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2016-01-11王司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王司琪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 要根据患者具体病症情况实施综合治疗, 可提高其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128

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它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袭导致患者脑膜或脊膜出现非化脓性炎性病变的一种神经系统结核病, 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头痛、浑身乏力、发热或恶心、呕吐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因此, 临床应提高对此类患者的重视, 做到及早确诊、早期治疗, 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为观察对此类患者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 选取本院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综合治疗的探讨和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接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等检查后确诊, 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0例。对照组中男13例, 女7例, 年龄6~75岁, 平均年龄(40.5±11.7)岁;观察组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5~77岁, 平均年龄(41.5±1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先及时给予有氧治疗, 让患者卧床休息, 之后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选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病情不严重的患者采取药物三联合治疗, 每天取0.45 g利福平联合0.6 g异烟肼及0.75 g链霉素进行治疗, 链霉素采取肌内注射的方式。对病情程度严重的患者, 采取药物四联合治疗, 取0.6~0.9 g/d异烟肼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需持续滴注4~8周, 若病情加重可将剂量加至1.2 g/d, 滴注疗程完成后可继续采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持续服用0.5~1.5年的时间;同时每天取0.6 g利福平、1.5 g吡嗪酰胺和0.75 g乙胺丁醇联合治疗0.5~1年。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加用地塞米松激素类药物10 mg/d, 给予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 持续2~3个月;且每日采用含量为20%的200 mg甘露醇给予患者静脉注射1次, 进行脱水治疗, 对重症者需与速尿静脉滴注互换治疗;对治疗效果不良且病情一直较重的患者, 则给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取50~100 mg的异烟肼, 联合2~5 mg的地塞米松, 再加用5~6 ml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之后给予患者进行鞘内注射治疗, 治疗2次/周, 可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适时选择停止鞘内注射。

1. 3 疗效判定标准[2] 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的判定, 均根据其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三类。治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恢复至正常, 且均无并发症出现;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均无改善迹象。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 治愈4例, 好转11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 治愈8例, 好转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其病发因素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袭所致, 属于一种慢性、隐匿性疾病, 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不一样, 小儿到老年均可发生,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临床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可有效降低患者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几率, 或致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3], 对临床治愈效果有促进作用。

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临床常规的用药是根据患者的轻重度进行配药治疗, 对轻度患者采取三联合用药的形式, 对病情重的患者采取四联合用药的方式, 药物均选用具有抗菌或杀菌作用的广谱抗菌药物进行, 如利福平、异烟肼或吡嗪酰胺等。综合治疗是在患者抗菌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激素药物进行抗炎和抗毒治疗, 但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为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一般建议用药2~3个月;同时对患者进行脱水治疗, 以减轻患者脑部积水的程度, 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再联合鞘内治疗的方式,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但鞘内治疗一般是在患者久治不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才选择的方式, 需要将抗菌及抗毒类药物稀释后注射到患者鞘内, 治疗效果显著, 但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而定。

本文的探讨分析显示,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其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综合治疗的患者, 说明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病症情况, 在常规抗菌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激素、脱水和鞘内等综合治疗, 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孝群.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14):1995-1996.

[2] 宋贵军, 尹琳, 曹云鹏, 等.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8):1634-1635.

[3] 吴庆国, 张凯. 结核性脑膜炎27例临床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4):315-316.

[收稿日期:2015-07-16]

猜你喜欢

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65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