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作业“活”过来

2016-03-01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小学罗宜填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所学课程标准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小学 罗宜填

让数学作业“活”过来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小学罗宜填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以生为本”,这不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课后仍然要“以生为本”。那么数学作业的布置同样要关注这一点!

一、让数学作业“提出来”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该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提问。特别是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我有时会有意或者是无意地留下一些遗憾,让学生在课后去发现,然后自己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的第一课时后,我特意留下“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是无限的,没有最小也没有最大的倍数和因数”这样一个知识性的错误,并布置数学作业:请你回去之后重点思考对于今天的学习当中你觉得哪些内容是存在着知识性的错误的。通过学习让学生课后去思考,去发现,并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知识产生了质疑。正所谓“学贵有疑”,让学生在质疑中去发展。

二、让数学作业“说出来”

“说”,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说”的数学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完成和喜欢的,不用计算,更不用动笔去写一写,只需要用嘴巴“说一说、读一读、背一背”就可以了,但却需要学生经过大脑去思考。在每一天的数学作业的布置当中,我都会习惯性地布置“复习今天的知识点并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同时也要要求家长配合,有意识地询问孩子:今天的数学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同学的发言?你今天数学课上的表现怎么样?通过今天的学习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同时也要检查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表现:有无认真听讲等,也鼓励学生把有关数学的趣事跟家里人分享,拉近亲子关系,一举三得!这样的数学作业,大大地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掌握了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点,也提高了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同时学会了思考自己的学习和表现。

三、让数学作业“探出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亲自去探索数学,去感受数学的魅力。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布置了一项动手制作一个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的任务,然后让他们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去画、量、剪、拼,借助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想方设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图形求其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学会收集、分析、整理知识要点,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创造出许多新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

四、让数学作业“美起来”

我经常告诉学生,任何一次数学作业你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它就是一件艺术品,是你的劳动成果。至于它的价值有多大取决于你本人对作品的设计和重视态度。数学作业就是一张色彩缤纷的手抄报,你可以在里面进行设计、画画,让它“美起来”!因此,每一单元学习完毕后我都会布置一项作业:出一期本单元的知识点手抄报。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学会了归纳整理的能力,既能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又使他们觉得这样做数学是很有意思的!

五、让数学作业“载下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感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从而努力去学习数学!如在每一单元检测后、或者是学习了一个月后,我都会布置学生去好好反思,反思这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个月学习数学的感受与体会,存在哪些困惑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等。如:“平时了如指掌的题目竟然都错了,眼看同学们都在开心地讨论:‘太好了,我考了95分!’‘真好!我不错,89!’唉!听到这一切,看到这一切,我的心像是被虫子咬了似的,不由自主地伤心起来,流了眼泪……”;“老师终于发试卷了,当我接到试卷那一刹那,我的心冷了,发抖的手捧着这份千万斤重的试卷,突然间感觉到了冬天那寒风刺骨的西北风吹走了我所有的快乐,而和我目标一样的同学,他的目标达到了。本来,他的幸福与快乐是确定被西北风吹走的,但是温暖的春风又把它吹了回来……”这样的数学日记式作业可以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交流,让学生把自己觉得最值得记忆、最感兴趣的数学情节,自己最成功的和需要进步的成长足迹和学习经验等记载下来,从而使学生再一次复习了数学的知识要点,再一次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为自己学习数学积累了经验,这样也就会慢慢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从而“爱”上数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种灵活多样、多变、多姿多彩的数学作业,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兴趣、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融为一体,不仅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全过程,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与兴趣,让学生再次学习、再次创造、再次发展、再次应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把数学作业看作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样才能让数学作业“活过来”。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所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非所学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非所学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谈拟柱体的体积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