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竞赛机制以优化《健康评估》教学

2016-03-14韦蓓莉杨春晖何晓彬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健康评估以赛促学优化教学

韦蓓莉 杨春晖 何晓彬

【摘 要】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活课堂,优化教学,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健康评估 以赛促学 竞赛机制 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17-02

近年来,我国中职护理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其中一项热门课题就是“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健康评估》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衔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其教学质量对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目前,学校《健康评估》的教学程序一般为“理论—见习—实习”三个环节。理论课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操作课则多为“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三段式教学。这种“填鸭式”“教条式”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既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竞赛机制有助于营造竞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因此,学校临床护理教师团队尝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激活课堂,优化教学效果,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健康评估》教学引入竞赛机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育观强调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要求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竞赛机制的构建是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符合职业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包括技能竞赛和理论知识竞赛。既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建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又是检验各个职业教育机构其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教改成果的重要手段。

(二)实践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大脑在竞赛状态下的学习效率要远远高于普通状态。竞赛机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它能营造一种竞技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建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竞赛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健康评估》教学引入竞赛机制的实施方案

(一)《健康评估》教学改革内容的规划与确定

《健康评估》为第三学期开设的临床专业课程,学校临床护理教师团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照课程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 充分挖掘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竞赛过程。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以实践为主线。组织教研室教师和相应临床科室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课程竞赛的内容,以便有针对性选择开发,做好竞赛计划安排。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质,具体内容包括:模拟病史采集、护理体检、心电图分析、X线检查结果判读、健康评估理论知识竞赛,共五个内容。竞赛形式包括小组竞赛和班级竞赛等。

(二)《健康评估》课程竞赛运行程序的有序构建

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是否能实现。构建规范有序的运行程序是课程竞赛高效顺畅的必要条件。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竞赛计划书,有准备地参与竞赛活动。在竞赛机制实施过程中,可吸收一部分成绩优秀、操作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参与竞赛的宣传、组织和指导工作。竞赛过程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符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创新与思考凸显亮点”的主题思想,使学生通过参与竞赛获得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并且运用“讲座—辅导—强化”三步走的管理模式,开展针对学生具体竞赛专项项目的强化训练和拓展思维。

(三)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立

本次参与《健康评估》教学改革活动的教师均为临床护理讲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团队教师直接参与大赛组织及指导学生参赛,有利于促进教师深入了解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理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和教育需求。记录和考核教师组织和指导竞赛工作的实践工作量,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又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积极邀请临床专家和一线医护工作者参与竞赛的组织和命题、指导及评判,促进了加强学校和医院的交流沟通,实现学校-医院合作式教学,有效提高了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

(四)课程竞赛保障机制的完善

教学改革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就是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包括竞赛管理制度保障、激励奖励制度保障、竞赛过程经费保障等各项内容。由教师团队制定和完善竞赛管理办法,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明确各类竞赛的组织程序、各科任教师的职责、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确保竞赛有序进行。此外,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例如进入社区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和血糖、为儿童进行护理体检等,使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学科竞赛活动成果进一步得到体现,增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对竞赛获奖学生给以表彰奖励和适当物质奖励,并且将竞赛结果和学生表现纳入期末考核评定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竞赛机制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竞赛分组问题

竞赛机制的引入首先要进行小组分组,合理的分组直接影响竞赛机制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劣势,按照“优劣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最大化体现,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竞赛分工问题

分工是团队竞赛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分工不明确或分工不合理,将导致混乱和矛盾。故每个学习小组需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和个人意愿进行分工指导,尽量扬长避短,构建一个高效的竞赛团队。但教师应以引导为主,切忌大包大揽,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竞赛形式制订问题

虽然竞赛机制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过多的刺激也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所以教学中组织的竞赛活动不宜过多过密。在组织竞赛活动的时候,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变化竞赛形式,增加新鲜感。竞赛的形式要和竞赛内容有机结合,实现竞赛项目价值的最大化,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全面的提升。

(四)竞赛内容选择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引入竞赛机制,学校教师团队综合考量后,选择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模拟病史采集、护理体检、心电图分析、X线检查结果判读、健康评估理论知识竞赛这五个内容。既包含了个人的理论知识考核,也包含了团队技能展示,学生普遍反馈良好。

(五)竞赛评价标准问题

竞赛结束后,需将竞赛的全部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并记录,具体包括竞赛结果、小组成员表现、团队协作性等各方面。避免“以成败论英雄”的单一评判标准,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地在竞赛机制的实施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教学反思

经过本学期将竞赛机制引入《健康评估》教学的教学改革,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各种护理技能比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促进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而且,这种学习方式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强调理论结合实践,凸显专业特性与创新性,在原本枯燥的学习中引入生机与活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学习和研究的同时,关注与人的联系,增进同学情感。总之,《健康评估》教学中适当引入竞赛机制,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更轻松、愉快,此种教学方法也应在其他课程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杨莹,吴新,张立.基于竞赛机制的实验体系构建[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7)

[2]潘芬忠,肖娟,张惠.护理技能比赛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2)

【作者简介】韦蓓莉(1982— ),女,广西梧州人,讲师,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杨春晖(1981— ),男,广西梧州人,讲师,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何晓彬(1981— ),女,广西梧州人,讲师,研究生学位,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健康评估以赛促学优化教学
转型背景下健康评估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敢拼才会赢
不同生源学生《健康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析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中职健康评估情景教学类型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