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基于“互联网+农村”视角的思考

2016-03-02虞昌亮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互联网农村

虞昌亮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 芜湖 241002)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基于“互联网+农村”视角的思考

虞昌亮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互联网+”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产业支撑不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亟待破除;城市建设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互联网+农村”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为:农村地区的产业集群实现集聚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新型城镇化;集聚发展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1]。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到民间都对城镇化给予了充分关注,对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学者指出,应当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格局[2]。姚士谋等人指出,新型城镇化要走绿色可持续的道路,要注意节能、节地、节水[3]。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指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六新”,即新核心、新理念、新动力、新方式、新格局、新重点[4]。一些学者认为,城镇化和信息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姜爱林指出,如果没有城镇化,信息化就无所依附,而离开了信息化,城镇化也将举步维艰[5]。姜奇平指出,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平衡[6]。汪向东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电子商务产业链,大量农民工实现了返乡创业就业,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7]。许婵等人指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农村地区在信息化的带动下逐步实现了城镇化[8]。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研究方兴未艾,并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不过,目前学者的研究视角普遍偏窄,从“互联网+农村”的角度对城镇化路径进行探索的人还不多。笔者从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现实困境入手,探索如何在“互联网+农村”的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点与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简单地讲,城镇化就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人们将信息化视作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环境的承载力,强调社会发展要均衡、和谐,同时也强调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农业人口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城镇生活方式在农村不断普及,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共同发展的可持续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产城融合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一般来讲,产业化水平越高,城镇化的水平也就越高。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集聚,资源要素的集聚是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城镇的发展反过来又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储备日渐增多,这是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素质和产业效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9]。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城镇,走“一镇一品”的发展道路。各地区应当将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的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以促进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

2.城乡统筹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广大农村地区,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和提高农民素质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积极稳妥地建设现代化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培育现代化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 走城乡共同繁荣的道路,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3.城镇布局合理

城镇布局合理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城镇布局主要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影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实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注意整合区域资源,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生态宜居

城镇化的目标是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意味着要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质量,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利用资源,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城镇。

(三)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1.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在城镇化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政府推动方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要各司其职,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工作[10]。在政策引导方面,要出台合理的产业政策,借助政策来调控土地市场和引导公共投资,有效促进要素流动,实现收益最大化。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政府对城镇化的引导至关重要。

2.产业化和工业化驱动

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城镇化的驱动力量。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加深,农村人口减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进程开启。城镇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集聚,推动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所以说,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11]。

3.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对于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有着特别强烈的要求,他们迫切要求加快城镇化的步伐。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使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集中居住转变。与此同时,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12]。目前正在开展的这些工作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是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量。

三、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化迅速推进。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

(一)产业支撑不足

新型城镇化应当是资金、人才、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但在实际发展中,一些地方单纯以城镇面积和城镇人口数量来衡量城镇化的进度,不重视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出现了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弱、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匮乏、城镇化不可持续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在“强国家—弱社会”[13]模式下,一些人过分强调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忽视了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一些地方的决策者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建设“开发区”(或称“新区”“工业园”),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这些地方的城镇化有名无实[14]。

(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亟待破除

从各国城镇化的实践来看,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功能强大的城市群的做法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都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城镇化的进度因此受到影响[15]。“大城市过大、小城镇过小”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小城镇都是典型的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趋同,整体竞争力较弱。由于当前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普遍狭窄,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不强,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弱,其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如果农业现代化跟不上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就会陷于停滞。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民收入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影响到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16]。

(三)城市建设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城镇化的推进,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但是,城镇化过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占用了耕地和绿地、消耗了水资源等。另外,城镇化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17]。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在很多城市,汽车尾气已成为雾霾的主要来源。在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的今天,污水垃圾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严重滞后,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四、“互联网+农村”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的比例达到27.8%[18],农村网民的力量日益凸显。2015年,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指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应用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指通过结合,实现相互促进。“互联网+农村”有助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实现农民增收。近年来,在我国涉农电子商务领域,江苏省沙集镇创造的“沙集模式”引发了广泛关注。当地农民借助网络销售家具,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生产、营销、物流、金融等关联产业获得了发展,村庄变成了城镇,农民变成了市民,沙集镇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农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研究“沙集模式”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互联网+农村”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一)农村地区的产业集群实现集聚发展

产业集群指在特定地域内,由具有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组成的群体。产业集聚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不断汇聚。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指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共有各种类型的“淘宝村”212个,这些“淘宝村”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10个省(市),活跃卖家的数量超过7万[19]。多个“淘宝村”实现了集聚发展,江苏省沙集镇以家具产业为主打产业,浙江省织里镇以童装产业为主打产业,山东省大集乡以儿童演出服饰产业为主打产业。目前,这些地区的“淘宝村”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农村地区能够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乡村是熟人社会,这有利于电子商务迅速扩散;农村业已形成各种产业集群,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农村,传统产业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河北省清河县(主打产业为毛纺织产业)、福建省尚卿乡(主打产业为藤铁产业),都形成了传统产业和电子商务互促互利、互惠双赢的态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在信息和人才方面要求较高,在一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乡村,更适合发展电子商务。如山东省大集乡(主打产业为儿童演出服饰产业)、浙江省北山村(主打产业为户外用品产业),就是在产业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凭借其信息和人才优势,打造出了规模宏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

所谓就近就地城镇化,指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村人口不再向城市迁移,而是依托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就近就地市民化的城镇化模式[20]。当前,国家应当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实现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对接。实现就近就地城镇化将突破以往以“农民进城”为特征的单一城镇化模式,有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助于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农业是民生之本。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指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在农村地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瓶颈”,实现货品的“双向流动”(即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互联网与农业融合有助于解决产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商业模式,能够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系。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即积极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受到地理、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是分散经营,这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互联网为农民、农村合作社提供了管理和服务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农村的经济组织和外部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合作,有效地解决融资难、销售难、管理难三大问题。近年来,安徽省绩溪县的“聚土地”经营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绩溪,农民可以挂靠专业公司,将土地进行流转。对消费者来说,“聚土地”让他们吃到了新鲜的粮食果蔬;对农民来说,“聚土地”盘活了闲置的资源。农村最为缺乏的是资金、订单,借助互联网实现土地流转,有助于农民增收。

五、结语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应当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现阶段要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丰富农民的互联网知识,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在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努力实现农村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供给稳定,推动新型城镇化向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EB/OL].(2014-03-17)[2016-01-03].http://politics.rmlt.com.cn/2014/0317/244361.shtml.

[2]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 2013(1):87-94.

[3]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6): 641-647.

[4]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在哪[EB/OL].(2014-01-19)[2016-01-03].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1/19/c_119028466.htm.

[5]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 2001(9):46-48.

[6]姜奇平.农村电子商务改变中国[J].互联网周刊,2011(10):32-36.

[7]汪向东.衡量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成败的根本标准[J].中国信息界,2011(3):5-7.

[8]许婵,吕斌,文天祚,等.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5(1):14-21.

[9]付振河.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辨析:以泰安市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15(3):117-122.

[10]黄亚平,林小如.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4):44-50.

[11]蒋贵凰,钟少颖,刘亚清.谈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演变及新型城镇化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5):59-61.

[12]李明.走具有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J].江淮,2012(6):20.

[13]郭彩琴,卓成霞.国家—社会关系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困境及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23-129.

[14]李云新,杨磊.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发展困境与转型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5(6):53-57.

[15]刘鸿渊,陈怡男.论中国城镇化困境与发展新思维[J].求实,2012(5):55-57.

[16]徐晓军.“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主要困境及推进路径[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3-19.

[17]刘庆斌.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J].城市观察, 2014(6):115-122.

[18]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2016-01-03].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shtml.

[19]2014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发布[EB/OL].(2014-12-29)[2016-01-03].http://www.yjbys.com/news/295007.html.

[20]刘田喜,方亚飞.就地就近城镇化之探讨[N].湖北日报,2013-07-30(10).

【责任编辑王素】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6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6A0360);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jxtd082);安徽省教育厅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5ckjh138)

作者简介:虞昌亮(1982—),男,安徽天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7-0052-04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互联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