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

2016-03-01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吕冬梅付磊黄巍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中职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吕冬梅 付磊 黄巍

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吕冬梅付磊黄巍

本文从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开展中高职贯通课程衔接的途径,通过双方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一体化教学团队,在合力确定教学方案、开发贯通教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总结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及成效。

汽车专业中高职贯通课程建设课程衔接

目前本市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的试点工作,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与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被市教委列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的试点。如何使中、高职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作了小结,供交流参考。

一、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的现状

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综合技术性比较强,其精髓在于知识的循序渐进。目前中职和高职均开设汽车专业,下面对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的现状及贯通的必要性作一简述。

1.目前汽车专业中职与高职开设课程的现状。

(1)中职汽车专业开设课程的现状。中职校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属于单一技能型,不具备复合性。中职校课程开设门数较多,教材中有不常使用的难记的、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这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职汽车专业开设课程的现状。高职院校课程按学科系统设置,与中专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融合性。一些专业课程在中职校已进行了学习,但是到了高职同样的课程还是会进行设置,导致课程重复交叉。高职的部分教材则对于高职生来说又显得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因此,从课程内容来看,中职学生的部分课程内容过多、过杂、过难,而高职学生又重复学习中职已学习的简单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提高。由于中职和高职没有对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使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汽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上海已试行让中职学校的优秀学生直接升入高职学习,通过中高职的贯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这需要我们中高职相关学校的同志进一步研究中高职更好贯通的途径与方法,来促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

二、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贯通的途径与方法

1.形成汽车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保障机制。为了更好的进行协调研究,中高职学校之间应成立“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由中职学校和高职院长的分管领导来担任组长,由中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负责人及任课教师担任工作成员,围绕专业贯通的教学方案、教学安排及实训安排等要求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形成汽车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保障机制。

2.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专业人才从事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着手,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调整好中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合理的课时比例。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提升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定位,对汽车专业技能课程要加大实践的课时,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技能为目标,重新梳理中高职开设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调整课程的门类,对同类课程进行合并、提升,并按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体设计和分段实施。可在中职学校的三年教学时间内重点进行汽车专业的认识学习及基本技能基础学习,在高职的二年学习时间内进一步拓宽专业面,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加强实训和毕业设计实习。通过设计好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使学生能顺利实现中高职学习的过渡,提高五年整体的学习效率。

3.坚持校企合作,强化实训提升技能。汽修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通过有效的工学结合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学校的环境不能完全提供培养这类人才的全部条件。理想状态下,学校要和企业形成有效的合作,才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成效,才能培养更多、更优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中高职要分别根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全程、全面的校企合作为目标,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项目、新空间,深化原有的校企合作形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寻求解决瓶颈问题的方案,努力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向深入,提高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效。要实现全程合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就不应仅仅限于实训基地的设立,实习的方式也不应仅限于平时的观摩和第三年的顶岗实习,而应形成一套有效融合的机制。学生只有投入到真实的环境中才可以了解企业的文化,掌握企业的现代化设备、生产技术,才能真正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汽修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及成效

1.建立了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实现师资的强强联合。建立了中高职及企业专家参与的一体化的教学团队,以高职专业带头人为主体、中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同时我校与西上海有限公司、协通有限公司、和聚泰汽车维修厂、嘉定汽车销售公司、阿克苏若贝尔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吸引企业的优秀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两校及企业的教师按照各自特长,实行部分中职课程由高职教师来讲授,部分高职课程荐中职教师去任教,企业专家不定期参与中高职教学的讲课和指导,教学团队实现中高职及企业师资的强强联合。

2.确定教学方案、开发贯通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衔接。目前已经联合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依据专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汽车专业教学方案和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并依据课程标准开发符合本专业的教材。已编制开发了《汽车机械制图》一体化贯通教材,促进了教学内容的衔接,两校将继续合力编制适合上海市中高职贯通专业的《汽车电工电子》教材。

3.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我校与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教学资源实行共享,对于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的实训及初、中级的理论学习由双方共同培训;学生的实训则是由大众工业学校提供场地,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到校进行学习。对于高级实训,则是让大众工业学校的师生统一到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训、学习。

4.依托嘉定技师协会,更有效地衔接中高职课程内容。借助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专业委员会嘉定区分会的平台,建立了嘉定区技师活动中心,并建立了汽车技师兼职教师资源库。有了嘉定区分会这个平台,拉近了我校的汽车专业与汽车服务企业的距离,通过企业一线技师,使企业参与学校的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对于中高职课程的内容更有效的衔接提供了最优秀的经验。

四、总结与展望

目前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与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本市推出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中,在师资、课程教材、教学软件及实训场地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衔接,基本消除了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教学资源互相割裂的矛盾,实现了资源共享。今后我校将通过更广泛深入的调研,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案”作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以不断提升中、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推进本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朝着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轨道健康发展。

吕冬梅(1978-),女,目前任教于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车专业)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中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