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中的有效路径研究

2016-03-16寇跃灵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路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寇跃灵,权 琨

(河北科技大学 理工学院,石家庄 0500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中的有效路径研究

寇跃灵,权琨

(河北科技大学 理工学院,石家庄 050018)

摘要: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力量源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知识的重任,更肩负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为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发挥好其自身的引导和导向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软实力;路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大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并形成互动关系。同时,高校也引领着学术的前沿和社会文化的潮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的主渠道,应为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发挥好其自身的引导作用。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其价值分析

软实力一说最早出现在表述国际关系的问题,后来,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首次提出加以详细阐述的软实力理论。他认为综合国力=硬实力+软实力,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文化软实力,具体表现为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除了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等硬实力之外的一切能力统称为软实力,它能通过吸引力和影响力发挥作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和硬实力同等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大背景下,软实力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围绕这一主题的一系列研究,研究者们正在探究新的和谐发展路径。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播力和影响力构成了文化软实力。它是软实力的一个核心部分,其理论外延被大大扩展。文化软实力不仅被使用在国际政治领域来体现一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被广泛应用在国内文化建设上,作为一个衡量文化建设成就和发展状况的标尺。

文化软实力能够影响人,使人们拥有真善美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引导人们求真。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进而才能使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其次是引导人们向善,文化软实力的向善价值顺应人性本善的本质。教给人们日常的社会活动要以善为准则,以此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讲道德树新风成为社会新风气。第三就是尚美。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就是要引导人们追求美好,能够自我调节坏心情,陶冶美好情操。尚美是文化软实力的最高价值,自由表达内心活动,从而达到主客体契合,物我同一,进入自由世界。

二、关于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认识

河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灿烂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河北具有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基础。虽然河北省的文化资源丰富,但潜在的优势并没有形成现实的软实力。目前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河北省的文化凝聚力不足。河北省古代属于燕赵两国地域,燕赵文化历史悠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划分为五大文化脉系:红色太行(革命文化)、壮美长城(和合文化)、诚义燕赵(根脉文化)、神韵京畿(直隶文化)、弄潮渤海(开放文化)。但是不仅国内外甚至是省内很多人都对这些文化缺乏了解,文化凝聚力不够。

2.群众的文化素质不平衡。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群众的文化素质不平衡,在城市里的群众接受的各种文化熏陶的机会较多。据对省内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57.6%对我国文化自信不足。对我国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的大学生占72%,但对于现代文化对文化软实力的推力表现得不是很自信。

3.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缺失。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农村地区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缺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没有惠民文化站或图书室,很多人想了解一些文化知识却苦于无处可了解,很多人想研究本省的特色文化可附近却没有图书或资料可查,很多人日常文化生活贫乏,缺少精神食粮[1]。这些都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缺失导致的。

4.缺少彰显河北特色的文化精品。全国很多省份都有属于自己本省特色的文化精品,并且可以享誉全国。比如湖南、江苏等省通过电视节目带动了文化产业或将本省的特色做成文化品牌进行宣传等,这些作为已成为这些省的文化标签,让人记忆深刻。而河北省缺少彰显特色的文化精品。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它自身的作用,为提升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大学生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体。

1.有利于提升公众素质

大学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培养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里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实力强大的教师队伍为培养社会精英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高校通过思想引领、制度建设保证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大学教师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师德。使得高校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的同时,以其先进的文化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提升他们的素质。

2.有利于文化传承与传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既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方式,将西方先进的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中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成功,取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

1.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南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政治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更应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现在,在全河北省广泛开展的“善行河北”主题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在民众中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河北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高校应把开展“善行河北”主题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方式,利用网络等手段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2]。理想能为大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应当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标准和文明的行为规范。人的思想发展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在大学时期,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这一阶段逐渐完善。高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之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教育青年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2.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大学生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识以提高文化研究能力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对其他一切事情不闻不问甚至对家乡的各种文化资源或校园内宣传的各种文化项目了解少之又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培养大学生了解和研究文化资源意识和能力,或是鼓励大学生对家乡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交流。这种研究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进行传承,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具有研究各种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河北省很多“非遗”项目剪纸、皮影戏以及燕赵大地的各种文化脉系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形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河北省有着丰富的“非遗”项目,现在很多高校将一些“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里,在某些学校的大型活动中进行表演,这样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更多的“非遗”项目,也有助于他们从深层次了解“非遗”项目,以提升文化软实力[3]。

3.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文化下乡活动以了解各地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文化下乡或各种“送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下乡活动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假期生活,还可以深入到偏远地区了解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对于该地区民众提出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形成长期的、持续的活动,不断满足该地区民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爱霞,韩培花.“软实力”提升与河北区域发展[J].河北学刊,2009,(5):226—228.

[2]孙太怀,黄燕媚.浅析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青春岁月,2013,(3):222—223.

[3]葛永红,郑标,王培.关于加强河北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9,(9):220—222.

(责任编辑:陈树)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3-0153-02

作者简介:寇跃灵(1978—),女,河北定州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权琨(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HB15MK031)

收稿日期:2015-11-25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3.062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路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