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以“两步计算加减法实际问题”一课为例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吴爱华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加减法上车例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吴爱华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以“两步计算加减法实际问题”一课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吴爱华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引导对学生能否完全掌握所学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不是解惑而是带给学生更多的困惑,那无疑这位老师是失败的。

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缺乏质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实际教学效率却不高。

2.提问随心所欲,没有精心准备。有些教师没有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没能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问题,上课时提的问题,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提问关注优等生,避开后进生。有些教师上课时担心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答不出、答不准问题,影响教学进度,于是喜欢提问那些回答问题完整的优等生,避开后进生。这就使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科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同时也能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度”,言简意赅

数学课的逻辑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学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找准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时力求简洁明了、言简意赅;遇到比较复杂困难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系列小而简单的问题,化难为易,方便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如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一课中,出示例题:“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之前,我先出示了两个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分别是“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下车15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车上原来有19人,到站后上车18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这两个简单的问题先是帮助学生复习已有的知识,回顾已经掌握的上车用加法,下车用减法的知识,更为解决例题做好了铺垫。因此,当我出示例题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把例题解决,基本掌握本节课所教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量”,适可而止

在数学中,一个问题往往不止一种解决方法,要在40分钟让学生理解消化所有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延伸”的问题,教师要处理好“量”的问题,避免一问到底,浪费时间。即使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有方法,但大部分学生到最后也就只学会了其中一种而已。教师要学会满足,能在一节课中做到绝大部分学生能把所教知识点的问题解决了,这节课就成功了,管他是用了几种方法呢!如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一课中,学生用一种方法解决例题后,教师追问:“你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得出除了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这种方法,还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甚至还有学生想到可以用到站后上车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算出到站后上车比下车多3人,再用车上原有的人数加上多出的3人,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教师要了解的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掌握所有方法;如果教师在引导后,学生还不能把所有方法都讨论出来,那么教师就适时放弃吧!

三、把握“生”,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要让优等生学好,也要照顾到后进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的展现自己。如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一课中,我把“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你会计算吗?”这种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把“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这类较难的问题抛给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样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答对,学生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四、把握“趣”,活跃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条件,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调控课堂气氛的最佳手段。当然,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少不了教师幽默的语言和亲和的态度,只有让学生感到和谐融洽,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所顾忌,从而更好的解答问题。如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一课中,我在提问时往往会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如在“想想做做”第一题中设置了小朋友玩画片的情境,我是这样提问的:“小华在玩画片,你能帮他算算他买了13张又送给小芳15张后,还剩下多少张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起,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精心设计问题,做到善于提问、精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加减法上车例题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刚需看过来!首期14万起!广州这个上车盘,你怎么看?
A Study of Code-Switching in the Series Films of Rush Hour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