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言之花绽放音乐课堂
——音乐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王鹏歌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竖笛音准乐器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王鹏歌

让语言之花绽放音乐课堂
——音乐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王鹏歌

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和模仿来学习的,要想让学生更准确快速地掌握某些知识与技能,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是有效的。下面,笔者以欣赏课、教唱课、乐器课这三类课型分别进行说明。

一、欣赏课

欣赏课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课型,欣赏课程中要求学生记住的是与所欣赏乐曲相关的知识点,并且学会如何感受乐曲的情感。因此,教师往往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教学语言会枯燥乏味,用语专业但是却难懂。其实在我看来,可以换一种更加接地气、直白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可以说成:“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曲子,在听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找到曲子中声音一会儿强一会儿弱的部分,同时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手在空中跟着曲子的旋律画线,然后告诉老师你画的旋律线是什么样子的。”如此的教学语言,虽然听起来啰嗦一些,但是学生对它的理解程度却高于前面专业的语言,学生也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教唱课

教唱课对学生来说是最中意的,因为学生可以放开喉咙,在课堂上尽情挥洒自己的好声音。而老师在教唱课中要抓住的重点却有很多,在让学生尽情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音准、歌曲的节奏,最后升华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对于这三点,我在最初刚刚毕业走上讲台时,总是试图用专业的语言指导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

1.音准方面。一开始对一些较高音的音准教学,我会在钢琴上弹出这个音,然后会跟学生说:“同学们先听一听音准,然后嘴巴张大,喉头放松,把声音的位置放高,往正确的音准上靠。”但是效果总是很差。经过自己的一些琢磨,我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琢磨了一些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找音准的方法。在找音准时,我会先给学生弹一个他们比较能抓准的音,然后说:“同学们,我们想象打哈欠时的样子,用打哈欠的感觉来唱这个音。”这样的语言,我相信学生都能够理解了。

2.节奏方面。用形象的、具体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力和掌握能力。如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可以说:“大家都听过马蹄声吧,我们可以用模仿马蹄的方法来念这个节奏,嗒嗒嘎嗒嗒嘎。”附点音符的节奏型,可以说:“一到夏天,同学们就会听到从树上传出一种昆虫的叫声,知·了知·了知·了,我们大家一起来模仿一下。”切分节奏型,可以说“我们看见一个很大的苹果,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有感情的念出来,大大的。”这样的教学语言,相信学生能很快理解,并且能够接受和掌握要教的节奏型。

3.情感方面。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一方面要靠教师的课堂准备,可以用故事、视频或者与歌曲有关的图片来给学生做一个心理的铺垫,让学生对歌曲有一定的情绪基础,然后再针对某些乐曲逐个地找感情。欢快的节奏通常是跳跃的,可以和同学们说:“在唱这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声音去模仿兔子的跳跃来歌唱。”在唱舒缓的乐句时可以说:“想象自己做完很多作业,躺在床上的感觉。”在唱激动激情的乐句时可以说:“想象自己参加抽奖,中了一等奖的感觉去唱。”这样的语言引导,虽然很接地气、大众化,但是把各种感觉很形象、很具象、具体地形容了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

三、乐器课

学习乐器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最头疼的了,学习乐器的过程是很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刚刚接触到乐器时,要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生一开始如果没法掌握好,学习兴趣只会越来越淡化。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三年级开始,掌握竖笛的简单演奏。竖笛这个乐器在吹响方面不存在很大难度,因为它的吹嘴是哨类的构造,只要吹气就能发出响声。但是这个乐器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区分它的高中低音,如何吹出高中低的音差。按照专业的吹奏方法,要吹奏出不同的音高差别,大致需要三种用不同的气量来吹。低音的5 6 7,要用极缓的速度来吹;中音的1 2 3 4 5 6 7,都用中速的气息来吹;高音的1 2 3 4 5,用极速的气息来吹。但是这样的解释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和做起来有难度,因为他们对极缓、中速、极速这三种气息没有一个判定的标准。那么其实可以用一些比较具象的形容词或者具体的对比来引导学生吹奏。如在吹低音的5 6 7三个音时,可以说成:“感觉自己就像在很晚的时候吹竖笛,只能偷偷地去吹,不能吵到别人,让别人听到。”这样的语言就能立马把学生带入一个只能偷偷吹气,不能使劲的这么一个情境中,这样学生自然就能找到极缓的感觉。在吹中音的1 2 3 4 5 6 7时,可以说:“就像你平时呼吸的力度一样,不用有意地加快或减缓吹气,就是最正常的吹气。”在吹最高的几个音的时候可以说:“想象你正在100米跑步的起点一样,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终点。”这样的三种情境设定,能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理解高中低三个音区各自的气息不同,也能够准确地区分三种不同的运气速度,这样的语言就能使学生在学习竖笛时,更快地达到练习地目标。

不管一节课中,教师的语言多么的华丽、专业、准确,如果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即使只能理解其中的百分之七十或八十,那么这堂课就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反倒是一些非常大众化、接地气的教学语言,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并且能够运用到学习中,那么即使是略显土气的教学语言,也发挥出了最好的效果,对课堂教学的助力是非常大的。

当然,每位音乐教师的性格、特长都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地模仿借鉴。音乐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对象来调节自己的语言节奏和语调,使声音抑扬顿挫、快慢适中、富有节奏感,形成自己稳定的风格。

猜你喜欢

竖笛音准乐器
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大作为
学乐器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乐器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