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精神障碍的预见性护理

2016-03-14宋春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预见性护理精神障碍

宋春华

摘 要 目的: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在我科住院并具有精神障碍高危因素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及时的护理评估,加强观察及宣教等预见性护理。结果:发现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结论:提前做好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干预,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几率大大减少,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 精神障碍 预见性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感染常会伴发精神障碍的出现,表现为谵妄、癔病样、情感、行为、智力障碍等。对可能出现精神障碍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作好护理评估,加强观察和宣教,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同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1临床资料

2006年6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结核性脑炎所致精神症状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8~48岁,平均33岁。20例为首发精神症状者,病程中伴发精神症状者12例。

2预见性护理

2.1护理评估

首先做好护理评估,为以后的护理打好基础。

(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结核病接触史及既往结核病史,近期有无急性传染病史如麻疹,水痘等。生活环境,卫生条件等。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了解其病史。患者生病后可能由于持续头痛,持续高热等病情困扰,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影响病情的治疗。同时要评估病人的支持系统是否良好,能否给予病人良好的心理和经济支持。还有就是要评估患者对其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及对护理的需求。

2.2心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以友好、热情、自信的良好精神状态给患者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同室病友,减轻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并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主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护士根据患者的需要做好心理疏导信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动员家属及其支持系统一起加入我们对患者做好心理沟通及支持。医护人员应避免在患者床旁谈论其病情,避免给患者造成恶性刺激。对于病人使用的各种监护仪应向其说明其用途,解释仪器报警原因,减低其报警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3 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病室光线不要太强,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做到“四轻”。夜间保持柔和灯光,降低病房的照明度,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操作,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2.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表情、语言、动作以及发作前的征兆,了解病情变化的特点,及早发现先兆症状,及早对症干预: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随时与患者沟通,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了解患者内心的情绪变化。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多语、易激动、幻视、幻听等现象时,应耐心安慰患者,对患者的“胡言乱语”表示赞成,不要予以反驳,避免刺激性语言。根据医嘱及时使用镇静剂,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而对于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少言寡语者,应多和患者交流沟通、多安慰、多关心。如患者不愿意合作,应及时通知医生,医护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同时也应及时向家属交代,这种现象是可逆的、暂时的心理反应,避免因家属的焦虑使患者病情加重。

2.5用药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如安定,咪达唑仑,氟哌啶醇等,详细记录使用时间、剂量、方法、症状缓解时间等。在服药期间,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如患者意识障碍是否有变化,是否出现躯体不适,进食异常,大小便异常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防止患者停药,漏服药。严格按照医嘱时间使用药物控制症状,不得自行更改,在观察病情方面应注意重点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和全身情况的变化。

2.6发作期安全护理

患者在意识障碍状态下出现类似躁狂发作的症状时,易发生意外,如坠床、碰伤等,在护理过程中须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如床边加床栏,用棉垫包裹腕、肘、膝等关节以束缚身体,以免撞伤。使用约束带时松紧适宜,肢体约束以能通过二指为宜,保护好约束部位皮肤,密切观察被约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做好记录,约束时间不宜过长,病人安静后应适时予解除。对抽搐的患者要防止舌头咬伤,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患者发病期间还得注意妥善固定导管,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以防患者神志不清时将导管拔出,增加患者痛苦。

3讨论

结核杆菌引起脑实质损害是由于结核菌的毒素引起脑组织细胞水肿、缺氧而致代谢异常,体温升高和机体的消耗,引起营养物质及维生素B族缺乏,体内代谢产物蓄积可致脑组织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精神障碍症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严重且复杂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使部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提前做好患者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既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又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患方的费用,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赵广洲.以精神障碍为早期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715.

[2] 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5-63.

[3] 王云平,杜新艳,谷凯恺,顾潇.预见性护理在胸部肿瘤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1,33(3):463-464.

[4] 汪成君.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86-187.

[5] 陈燕,樊孝春,金泽凤,左小玲.病毒性脑炎致精神障碍兴奋状态的安全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183.

猜你喜欢

结核性脑膜炎预见性护理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CT、MRI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结核性脑膜炎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鉴别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疗效探究
40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