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6-03-14新疆石河子卫生学校宋艳芳

电子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解决方案教学改革

新疆石河子卫生学校 宋艳芳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新疆石河子卫生学校宋艳芳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再加上南北疆民、汉学生地区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有很大差距,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不能“因材施教”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计算机应用基础》因根据学校所招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采用案例、讲授等多种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改革;解决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一年级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为其专业学习服务。如何开展好《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把学生转变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这是我值得我们计算机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环节的重要性

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为了贯彻国家提出的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计划。200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计算机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而实验部分更强调计算机是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实验教学在该课程中的重要性。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环节存在的问题

2.1实验与理论教学脱节

首先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1:1,一般理论上完,再上实验,而上理论的地方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上实验的地方是在机房,虽然多媒体教学丰富的呈现了教学内容,拥有更大的信息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但是老师都在演示的阶段,而一部分听懂的学生可以紧跟老师的步伐一步步去看去记忆,而另一部分思想抛锚的学生就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自己干自己的事情,缺少互动性,学生听起来很吃力,老师也比较费力,每逢上机实验时,有些学生来到机房就不知道要做哪个实验,好点的学生也就按实验书中的例题“照猫画虎”要么在举手问老师,让老师帮忙指导完成,因而“耗时低效”因此,我们必须要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方法。

2.2实验内容相对落后

我们学校是护士学校,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因注重实验部分的操作技能成为计算机的使用者。当今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也随之迅速发展,学生不一定必须使用最新的操作系统,像硬件上的基本操作可以知道或了解就可以,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只要跟上或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要与实际离太远。

2.3实验模式、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大部分知识点已在理论课堂上讲解过,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主要是验证性操作,缺乏创新和开放的实验内容,比较死板,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慢慢也就失去学习的热情。在加上计算机教学都是大班教学,人数较多,一旦出现稍较难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就求助老师,老师很难兼顾,得不到及时指导的学生就自暴自弃,开始玩游戏或者开始聊天等现象,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2.4学生水平差异大

由于南北疆地域差异,我校学生一半都是来自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汉语水平不好,由于地域差异,不要说会上网,玩什么微信,有些学生连电脑都没有见过,这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就是听天书,连正常的开关机都要一步步去讲解,而来自北疆的一些学生很早就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面对这两种水平不等的学生如果要零起点教学就会存在很大问题。

2.5师资薄弱

目前好多学校都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理论课老师一般是专业老师,而实验课老师就是非专业的,甚至是教辅人员,其实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充当引导与指导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好多学校都缺乏教学合理的教学梯队,甚至专业带头人都没有。

3 计算机应用实验环节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

目前中职学校大多数都在申报国家示范校建设,在示范校建设期间有一项就是建网络课程,精品课程,那么计算机应用课程也有相对的网络课程,利用校园网作为教学平台,课前让学生进入计算机应用课程进行预习,课后有老师的视频作为辅助资料,在网上进行“互动式自主学习”,可以在校园网上、QQ等多种方式发布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可以定时回复学生所提的问题,同时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轻松的学习环境。这种玩网络教学反思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即方便了学生,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很受学生欢迎。

3.2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实验内容

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同于计算机操作人员,在几年后,我们这些学生进入社会,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软件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在实验中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常用软件,或者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软件,这样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学以致用。我们学校是护士学校,在教学中应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例如讲OFFICE软件时在给大家讲讲WPS的使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讲个别管理软件时,可以拿医院管理软件为例,这样就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生觉得掌握了以后还有用不至于去玩游戏,或者干别的事情去了。使学生能够自学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3.3改革考试模式

目前好多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考试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考试,这样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的能力就会进一步缺失。因此,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理论30%,上机70%,把这门课程做成题库,老师也可自己组卷,学生随机考试,任何题目都有数量和分值即可。学生上机考试,系统自动评分。

4 结论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而在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使学生通过实验培养自己获取知识、勇于创新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对于实验教学的探讨也是无止境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真正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洪小叶.关于实验的思考[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2学术论文集,P353-356.

[2]李均寿.高等计算机专业形式化方法课程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2(2):73.

[3]蒋兰玲,李晓辉.关于培养学生学号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探讨[J].信息教育,2006(4).

[4]冯博琴.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刘德仁,寅生.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与实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杜永平.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7]朱志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技术体系与过程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Z1).

宋艳芳(1981—),女,新疆人,在职研究生,新疆石河子卫生学校讲师,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以及数学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解决方案教学改革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7大睡眠问题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