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的力量

2016-03-0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邹庆甜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班级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 邹庆甜

阅读的力量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邹庆甜

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

当老师,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活在书香的浸润里,活在阅读的力量里,不断前行。

一、做好“点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

《朗读手册》里面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在全面开启阅读之旅之前,我一直都因自己精神的上的贫瘠与匮乏而深感羞愧。反思自我,我深切感受到了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并明白自己要想达到这样的精神高度,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阅读,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充实自己,丰富教学。我决定改变自己,改变学生,带着祖国的花朵们一起去感受书籍的魅力,感受阅读的力量。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成为点灯的人,把一本本有趣的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学生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让他们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快乐的和富有天真浪漫情调的童年。在蒙蒙胧胧之间,为他们的成长,为他们一生的日子,打一点亮色,打一点底色。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当中,如果想让班级里的学生爱上阅读的话,自己应该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捧着书的时候,就会很新奇地凑过来看一看老师在看什么;如果看到自己的老师经常会在课间、在休息的时候,或者坐在办公室里,总是静静地捧着一本书,那么他也会非常向往成为这样的人。老师自己的一种热情,自己的一种对阅读的热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老师必须做好点灯人。

二、树立榜样,让学生走进阅读

创设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教师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鼓舞和感染学生。于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时,我也捧着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是个爱读书的人,真正做到师生共读。我还会把我读到的好文章读给学生听,学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课后禁不住就会围着我要我的书看。我知道,只有学生有了“读”的欲望他才愿意去借、去品,我心中暗喜。后来,读书就成了班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同时阅读,相互影响”的做法,使班内的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渐渐地高涨起来。如今,我和孩子们每天都在享受着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与学生一起阅读同一本书,是探寻阅读力量的最佳方法。每当清晨来临,我都早早赶到学校,来到书声朗朗的教室中与孩子们一起展开新一天的阅读。我们共读神话和历史,在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炎黄战争中追随着先人去探寻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共读童话,我们共读诗歌散文,在诗词语句中感受语言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我不仅做到自己与学生一起共同阅读,也督促学生家长们与学生一起共同阅读。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有了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养成阅读习惯。二年级时,在家长会上我为我班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们推荐了《淘气包埃米尔》。一个星期后,我发现每个孩子手中都有一本《淘气包埃米尔》,并且家长们也都积极配合,利用晚上和午间休息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

共同的阅读,是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语言和共同精神密码的关键,共同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缔造全新阅读氛围的最佳途径。我相信在与孩子们一起的共同阅读中,越来越多的人能体验到阅读带给我们的巨大力量。

三、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

1.把读书变成游戏,让学生抢读书。把读书变成游戏,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在班级里,我开展了一个可以升级的读书活动:读一本书,学生可以让家长写条,读完一本书升一级,读完5本书就可以成为会员,会员的权利是可以从班级的图书架上或者学生写的读书条中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本书。如果读完10本书,老师可以免费赠送一本书(由学生家长赞助,谁的学生到了此级别,谁的家长就买来一本书由老师送给他的学生)。学生读书积极性特别高。家长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孩子主动读书了,不用家长监督了。

2.巧用激励,让学生乐读书。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从图书室借来几十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每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

四、搭建平台,展示阅读收获

我积极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每天,我利用晨读的时间,让一个孩子或两个孩子讲讲自己喜欢的或同伴喜欢的一篇文章,这样“相互借鉴”的做法,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对书本不再排斥,不再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了,而是从心里面感到喜欢读了,爱上读了。我还建立了班级博客,鼓励孩子们把阅读体会和自己的小故事,发到班级博客圈中,我定期打开网站和学生一起欣赏。为了使学生的读书不流于形式,也为了使班级的书香气息更加的浓烈,我还不定期的进行“读书演讲比赛、读书之星评比及手抄报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接触了读书笔记之后,我开始指导学生写,并针对读过的文章一起交流讨论。我坚信阅读不应只是一个纯粹的行为,更应当是帮助思想的火花交流碰撞,在交流讨论中大家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如《草房子》是一本极富、打动人心的书,他讲述了孩子成长的历程,正适合五年级的孩子们阅读。一次在班级交流课上,我引导学生针对《草房子》这本书交流自己的看法。孩子们都积极参与讨论。我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草房子》中的孩子都有什么特点,哪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样一来,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了阅读的指向性,便更能发挥想象,深入进去。班级层面的交流讨论,也一定能让孩子们更加理解书中所蕴含的深意,用书中的故事慰藉成长中的自己。

五、培养习惯,终身阅读

薛瑞萍老师说过:“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在推进读书的过程中,我的班级已经悄然形成自觉读书、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晨诵课上,即使我晚来一会儿,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也一定能听到学生郎朗的诵读声。每周必上的阅读课上,在其他班级的学生还在乱糟糟地嬉笑打闹时,我的班级中的学生却早已沉浸在书海之中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家长的大力支持。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阅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为学生撑起一片多彩的蓝天!

前行,从阅读开始。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