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石
——呵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陈颖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 陈颖

小学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石
——呵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陈颖

对于小学科学这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学科来说,好奇心的激发与呵护,有助于培养儿童从小就具备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在科学学科的开展过程中,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奇心是他们打开认知之路的窗口。本文从三个方面针对孩子好奇心的呵护展开讨论:精心导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倾听,善待孩子的好奇心;亲身探究,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小学科学好奇心教学成效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中提出:“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引导之下,才能促幼儿开启探索的步伐,在开展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下面笔者从小学科学教学的角度,论述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一、精心导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参与学习的核心原因,也是首要因素。因此,在组织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如在课堂开展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静心导入。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有效的精彩导入形式,如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在导入过程中融入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比如针对当下流行的微课,将微视频融入到新授课中,通过微视频的融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郁的兴趣。

二、耐心倾听,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教师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课堂引导者和课堂主体之间应当形成互动的关系。而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师道尊严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一味顺从和听话,有的时候,教师提问学生有无疑问的时候,有的学生明明似懂非懂,却不会在课堂上主动质疑。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疑问,教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详细的解答,鼓励孩子们多多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耐心倾听,是对孩子好奇心的善待和保护,有助于鼓励孩子们有疑问就可以勇敢、大胆提出,引导小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开展快乐的探究。如结合《种子的萌芽》一课,我开展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结合上学期的凤仙花种植实验,给这次我们要研究的绿豆种子发芽实验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学生纷纷展开探讨,首先讨论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师在黑板上将种子发芽所需要条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板书:种子发芽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上关于《科学同步探究》的猜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的问题如下: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会发生怎样的结果?你认为可以改变上述哪一个条件?温度低一些或者把绿豆种子放到冰箱的冷藏室能不能发芽呢?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考虑,而不是急于公布实验的流程、规则。我临下课又布置了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自己完成。充足的实验时间可以让学生反复验证原先的计划,并且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耐心倾听,及时回应,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好奇心参与活动,开展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三、亲身探究,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组织和开展小学科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并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亲身探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验证自己的好奇心。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对于小学科学学科相关知识点的灌输和呈现,而是要积极引导、鼓励、促进小学生亲身探究,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而不是通过教师直接给出最终的答案来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通过保持自身的好奇心,使得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那就是采用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而不是人云亦云、唯课本为本,真正能够站在实践的角度上,来进行验证。这种方法也能引导小学生从小形成探究的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不断开展探索的步伐。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介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动画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授课时通过flash动画的演绎,展示小熊妈妈给三个小朋友分水,三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水是最好的,为了这个问题他们争论不休。这时候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帮助熊妈妈测量这三个小朋友水的多少。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想出不少帮助熊妈妈测量水多少的方案。我将学生所提出的方案在板书上列出来,最终学生通过激烈的探讨,选了一种最简便的方案,那就是画刻度的办法。通过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激情,正如这个案例中帮助熊妈妈解决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并且乐于去解决问题。有了解决问题的激情,学生也就有了自主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师,我深深明白,在开展和实施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放在首位,在开展科学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孩子们始终保持积极的热情。与此同时,我想,作为学生,在探索知识的途中要保持好奇心,对于教师不也是一样的吗?在教学中,伴随着环境、学生、理念、时代的变化,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要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不断开启新的征程。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