脊柱均可受累。诊治脊柱结核若不及时,容易累及椎管,形成脊髓和神经压迫。治疗脊柱结核目前是以药物的治疗为基础,辅以手术治疗,实际上手术治疗的方式已经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手段[4]。传统开放手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其复发率较低,但是传统手术具有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创伤面积广等缺点,因而对患者具备手术条件要求较高[5]。而且在对病灶进行手术处理时,时常对组织造成极大的损伤,例如对胸髓的血管的破坏,一旦出现则增加了手术时间[6]。近年来,随着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微创手术在脊柱领域得到了发展。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具有出血少、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感染概率低、疼痛轻等优点,而且能即刻诊断并治疗,及时终止病理进展,节省术前准备时间。微创手术能长期给予局部高浓度的药物,能提高药物在病灶内的浓度,发挥作用[7]。本研究在治愈方面,A、B组并无显著差异,对患者都有着良好的疗效。而微创手术通过引流可使脓液持续得到减少,从而使脓肿快速缩小,防止单纯脓肿的出现,因微创手术可提高药物浓度,可持续化疗杀死结核杆菌,出现死骨,纤维组织能包裹死骨并进一步骨化,加快病灶的愈合[8]。

是否出现脊髓神经受损是评价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重要标准[9]。本研究结果发现,微创组手术后神经功能都能得以恢复,与开放组比较发现,神经功能受损在Frankel C级及以下的患者,传统开放术和微创术无显著差异,而术后Cobb角度数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者[10]发现,脊柱<30°的结核病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可避免加重患者后凸畸形,如卧床休息、有目的矫正等,可使疼痛得以缓解,有很好的矫形率。

参考文献

[1]Lalla R, Singh M K, Patil T B, et al. MRI of the spinal tuberculoma, paravertebral tubercular absces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J]. BMJ Case Rep, 2013: 2013.

[2]Zakham F, El MM. Nove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ing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spinal tuberculosis[J]. J Neurosci Rural Pract, 2013, 4(2): 115.

[3]胡家美, 徐新华, 乐敏莉. 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Frankel分级、Cobb角及椎管侵占情况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8): 2148.

[4]Watt J P, Davis JH. Percutaneous core needle biopsies: the yield in spinal tuberculosis[J]. S Afr Med J, 2014, 104(1): 29.

[5]Erdogan E B, Asa S, Yilmaz A S, et al. Primary spinal leptomeningeal gliomatosis in a 3-year-old boy revealed with MRI and FDG PET/CT mimicking tuberculosis meningitis[J]. Rev Esp Med Nucl Imagen Mol, 2014, 33(2): 127.

[6]Rigotti S, Zorzi C.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iagnosis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spinal tuberculosis[J]. J Neurosci Rural Pract, 2013, 4(2): 119.

[7]Lan X, Xu J Z, Luo F, et al.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eason and observation of reoperation outcome for spinal tuberculosis[J]. Zhongguo Gu Shang, 2013, 26(7): 536.

[8]Qin SB. Thinking about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and the choice of operation time for spinal tuberculosis[J]. Zhongguo Gu Shang, 2013, 26(7): 533.

[9]Soares B J, Batista N, Tirado A,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an orthopedic service experience[J]. Acta Med Port, 2013, 26(4): 349.

[10]Ali R, Jalil A, Qureshi A. Extra spinal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 a case series of 66 patients from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Karachi[J]. J Pak Med Assoc, 2012, 62(12): 1344.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图分类号:R 6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3-114-02

DOI:10.7619/jcmp.201603037

猜你喜欢

脊柱结核临床疗效
一期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CT引导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
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脊柱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