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思考

2016-03-15杰,于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高校

于 杰,于 波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对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思考

于杰,于波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摘要:在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一般问题考察的基础上,突出边境民族地区地域、经济、民族、文化、宗教、历史特点,提出在整体上构建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高校;边境民族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考量不能采取“全国一盘棋”、“一刀切”的简单模式,边境民族地区常常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民族原因、宗教原因、经济原因、历史原因等成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这些地区建立和发展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意识相态安全教育工作便有了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的特点和意义。

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现象、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1]意识形态安全是指社会大众对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和践行,是社会大众对意识形态的信仰和维护。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语境下,高等院校历来都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教育青年信仰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光荣任务。但是,现今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面临多种困境难以破解,无疑加剧了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弱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体系化教育途径。其目的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坚定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种不好的倾向。第一,教条化,表现为授课中教师硬性灌输,师生较少互动,忽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影响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效果。同时只重视课堂理论学习,忽视课外实践教学,使得正确的理论不能及时从实践中得以验证,也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恰好验证了学生已有的偏见——思政课就是教授那些假大空的无用的东西。第二,庸俗化,表现为很多思政教师要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足,要么已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心不足产生怀疑动摇,课堂上不会或不愿意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只把政治课当作简单的知识传授,有意无意地忽略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放弃使命,一味迎合学生追求所谓的生动有趣。第三,边缘化,表现为高校管理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是党和国家的硬性要求,与学校办学、学生就业等核心业务相距较远,存在着大量挤占思政课课时、经费的行为,甚至思政课教师本人也觉得低人一等,无法在工作中获得职业满足感。

(二)其他课程教材和知识体系的西方化

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更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专业课的学习。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学科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使用的教材、所传授的知识体系被不同程度的西方化了。比如“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领域所使用的教材,存在传播西方价值观的政治理论、国家学说,尊崇以私有制和个人自由为基础的西方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的现象;历史学领域所使用的教材,存在宣扬唯心主义历史观、西方中心论的世界历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而在经济学领域所使用的教材,存在宣扬私有制的优越性、私有化的必然性和自由主义的普世性的现象;哲学领域所使用的教材则表现为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宣扬唯心主义、抽象人性、个人英雄主义和精英哲学等”。[2]

高校使用什么样的教材?传授什么样的知识?虽是教育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大学,势必造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的侵蚀,并为“西化”、“分化”我国,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埋下伏笔。

(三)校园文化的非主流化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除了采取课堂教学的常规渠道外,还有一部分被囊括进校园文化的内容里。校园文化内涵很多方面,“包括校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社团文化,其中活动文化和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行动表现,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3]它应该包括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相应内容的学生社团组织。而现在的高校活动更偏重于文娱活动和文娱社团,追求社团及活动的个性化和非主流化,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社团活动缺乏引导性,缺失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使本来就对政治问题、历史问题关注度不高的大学生产生了更大的疏离感。

(四)入党动机的功利化

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是高校党建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的调查和研究成果显示,大学生入党动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功利化倾向,“从把入党看作是崇高信仰的支撑转变为成才发展的需要,甚至看作是谋求个人私利的跳板”。[4]具体来说,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追求入党,演变为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入党,甚至沦落到获得党员身份为的是在就业、升学、社会实践、荣誉评比中获得优势以谋求个人利益。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的原因,宏观上是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巨大变化呈现出的多样化发展格局;微观上是党建工作在高校各方面工作中的相对重要性不断下降,党课培训放弃理论教育,降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学习要求,把从思想上入党、组织上入党变为形式上入党。

三、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及挑战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除了具有以上普通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问题上的一般性,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积淀的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宗教因素使其更体现了在同一问题上矛盾的特殊性。

(一)地理位置因素

中国陆地边境线总长度2.2万公里,与周边14个国家有领土接壤。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与邻国思想、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竞争、相互冲击。这对于地处边境地区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无疑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些高校的学生比其他高校的学生更容易接触到非主流文化,而且中外交流是教育管理部门所倡导的,也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在毗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有的学生还以毕业后到邻国学习工作为奋斗目标,让这些学生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教育、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无疑在加大。

(二)民族文化因素

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其中有1.9万公里延伸在少数民族地区,30多个少数民族在边境线上居住生活着,[5]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具有实践性的传统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民族意识形态的基础。边境地区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内地高校,而当代国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看来,只是一个名词、符号,至多是一些需要学习的课程和通过的考试,而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毫无联系。另外,一些跨境民族的存在,使得这些民族的学生对于各自民族的认同感大大高于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危险的,我国近一时期发生的新疆暴力恐怖活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宗教历史因素

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我国边境民族地区同时也是宗教关系较为复杂的地区,不仅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俱全,而且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也非常多样。境外敌对势力正是利用边境民族地区的这一特点,企图借助宗教宣扬西方价值理念,散布民族分裂言论。而边境民族地区的各高校师生更是首当其冲地成为敌对势力争夺的重要目标,经常会受到他们打着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而实施的蛊惑和拉拢,引诱高校师生信教、入教,在校内进行宗教活动,甚至在课堂上宣扬宗教思想,动摇师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宗教认同挑战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国家认同。

四、构建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综合以上分析,对于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既要突出问题的一般属性又要考虑边境民族地区的相应特点,才能更好地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而统筹高校全局工作,在整体上构建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应是一个初步思路。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在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又内涵深刻的表述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具体化。由此,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整个国民教育序列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灵魂,以此为核心统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入党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串联起四大教育模块,从中突出边境、民族、历史特色,正视宗教因素,才能将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落到实处、看到实效。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针对其教育功能弱化的现实,应采取稳固地位和创新模式两大举措。第一,稳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体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地位,杜绝变相挤占、挪用课时、课程经费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体系,在教学、教研、经费、管理、交流、学习各个环节设立指标,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全面评估,以此来衡量工作水平、了解教学状态,促使高校管理者提升认识,确立该类课程为关涉意识形态安全的红线课程、底线课程的地位。第二,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近年来,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是汗牛充栋,其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应是最为紧迫的。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展现其巨大的物质力量,理论教学只有突出实践特色才能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就是将课堂扩展到城市、乡村、厂矿、田间,当下中国的现实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能锻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总之,采取多种形式将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相结合,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突破口。

对于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很多地方的一个有益尝试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加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概括介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但结合以上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分析,这门课除了应该概述民族理论的一般内容,还应做到两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具体分析高校所在民族地方实际、具体分析学生的民族成分,突出介绍当地主体民族、独有民族、跨境民族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使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尊重信任,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三)以专业学科教育为辅线

以专业学科教育为辅线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并不是一个伪命题,也不是限制学术自由回到过去“左”的时代。其实哲学社会科学除少数学科外,绝大多数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作为知识体系、科学,体现着人们在认识社会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作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哲学社会科学又以其独特的范畴体系体现着特定的民族、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愿望和要求”。[6]

由此看来,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包办、代替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不是正确的,但一味强调学术自由,将哲学社会科学“去意识形态化”也是错误的,在高校的课堂上充斥着宣传西方意识形态的教材,讲台上站立着宣扬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教师更是危险的。对于地处边境民族地区的高校更是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宗教、文化历史因素,使得打着学术交流、文化沟通的旗号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更为便利,这些学校中的教师具有民族背景、宗教背景和多文化背景的比例也高于其他内地院校,所以,加强这些学校专业学科教育中的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教材建设和管理,尽量选取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或突出地区民族特色的自编教材,谨慎使用西方原版教材和翻译教材,即使使用也是限定在参考书的范围内,并由教师带领导读;关于课堂讲坛管理,不强求所有专业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应保证在课堂上不发表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不进行宗教传播活动,不煽动大汉族主义或民族主义,积极向学生传播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内容,并将此与师德师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相联系,实行意识形态教育一票否决制。

(四)以校园文化和入党教育为补充

加强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建立并组织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的社团和社团活动,以此为先导引领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校外专家为社团导师,同时也将班主任辅导员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既提高了社团的理论学习水平,又将实践纳入了课堂教学环节。

入党教育也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入党教育应突出入党动机的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崇高信仰型入党动机,与“为找个好工作实现个人发展”的成长成才型入党动机并不矛盾,后者是当代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与关照个人私利看重党员身份而入党严格区分开来。对于持有成长成才型入党动机的学生,重点是引导他们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职业理想和政治理想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高校党建面临的新课题。

对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来说,校园文化、入党教育在完成上述蜕变之后,更重要的是“接地气”,在校园文化和入党教育中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了解改革开放给当地带来的新变化;多宣传民族地方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多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在政策上进行适当倾斜,使边境地区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政治热情能够被激发出来,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去,将感性入党与理性入党巧妙结合起来。

(注: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 “中俄边境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以满洲里地区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SZ1435;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YKZ1508)

参考文献:

[1]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37-42.

[2]唐红丽.抵制西方错误观点 打造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教材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3-9.

[3]董岗彪.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9,(12):54-57.

[4]包丽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5):100-102.

[5]谭波.一脚踏出国门—中国边境旅游地图册[M].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9:1.

[6]杨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EB/OL].http://www.qstheory.cn/ wp/2015-02/03/c_1114240354.htm,2015-02-03.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高校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