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性作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金伟英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适性习作课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 金伟英

适性作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金伟英

适性理念倡导顺应天性、启迪灵性、张扬个性,最终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可以将教材课文作为原点,通过仿写引路,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优化作文评价等多种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适性理念有效策略

“教无定法,只要得法。”适性教学的理念指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无优劣之分,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本校的教学理念:“追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与之不谋而合。在实际教学中,实行适性化教学,必然能实现减负、高效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而如果我们能熟知学生认知、心理、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活动规律,科学教学,则更能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教学作文这一难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长期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习作现状着实令人堪忧。缺乏生活体验,缺少课外阅读和积累,甚至于不会基本的谋篇布局等种种问题,一直令我困扰不已。最近,在作文教学中,我按照脑的活动规律,结合教学实际,设计符合脑的活动规律和特点的适性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习作的乐趣,从而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

一、顺应“天性”:在儿童丰富的生活体验中

不断获得成功,确实能让学生不断产生愉悦快乐的心情,不断产生信心和兴趣等学习动力,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主动积极。

1.创设有效情境,丰富情感体验。学生习作时,由于平时缺少观察、体验,往往面临无话可说的境地,当然也就谈不上细致生动。创设情境则是常见但又十分有效的重要手段。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习作2”要求修改“拔河”的作文。我便组织学生和邻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比赛结束后,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修改后的习作不乏精彩。初次尝试,学生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丰富评价方式,体验快乐作文。对于只经过短短三年左右作文练习的小学生,教师一定要以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否则,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悄悄萌芽的喜爱作文的种子,也会被挑剔苛刻所扼杀。所以,赞赏、鼓励的评价无疑是最好的养料,滋养、呵护着那小小的兴趣的种子,使其不断成长,继续产生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的习作动力。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教师评语多鼓励。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努力,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将会产生一种情感的高峰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互评找优点。学生互评是让学生在批改同学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他人优点,补己之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指导互评时,要求学生除了提出修改意见,更要找出同学写得精彩之处,说出写得好的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越来越会发现同学作文的优点。老师的表扬固然激励学生不断产生习作的信心和动力,但有时同学的赏识更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内心产生愉悦而积极的情感。

二、启迪“灵性”:在儿童习作的仿写之路上

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思维活动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等,则思维活动的水平比较高。在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时,有时需要多次反复,才能理解和掌握。模仿习作,不仅能巩固学习内容,还为学生习作提供很好的范例,降低了学生的习作难度,消除了学生习作恐惧心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之后都安排了“习作”的训练内容。其中,有一部分“习作”的内容和本单元的课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和“习作”相关的课文时,我有意识地将课文的遣词造句、选材角度、结构布局、写作特色等写作技巧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学完课文后,趁热打铁,马上指导“习作”,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4”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览记,而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都是介绍名胜古迹的,其结构上都有相似之处:先介绍地理位置和概貌,再抓住所写事物或建筑、城市的特点详细描写,最后进行总结,表达情感。而且这三篇课文中,过渡句的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形象描述等说明方法,每段开头设有中心句,以及“习作4”例文中抓住“绝”字来写等写作手法,都很值得学生在习作时借鉴。

三、彰显“个性”:在儿童自主的激情创作时

进行适性化作文教学,要由内而外,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给予他们自由习作的空间,这样的练习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

1.同题异构。作文的内容包含了立意、选材、结构、描写等多方面内容,我们的作文课如果要面面俱到,那么必然也会堕入一种按部就班写作的模式之中,学生写出的就不是作文,而是如机械化工厂生产出的整齐划一的产品。我们的作文课应当是在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让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抒发自身特有的情感。课本安排的“习作”,绝大多数规定了习作的内容。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往往依据课本所给或课前准备的例文,从选材、详略、描写等方面进行指导,对学生规范写作有很好的引路作用,但写出的习作往往千篇一律。因此,习作指导既要例文引路,又要不拘一格。

2.自主创作。作文是一种个体性极强的活动,教师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写愿意写的事,说自己想写的话,使他们的笔端流泻着活泼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一针见血地直指写作教学之积弊。放飞学生曾经禁锢的情绪,张扬其独特的个性,这是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自主作文成功的保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多为学生创造自主作文的机会,鼓励他们写真人、记真事,写最感兴趣的事、自己最拿手的体裁……文如其人。

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等出发,把握好教学的容量和难度,寻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符合学生的天性和心灵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在习作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快乐作文。

猜你喜欢

适性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探究碳量子点在纸基材料防伪印刷中的适性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背课文
习作展示
◆ 9项“纸和纸板印刷适性测试方法”行业标准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