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策探析

2016-02-17顾馨梅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对策

顾馨梅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策探析

顾馨梅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研究和满足农民的需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文章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忽视农民需求的问题,分别从制度供给、农民角色转换、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在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满足农民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需求;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策

长期以来,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错误思想导致了对农民发展需求的漠视,因而对农民发展需求的研究一直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如果对农民的需求无动于衷,不仅有违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意志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相背离。因此,农业的发展需求、农民的发展意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愿景,理应在职业教育发展视野中占有重要位置。研究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策,对于保障农民的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农民需求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其实质就是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控,使整个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其目的是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消极影响,推进社会公平,解决“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要满足弱势农民群体的需求。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基于教育公平,从系统论和全局观视角,把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通过一体化的政策和措施,改变城乡职业教育不平衡的现状,形成城乡职业教育平等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其最终目的和归宿就是通过一体化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从而满足农民需求,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实现城乡居民的平等公民待遇。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步骤和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与民生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惠及农民利益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农民及其子女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研究满足农民的需求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检验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价值,检验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正确与否,就是要看是不是坚持以人为本;中国农民人口众多,如果对农民这个大群体的需求视而不见,如果农民没能在职业教育繁荣发展中受益,那么职业教育发展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必将走入歧途。

二、现阶段农民需求的主要内容与发展特点分析

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省和强省,2013年江苏省人均生产总值74 607元,比全国平均人均生产总值高出32 699元,位居全国第四①(前三位分别是天津、北京、上海)。随着江苏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呈现出增速快、提高幅度大的特点。从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1978年仅有155元,1995年增加到2 457元,2 000年增加到3 595元,2005年增加到5 276元,2009年增加到8 004元,2010年增加到9 118元,2013年增加到13 598元。以2013年为例,就比全国同期人均高出4 702元②。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民的需求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上升,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现阶段农民需求的主要内容

1.致富需求

目前,江苏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居民生活较为富裕,生存需求已经不再是问题,但是城乡差距较大,各地发展不平衡。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例,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11年为1∶2.44;2012年为1∶2.43③(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地区差距也很明显,以2013年为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 107元、14 375元、11 769元;居民人均储蓄金额分别为59 222元、47 844元、21 313元④。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不仅是地域区别,更呈现出由富裕到欠富裕再到不富裕的阶梯式分布,因此,致富是广大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农民孜孜以求的目标。已经实现富裕的苏南地区,需求层次将不断上升,追求生活质量和满足个性化需求正成为该地区需求的趋势。然而,满足各种需求的前提是经济基础,因此,求富仍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

2.公平需求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消极影响在农民心头留下了深深的伤痛,农民对公平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们希望在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活质量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受到平等的尊重。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将与农民的愿望相契合。

3.求知需求

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才匮乏,这是历史造就的事实。然而渴望知识,改变生活方式,追求生活质量的愿望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当今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新业态不断出现,农民对新媒体、新科技、新方法等新事物难以回避,否则将被淘汰。然而迫于文化层次的局限,急待培训和学习,这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自我实现需求

当农民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后,农民关注自己的政治权益,要求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大事。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交际需求、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等需求将被提上议事日程,追求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二)现阶段农民需求的特点

总的说来,江苏农民已经处在由满足温饱的“民本型”向追求生活质量和价值的“文化型”和追求全面发展的“自我实现型”转变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样化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当人类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需求的层次就会不断提高,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每个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不会局限于某一个需求,它是综合的、多样的。

2.精细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将和城里人一样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他们开始注重生活细节、生活品味、身心健康、文化娱乐等。在需求层次不断上升的同时,需求的内容将更加精细化。

3.个性化

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经济基础、文化层次、学习能力、发展意愿等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各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4.信息化

现今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替加速,信息与知识已经成为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农民跟以往相比,更需要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三、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考量

(一)教育领域的城乡二元体制与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不相适应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此,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具体举措。不难看出,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国家的一个重大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应该义不容辞地服从、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惯性,教育领域的二元体制依然存在。在招生次序上,先普教、后职教已经成为惯例,似乎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学校数量、办学经费投入、师资状况、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城市职业教育明显优于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属于整个职教体系的薄弱环节,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劣势地位。以高职为例,江苏现有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八十多所,其中农类高职比例不到10%。在学历层次上,职业教育大多属于中专和大专层次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比例较低,无法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提并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尚未完全建立。教育领域的城乡二元体制严重制约了国家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亟待改变。

(二)职校各自隔离、资源难以共享的现实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教育资源共享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客观上要求把城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在教育体系内部,教育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共赢共享,形成一个城乡双向互动的生态体系,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然而,目前职校各自隔离,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加上不同层次职校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不同,无论是在师资流动还是学生学习渠道的畅通、教学设备的共享等方面都存在诸多藩篱。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进行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呼唤政府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并把职业教育改革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机结合。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进展如何,考验着政府教育统筹力的发挥程度。

(三)农民信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与当今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不相适应的矛盾

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更多地依赖于快捷方便的现代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但是,由于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底子薄,农民信息化资源获取的渠道较为狭窄,加上农民的文化层次较低,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敏感性和知识转化能力较弱,存在着农民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农民接受能力较差的矛盾,出现了信息化时代农民信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窘境。因此,政府必须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生产生活的能力,便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任务。

(四)对新型农民培育不够重视与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农民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走农业现代化之路,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说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一支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正成为一个潮流。但这些有能力进城并能在城市扎根的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在城里读书的农家子弟,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尤其以女性为多。农村对城里科技人员的吸引力不强,新型农民的培育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农业科技人才匮乏,我国农民总体仍处于传统农民阶段,新型农民的培育任务任重道远。

四、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满足农民需求的对策建议

多年来得益于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江苏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缩小城乡差距、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江苏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理应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苏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已经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今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满足农民需求。

(一)基于教育公平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制度设计

第一,建立城乡平等的教育公平理念。城乡二元体制是人为的制度设计造成的,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其思想根源和价值基础在于对农村和城市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存在认识偏差。这种认识偏差导致的政策与制度歧视在伦理上和法律上不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违背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的现代价值理念。确立城乡平等发展的理念,是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制度设计的基点就是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公平应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基点和价值取向。

第二,要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依法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地位和农民的培训权。我国在1996年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如今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进行修订。可以考虑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农村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教育法》等。建议将中职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由国家负担中职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补贴,对未升学和未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初中毕业生要强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国家性制度安排,农民仍不能享受到与城镇职工教育培训的同等待遇。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法》等相关法规,增加农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把对农民的培训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定位,依法切实保障农民受教育权。

(二)基于角色转换的传统农民转型

要推进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职业教育将面对两大课题:推进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民市民化进程和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要实现传统农民的转型。

第一,加强宣传,全社会重视农民培训。要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农民培训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

第二,转变观念,引导农民转型。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民转型将是必然趋势,我们要帮助农民明确具体转型的方向,明晰转型后各自应具备的素质。农民转型的速度快慢受制于多种因素,首先取决于观念转型。观念意识的教育与转型所需的精力和时间都要远远超过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观念还会直接影响到对技术培训投入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引导农民克服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保守观念,克服小农意识和自私狭隘的利己观,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市民必备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成为职业教育培训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第三,建立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目前,农民接受培训热情不高、职业教育及相关培训机构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为此,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促进农民积极参与教育培训的奖励机制,通过多层次、多种类的社会评价及认证制度,认可农民的教育培训成果,突出农民教育培训绩效在转移劳动力招聘、用工、晋升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使农民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另一方面,应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基金,由政府买单,定向补贴,并对从事农民培训成绩显著的职业院校、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应将政府主导作用、农民培训需求、职业院校教育培训功能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农民教育培训的开展。

(三)基于学习需求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第一,借助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资源共享平台,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便捷地享受城市职业教育的诸多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第二,积极开设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把成人教育、开放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远程教育传播途径,发挥其快捷便利的优势,让农民不离乡、随机随时学习。

第三,坚持“三个结合”。在城乡一体化的视野下,城乡职业教育都具有培训农民的义务,要坚持长远规划与阶段性培训、应急培训与可持续发展、技能培训与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相结合。

(四)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农民自主发展能力提升

传统观点认为农业技能祖辈相传,无需培训。然而知识经济时代,在农业现代化的语境下,集约经营、科学种田是对现代农民的客观要求。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每个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农业科技技能,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未来农业不仅是个职业,而且是一个大有发展前景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农民也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提升正成为未来新型农民的必备能力。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引导农民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教育,让农民认识到现代农业也是一种职业,职业是需要技能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要自觉超越传统农业下的狭隘观念和保守思想。

第二,认真研究农民学习需求,根据农民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个性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菜单,开展个性化培训。

第三,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坚持以素质促技能的原则,使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创业就业技能提高有机结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以及争创文明户、示范户等活动,引导农民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爱国守法的公民意识,注重农民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和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注释:

①②③④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或通过统计年鉴进行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余红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4(11):3-6.

[2]顾馨梅,吴志娟,水淑燕,仇文利.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统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1 (1):84-87.

[3]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体制及其破除[J].教育研究,2009(11): 3-10.

[4]刘洪银.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4):60-64.

[5]陆俊杰.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的教育与培训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58-62.

[6]宋孝忠.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动力机制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6):62-65.

(责任编辑:杨在良)

Analysis of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armers' Needs

GU Xin-mei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China)

Abstract:To study and satisfy the farmers' needs is the co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well. Based on the ignorance of the farmers' nee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eet the farmers' needs in the course of advancing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system supply, farmers' role transformation, building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nd career planning, etc.

Key words:farmers' needs; vocational educati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05-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江苏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D/2013/03/112)

作者简介:顾馨梅(1964—),女,硕士,扬州职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