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6-03-10刘文力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阴转率核苷阿德福

刘文力

(夏邑县人民医院 感染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刘文力

(夏邑县人民医院 感染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目的 研究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于夏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治疗方法分为A、B组)。观察组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照组A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B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HBV 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耐受和不良反应。结论 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持续复制造成的[1]。肝硬化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代偿期,患者无症状,常规肝功能检查表现正常,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则可认为进入失代偿期。若不及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会加重患者肝脏的损伤,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2]。本研究旨在观察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于夏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治疗方法分为A、B组)。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1~64岁,平均(42.66±4.51)岁。对照组A男11例,女9例;年龄34~66岁,平均(43.87±4.69)。对照组B男10例,女10例;年龄33~65岁,平均(42.98±5.22)岁。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口服恩替卡韦(北京贝丽莱斯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49),0.5 mg/d,口服阿德福韦酯(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湖生化制药厂,国药准字H20100027),10 mg/d。对照组A口服恩替卡韦治疗,0.5 mg/d;对照组B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10 mg/d。两组均治疗48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48周后,观察3组患者平均住院次数、HBV DNA阴转率、耐药发生率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住院次数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次数为(1.34±0.89)次,对照组A为(1.95±1.02)次,对照组B为(1.94±1.00)次;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HBV DNA阴转率、耐药发生率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00.00%(40/40)、70.00%(14/20)、65.00(13/20)。观察组的HBV 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耐受和不良反应。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持续复制是导致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患者的肝功能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显著下降,需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3]。核苷(酸)类似物是一种可有效抑制HBV DNA持续复制的药物,具有极强的抗病毒作用。目前临床常采用单一的核苷(酸)类似物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据有关文献报道[4],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其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提示与采用单一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相比,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次数,节省经济费用。观察组的HBV 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与胡沛等[5]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HBV DNA的持续复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3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耐受和不良反应,提示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1] 郭春辉,韩兰秀,万美容,等.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2):100-102.

[2] 邓勤智,蔡挺,张顺,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脏声脉冲辐射力成像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1):832-836.

[3] 魏兆勇,张分明,许德军,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61-363.

[4] 郭春辉,韩兰秀,万美容,等.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4):262-264.

[5] 胡沛,赵钢德,李海,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11):806-811.

R 512.6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105

2016-06-22)

猜你喜欢

阴转率核苷阿德福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金蝉花中5种核苷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勘 误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蛹虫草中4种核苷的含量分析
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耐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