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探索

2016-02-15倪金

中学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意义学习中学身体

倪金



高中语文教学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探索

倪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语文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教育,发挥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的优势。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正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品读、领悟、欣赏、探索、创造,自主地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停留在围着考试转的应试教学上,老师教课本,学生学课本,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学习实际,把语文教学作为简单的考试需要,缺乏语文学习的意义的全面认识。

一、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语文的社会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身体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这就表明,语文学习的目的不能简单地归纳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更为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社会性的理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领域,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社会的语文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用语文学习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社会和更好地建设社会。促进学生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也就成为新时期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新课程实施后,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多元化,不仅要求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还要有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目标。这就要求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知识和能力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听懂、理解要学的知识都是我们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评价教学的一个起码的标准。不过,直至今日,语文教学在促成学生“有意义学习”方面的成效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恐怕也会是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语文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任务。长期以来,时间问题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个或隐或现的难题,许多教师都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水平,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无疑就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作品,要么加课时,要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也有许多教师说,如果拥有“足够”的时间,他完全可以放手引导学生去体悟作品的内涵,去欣赏作品中文字之外的意蕴。我的理解是关键不在于教学时间的多少,而在于我们怎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用它来干什么。

二、语文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和探索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更好地去指导社会实践。所以,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深刻明了地表达了一个愿望:必须让学生从肉体到精神都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让他们自己通过对比、换位、揣摸、尝试去体会、去感受,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总结、去运用。“身体性教学”实践也说明,一旦我们提供了机会允许学生去身体,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人只有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在身体中学会感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同样的,也只有在语言的运用中学会运用。强调实践性,应该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正途。身体性语文教学在提高语言能力方面的认识是:化整为零,频繁渗透,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够在分析中学会分析,在解读中学会解读,在表达中学会表达,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每堂语文课的任务,而不单单是“阅读课”“写作课”的事情。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比传统的那套做法要有效得多。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会方法,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以有许多方面,如促进注意、促进记忆、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等。许多策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每种策略的练习必须充分,这项教学应是长期而系统的

语文学习离不开社会实践,语文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才能更好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所谓“身体性教学”,简单说,就是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如调动主动性、鼓励参与和交流等)和方法(如设问—理答;设境、换位、对比等),使学生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经验(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间接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能够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身体”不是名词,而是主谓结构,就是调动自己的身体感官去体验、体察、体会。

可以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从注重形式到注重实质的转变、从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从注重“物”(教学内容)到注重“人”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如此,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同样如此。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身体性教学”的设想,才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意义学习中学身体
化学“有意义学习”的模型建构及教学建议
意义学习,价值教育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在多解中学创新
我de身体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比较
我们的身体
意义学习观视域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