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维吾尔族青年的社会影响*——以百度Uyghur吧调查为例

2016-02-27卢晓华

新疆社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新媒体

卢晓华 李 华



新媒体对维吾尔族青年的社会影响*——以百度Uyghur吧调查为例

卢晓华 李 华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百度U吧的社群特征、议题呈现展开描绘,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媒介使用的主动视角出发,分析网络社区对于维吾尔族青年网民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 维吾尔族青年 社会影响 社群特征 网络驿站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化媒介中维吾尔族群体身份认同表达与建构研究”(14YJC860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维吾尔族社会认同话语框架与建构策略研究”(15BXW0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11YJC710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选取中文网络社区百度Uyghur吧(简称“U吧”)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在线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在多民族网络社区中,新媒体对维吾尔族青年的社会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对不同民族主体之间交往、沟通与理解的意义。

一、新媒体:民族交往与身份认同建构的全新场域

从电视和电子媒介创造的“信息场景”,到计算机键盘、互联网、在线论坛到个人主页,再到如今社会化媒介的普及,不同的信息传播技术塑造了不同的信息传播环境,“受众”的身份认同与在线行为也发生着转变。新媒体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与身份认同建构的全新场域。

恰如“电子媒介改变了时间和空间对于社会交往的重要意义”①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视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6页。,键盘技术则形成了一种选择、组织和呈现信息的新传播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新传播技术为自我发展和认同创造了新的环境。②Cerulo,K.A.,Identity Construction:New Issues,New Direction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An Ecology of Communication:Cultural Formats of Control,Hawthorne:Aldine de Gruyter,1997,pp.385-409.在互联网中,身份在匿名环境中能够被打成碎片,被解构和重构。③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分认同》,谭天、吴佳真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随着社会化媒介的兴起,BBS、MUDs、Blog、Eacebook、Myspace、Twitter、Youtube等成为社会学、传播学研究网络族群的新媒介技术场景,少数族群、同性恋、老年移民、散居人群等群体受到较多关注。

新媒体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社会、文化及思想的建构,特别是电子网络的流动空间带来“全球在地化”。“由于受到电子技术的制约,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电子速度突然闪爆,把所有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整合在一起,改变了黑人、青少年和其他一些群体的地位。在有限交往的政治意义上,他们再也不可能受到‘约束’。由于有了电子媒介,现在他们‘卷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就像我们也卷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一样。”①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作为网络社会的成员与构成基础,网民并非单纯的电脑使用者,而是一个个端坐于电脑屏幕前,藉由多元的兴趣、爱好、观点,透过持续互动形成在线关系,并通过链接而形成的一个活跃的、有生命力的社群。②黄少华:《论网络社会的结构转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有85.8%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国内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47.9%。以新疆为例,2013~2014年,新疆网民人数达到1 13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在2014年底达50.3%,在国内排名第10位。③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 t t p://c nn i c.c n/gywm/xwz x/r d xw/2015/201502/ t20150203_51631.htm。

青年群体往往反映、代表并表达着正在发生的变化,因此也更容易被认为是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群体。特别是我国青年人被看作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④让—查尔斯·拉葛雷主编:《青年与全球化:现代性及其挑战》,陈玉生、冯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页。,青年群体恰恰是当下中国网民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78.1%的网民为10~39岁这一年龄段,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高达31.5%。⑤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2/ t20150203_51631.htm。

如此规模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形构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人际互动模式。网络族群所体现的正是网络社会在微观层面的结构转型。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维吾尔族网民成为网络族群与学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现实生活中远隔万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人可以跨越空间距离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城市与乡村生活的物理边界不复存在,民族与文化的差异在网络空间既凸显又消减……与此同时,少数族群、边缘人群在网络中出场,藉由一条条隐形的网络通道和形态各异的“数字码头”,与陌生的他者相遇在网络空间,分享经验、交流信息、维持关系、凝聚情感、建构意义,在计算机中介的互动中形构专属于个体的“我的网络世界”。特别是当我们遭遇“新的认同的涌现,旧的认同的复活,现存的认同的变迁”⑥王成兵:《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几点理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这样复杂的现实情境时,新媒介成为我们用来化解危机、寻找自我、建构集体认同的工具。

二、百度U吧的社群特征与议题呈现

百度贴吧是目前中国汉语互动语境中维吾尔族青年群体与其他族群网民开展跨文化传播与互动的最大平台。这一互联网产品自2003年12月3日正式上线以来,依托主题互动与关系网络两大特色,经过十多年沉淀,已成为拥有近10亿注册用户、810万个贴吧、6 000万个日均发帖量、20亿次日均浏览量、2亿月活跃用户数⑦《百度贴吧发力官方平台》,http://news.163.com/13/1204/04/9E7 MMQNO00014AED.html。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络社区,并且成为汇聚拥有同样兴趣爱好的草根群体的网络空间,它既是网民进行互动讨论与信息共享的物理空间,也是沟通情感、认同归属的心灵空间。本研究考察的百度U吧便是众多文化贴吧中唯一一个聚集了上万名多民族网络成员、以“维吾尔”为兴趣聚合点的网络社区。百度U吧在议题传播与互动中形成独特的群体特征与话语表达,成为多民族的网络居留地。

1.社群特征:维汉青年为主的“网络驿站”

为了清晰地描绘百度U吧的群体构成及特征,笔者发布了网络问卷调查,在U吧内发帖公布调查链接地址并私信活跃用户发送调查链接等随机抽样方式,共回收335份有效问卷。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维吾尔族与汉族占百度U吧社区成员的绝大多数。在335份问卷中,维吾尔族受访者为128人,占38.2%;汉族受访者有187人,占55.8%;其他民族20人,占6.0%。男性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0.6%,女性占19.4%,男性成员多于女性成员。从年龄层次来看,16~30岁的青少年占被调查人数的79.1%;31~40岁的受访者占13.4%;88.3%的维吾尔族受访者年龄在16~25岁,82.8%的汉族受访者年龄在21~40岁。全日制学生占受访总人数的41.2%(维吾尔族占24.2%,汉族占14.9%),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57.6%。97.6%的受调查维吾尔族网民家庭所在地为新疆,89.3%的受调查汉族网民家庭所在地为内地省份。综合可见,接受调查的网民中以身处新疆与内地的维吾尔族青少年(16~25岁,高中与本科)以及内地汉族青年(21~40岁,本科及硕士)为主体,且男性居多。

笔者还对335位接受调查的百度U吧会员使用贴吧以及关注U吧的时间、频次、签到、关注好友、ID数量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显示,使用U吧的被调查者以两年以上的百度贴吧使用者以及一年以内的U吧使用者为主,且使用U吧的频率多为每天使用,时常多为一小时之内;每天、经常、偶尔在U吧签到的人数占绝大多数;多数用户拥有1~2个ID号码,且ID号通常以真实姓名的拉丁或拼音的拼写加上其他符号组成。

综合以上描述性统计,在一个多民族网络社区中,维吾尔族的高中生、大学生(其中一半人目前身处内地省份)与内地省份的汉族中青年群体开展计算机中介互动交流。这些青年用户对U吧社区具有非常强的黏性,关注使用U吧的时间多为一年甚至两年以上。在社区互动中,积极地发帖与回帖是在线互动的主要行为方式,当然还有一群默默看帖的潜水者,这些显性与隐性的互动行为在社区共同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等控制手段下运行,从而保证社区的存在和正常运行。那些希望关注或被关注的用户目的多是为结交不同民族、对话题有共同见解的朋友,而不希望关注或被关注的用户则对这一功能或行为表示“无意义”。通过贴吧群组功能,那些在社区内拥有更多相同话题、观点或兴趣爱好的网民会进行细分与聚合。

2.议题呈现:民族文化的传播偏向

贴吧目前是一种集合了“BBS”与“SNS”特性的网络社区。网络社区又被称为虚拟社区,是网络衍生出的社会群聚现象。在这群“互联网上出现的社会集合体中,人们经常就共同的话题展开讨论,进行情感交流,并且形成人际关系的网络”①Rheingold,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Erontier,Basic Books,1993,p.5.。

在网络社区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通过发帖、回帖实现的,网络社区中的互动是一种以帖子文本为中介的异步互动。因此,回帖的内容实质上反映出互动关系的特征。截至2014年10 月5日,对百度U吧加以关注并成为其社区成员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2 744人,帖子数量达978 082个,主题数达近两万个。为了呈现并描绘百度U吧在网络实践中型构的静态议题图景,笔者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以进行网络民族志调查的一年时间(2013年5月初至2014年4月底),以主题帖的最后回复时间为标准、在相对稳定的时间点(2014年4月28日17:00)获取了一个总数为6 110个主题帖的抽样框,占该贴吧当时主题总数的近40%,随后进行随机抽样,每5个主题帖中抽取一个,最终择取1 222个主题帖组成的列表构成实际样本。

根据主贴中负载的信息类型,即主题内容,对帖子进行议题类别划分。分类中遵循互斥性与穷尽性原则,分别建构三大议题类别:第一,政治维度,主要包括新闻和信息传播与交流,内含国际关注、国内关注、家乡关注、民族问题关注四类;第二,文化维度(民族关注),主要分为民族文化、民族语言与教育、民族历史与宗教、民族人物四个主题;第三,社会维度,则根据不同的内容划分为吧内事物交流与成员自我展演与交流两大类。

在统计的1 222个主贴样本中,9.2%为精品贴,57.8%的帖子来自于网民原创发布,42.2%则是转自其他媒体、报道、论坛、书籍的信息内容。689个主贴的互动生命周期在一周之内,占样本总数的56.4%;一个月内的互动主贴为231个,占总样本的18.9%;其余主贴的生命周期则长短不一,其中两年以上的帖子为25个,占总样本的2%。这说明,网络社区的议题互动往往具有时效性,那些新帖子总会极大地引起互动热情,并在两三天内维持点击与回复热度,那些旧帖子随即从网络社区的主页沉入后面的页面中,互动热度慢慢降低,直至网民不再关注此话题。但也有一些旧有的主题帖因网民对其的兴趣与回复而重新进入社区主页,展开新一轮的互动。此外,对主贴的发布者统计发现,那些发布主贴数量较多的网民基本上是该贴吧的现任或前任的吧主、吧务人员以及活跃的长期用户。

对样本主题类型统计分析显示,民族议题与社区生活贴各占半壁江山,凸显民族文化贴吧网络社区的双重特性:既强调网络社群生活与个人呈现,也凸显该社群在民族(维吾尔)文化、历史、宗教等交流议题的兴趣取向。数据显示,新闻信息贴318个,占总量的26.1%;民族文化贴152个,占12.4%;民族语言与教育的主题贴63个,占5.2%;民族历史与宗教贴155个,占12.7%;民族人物贴101个,占8.3%;社区生活与个人展演贴430个,占35.3%。

不同民族的吧友在多样的互动主题中存在偏好和差异:维吾尔族网民最喜欢“民族人物贴”(78.4%)、“有关维吾尔族的新闻报道贴”(68.7%)、“语言文化贴”(62.7%),汉族网民最喜欢“历史宗教贴”(53.4%)、“民族关系与政策贴”(52.2%)、“语言文化贴”(48.3%)。此差异也凸显维汉网民对U吧功能的不同定位:维吾尔族网民将U吧看作是传播维吾尔文化的网络空间;但对另一主体汉族用户来说,贴吧是“了解维吾尔人及维吾尔社会的窗口”。双方对于国内外新闻时事的喜爱程度都相对比较低,也凸显贴吧的主要性质并非信息获取与传播的渠道,而是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

三、新媒体对维吾尔族青年的社会影响

对于驻留在百度U吧的维汉青年网民来说,长期浸润于维吾尔文化传播的网络空间中,并与其他民族网民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互动,在民族交往与民族身份认同方面的影响最为明显。

1.新媒体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

链接陌生人是维汉网民共同的社交本能。互联网为不同民族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与互动方式,它将远方不可能结识的朋友带到身边。换言之,网络社区不仅可以维持与延续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也可以发展新的与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和朋友关系。①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6页。在百度U吧里,不论是维吾尔族还是其他民族的网友,其关注U吧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结交更多的朋友。

交往,其实就是互为主体的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①单美贤、马万全:《网络环境中的主体间交往》,《理论月刊》2006年第8期。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35.2%的受访者认为百度U吧是“维吾尔族进行网上社交、扩大交友圈的平台”,且有39.4%的受访者声称在“U吧上认识了更多不同民族的好朋友”让自己产生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通过U吧的线上交往,52.3%的被调查者“愿意在线下主动去结识其他民族的朋友”;56.1%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U吧的参与和互动,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而这种民族间的交往与理解,更多地体现在近一半(49.3%)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U吧的互动改变了自己对维吾尔族或汉族的偏见与刻板印象”。

2.新媒体凝聚了维吾尔族青年的族群认同

通过互联网中介能够实现族群认同的网络化以及网络空间的族群化。在百度U吧中,通过互联网络与全球个体之间的彼此联通,维吾尔族青年个体通过与他者的互动交往完成了自身的社会化过程,而这也必然带来个体与集体认同(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构成与维持这一关键性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74.7%的被调查者认为“U吧展现了正面积极的维吾尔族形象”,66.4%的被调查者认为“U吧作为多民族网路社区提升了维吾尔族网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61.2%的被调查者认为“U吧的线上互动和维吾尔族的正面展示能够改变现实生活中的民族关系”。维吾尔族被调查者对于这三个问题的赞同比例分别高达80.4%、76.5%和63.2%。

全球化与网络社会是当今各民族青年群体的现实生活背景与社会化背景,也是各民族青年必须面对的挑战。对于身处网络空间中彼此关联与互动的维吾尔族青年群体来说,这一全新的空间环境不仅形塑了维吾尔族青年在线社交的有形地域,同时渗入维吾尔族青年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该群体的社会化背景。百度U吧社区使不同民族的网民群聚于同一网络“驿站”,在意义的交流、协商、沟通、理解的互动情境中彼此连结,青年社会化的使命、不同民族网民个体之间的亲密互动与意义分享以及对维吾尔族群的认同协商通过新的媒介得以维系。

参考文献

翟本瑞:《从社区、虚拟社区到社交网络:社会理论的变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邱林川:《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年第5期。

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以中穆BBS虚拟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为例》,2008年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吐尔孙·艾拜:《维吾尔文网站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2012年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瑛、杨伯溆:《互联网与虚拟社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罗婷、周治金:《网络化身对青少年身份认同构建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1期。

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2期。

陈晓强:《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群形式》,《社会》2002年第9期。

陈俞霖:《网络同僚型塑及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之探讨》,《资讯社会研究》2002年第3期。

杜骏飞、巢乃鹏:《认同之舞:虚拟社区里的人际交流》,《新闻大学》2003年夏。

阿玛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责任编辑:刘 欣

作者简介:卢晓华,新闻学博士,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新疆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李华,新疆日报要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中图分类号:G20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16)01—0077—05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新媒体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