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借鉴及其价值研究

2016-02-22张锦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韩国

张锦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借鉴及其价值研究

张锦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近年来,韩国潮流一直占据我国娱乐市场,从《蓝色生死恋》到《妻子的诱惑》到《来自星星的你》,韩剧在国内特别是在青年人阶层变得炙手可热,在盲目追剧、追星的过程中,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韩国潮流正在逐渐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更热衷于韩潮,现在,不少韩国人叫嚣端午节是他们的、春节是他们的、甚至连中秋节也是他们的,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流失,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引起注意,高校的管理层也应该高度重视青年人的思想动态,保证不偏离“建设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目标。

关键词:韩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上的贫穷国家一跃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与它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将德育作为立国兴邦之本是分不开的。韩国推行了六次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进行儒家伦理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爱国主义和传统道德教育等内容的教育。它在德育方面取得成果的过程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要高度重视对青年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青年是各个意识形态阶级争夺的主要对象,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斯大林说过:“青年战线应当认为是特别受威胁的战线,因为我们党的敌人对这方面的攻击特别顽强。正是在这里,在这两方面,党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竭尽全力来保证自己取得优势。

韩国大学把开设德育课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德育课属于第一类课程,总是排在课程表的第一位,还特设道德教育时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虽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时让位于专业课程的教育,不少高校组织二三百人的大课堂或者选在晚自习时间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所以高校的管理层应该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只有把它放在教育的首位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第二,要营造和谐严谨的校园环境。韩国大学校园优雅,教室整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和有效管理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各学校不遗余力的将德育列入全校工作中心,将德育标准安排布置校园,制定校园管理规则和学生行为守则,倡导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政治运动和体育运动,从多方面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我国高校更多的是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自身品德的培养,才导致大学里恶性事件频发,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两起投毒案、云南大学的两起恶性杀人案等。所以我们要把大学校园建设列入全校工作中心,按照德育要求布置校园,制定符合青年人特点的校园管理规则和学生行为守则,使在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指引作用。

第三,要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韩国坚持系统的道德知识教学,有专业的德育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我国从事道德教育重要角色的主要是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很多都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自身水平有限,很难在思想上指导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老师虽然是专业出身,但由于大学课程设置的有限性,很难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给予必要的指导。

高效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不仅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要努力学习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其次,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管理、与人沟通交流、组织协调的能力。再次,还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技巧,紧跟时代,改进方式和技术,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四,要制定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韩国推行了六次课程改革,20世纪70年代,朴正熙当局颁布《国民教育宪章》,进一步明确韩国道德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即弘扬民主精神,提高竞争意识和民族生存能力。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儒家伦理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爱国主义和传统道德教育等内容的教育,把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建设。

第五,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韩国除了坚持系统的道德知识教学之外还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比如参加“新生活运动”,有两千多所大中小学校参加,使之成为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多种途径。

总之,在新时期,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借鉴别国成果经验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重大意义,在借鉴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还要向与我们有相同文化传统、对我国优良传统有很好发扬的国家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继承本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更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陈万柏 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仓道来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戴胜利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武鹏.韩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4.2.

作者简介:张锦(1992-),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68-01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在韩国走马观花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