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脏腑养生的说课设计※

2016-02-14谈博周天然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51000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养生学脏腑中医药

谈博周天然(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510006)

脏腑养生的说课设计※

谈博周天然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510006)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脏腑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衔接的关键“桥梁”,对指导临床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文章以《中医养生学》“脏腑保养”一节,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6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探索中医药院校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中医养生学;脏腑;说课;设计;教学改革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教学中某一节具体授课内容,分析教材的地位、授课对象的认知基础,阐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指导学习方法,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等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1]。

对说课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设计,并以《脏腑保养》一节的教学为例,对《中医养生学》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提出可供中医药院校教师进行教学参考的教学实例。

1说教材

1.1教材分析马烈光主编的《中医养生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分为四篇——绪论、基础篇、方法篇及应用篇。作为养生的应用指导,应用篇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强调对个人的养生指导。中医学认为,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生理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条件。因此,脏腑保健是中医养生保健的核心内容之一[2]。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藏象学说之上的,因此,脏腑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指导养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见,《脏腑保养》作为应用篇末章的首节,是统领全书、将教材论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衔接的关键“桥梁”,在中医养生学指导临床应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1.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方面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脏腑保养》一节的主要概念及内容,并进行相关养生知识拓展。(2)能力目标:了解五脏养生的异同之处,学习本课程后,使学生能初步指导不同的患病个体“治未病”,提出有针对性的养生建议。(3)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养生实践意识与对一般人群及患者进行养生的宣传教育意识。

1.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脏腑养生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为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2说学情

中医养生学作为我国中医药文化中的瑰宝,指导人们进行保健、摄生、修养,是一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既传统又具创新意义的课程,在中医药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兴趣群体,深受学生喜爱。然而中医养生学的教学与学习往往都存在泛泛其谈、流于表面的通病,能将中医养生学理论付诸实践于自身,学以致用,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指导不同患病群体、不同体质人群进行“治未病”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在中医药院校学习《中医养生学》的学生将来会进入临床,成为临床医生,因此,中医养生学的教学亟待更密切地与临床相结合,这是一项从长远上可以提高医生医疗素质、惠及患者、减轻社会医疗负担的“防患于未然”的、具有前瞻性的教学实践探索。

3说教法

3.1讲授法讲授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结合传统的授课方式——板书,进行知识的传递,如在课件中插入图片、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印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授课效果。

3.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问、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高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与教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的授课方法。

3.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个体养生案例为线索,从脏腑养生的角度切入,将教材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升华。

4说学法

授课对象为临床专业五年制的本科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中医学有一定的了解与体会,更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部分养生的知识,对养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少部分学生有了自己的养生探索与实践。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循循善诱,进行脏腑养生方面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5说教学过程

5.1导入设计在新课开始之前,先向学生提问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的生理功能,并板书“脏腑”“藏府”二词,从文字的衍化引入脏腑的概念,“脏腑”,其内涵实为“藏府”,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程《脏腑保养》一节。

5.2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展示课件,以不良的生活方式引发的脏腑损伤的图片,引出《脏腑保养》一节的内容,继而依据教材讲授脏腑养生的具体内容。

5.3对教学重点的处理①概念:指引学生回忆所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的生理功能的概念。②主要内容:教材归纳出的脏腑保养的基本原则是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心脏保养”主要归纳为重视养胎、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养心神、夏季养心五项。讲述此小节的时候,结合临床,首先重点讲述饮食对心脏养生的重要性,例如,“心之合脉也……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摄入过多的食盐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正常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 g。此外,指出心脏病患者不可剧烈运动,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功法是比较适宜心脏病患者进行的运动项目。

“肺脏保养”主要归纳为呼吸清洁空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适度运动锻炼、注重防寒保暖、秋季养肺五项。讲述此小节的时候,结合生活,指出“肺为娇脏”,肺脏的养生首先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暖防寒,预防感冒,同时,“肺司呼吸,在窍为鼻”,告诫学生不要吸烟,也要避免吸入二手烟,多去森林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也是一种极好的养肺方法。肺“通于秋气”,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同时多饮水,防止燥邪伤肺。

“脾胃保养”主要归纳为饮食有节、舒畅情志、叩齿咽唾、饭后摩腹散步、长夏养脾胃五项。讲述此小节的时候,讲述脾胃的养生重在一个“培”字,即“培土”,脾土居中央,肝、心、肺、肾的正常“运转”依赖于脾脏的供养,脾脏伤则四脏失于滋养,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提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人有吃夜宵的习惯?你们几点吃夜宵?”,经统计,发现有睡前吃夜宵习惯的学生不在少数,此时提出养生观点——“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养生重在饮食有节,夜宵不可吃过饱,亦不可吃太晚,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肝脏保健”主要归纳为合理饮食、戒怒防郁、防病健肝、春季养肝四项。讲述此小节的时候,首先向学生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肝脏的生理功能与特点是什么?”,这时学生会回答“肝主疏泄、肝主藏血。”继而提问:“哪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呢?”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回答“怒伤肝,抑郁也会伤肝,嗜酒伤肝,某些药物也会造成损害。”教师可以回答:“那么我们知道了哪些不良生活方式会损害肝脏,反过来,我们也就知道了肝脏的养生之法”,顺势引出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在讲述此节的时候,重点讲述情志与肝脏养生的关系,指引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肾脏保养”主要归纳为饮食保肾、节欲保精、药物补肾、练功强肾、冬季养肾五项。讲述此小节的时候,首先提问“什么是先天之本?”学生齐声答:“肾。”此时在课件中引用一段《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经文,说明人在幼年、壮年、中年各阶段肾气和肾精的变化规律,借此向学生指出,民间所说肾虚,往往有两层含义,一则指生殖能力减退或者性欲减弱,二则指人的机能开始出现衰老迹象。讲到“练功强肾”时,请全体起立,带领学生以标准的动作练习课本上的五种功法。

“大脑保养”主要归纳为用进废退、合理用脑、避免不良刺激、膳食养脑四项。讲述此小节的时候,将授课重点放在“合理用脑”与“膳食养脑”两小节,讲授如何科学地休息大脑,以及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述“怎样的膳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膳食。

5.4对教学难点的处理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的形式,引入临床病例,假设在临床中遇到一位年轻女性患者提问“我长期失眠、疲劳,该如何调养?”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患者病历,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提出详细的养生方案及依据。教师引导、点拨学生从如“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等方面进行思考,同时简要复习教材第七章《作息养生》,讲解睡眠与肝脏的关系。当有学生提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方案时,鼓励发散式思维,从不同脏腑的角度,如“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胃不和则卧不安”等,思考失眠的不同病因及其养生方案。

最后,进一步深化主题,提出脏腑养生与“上工治未病”的联系,并指出脏腑养生不仅对于“未病先防”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既病防变”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及愈后防止复发。

通过引入临床病例讨论,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且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最后进行点评、分析与总结。

5.5课程总结设计课程尾声,总结脏腑养生首先要摒弃损伤脏腑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醒学生关注针对不同疾病的脏腑养生之法,并进行提问:①脏腑养生的重要意义?②如何进行脏腑养生?③养生的饮食之道?④养生的运动之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可很容易的回答这些问题。最后,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头面保养》。

6教学反思

经过《脏腑保养》一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对脏腑养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收到了一些学生的课后反馈,如询问自己是否脾虚,如何改善胃口不佳的状态,脾虚是否需要多运动等等。可见,脏腑养生一课的教学探索较为成功,可供借鉴。

[1]王德山,单德红.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说课[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0):2041-2043.

[2]马烈光.中医养生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30.

The Design of Explaining Lessons on Health Maintenance of Zangfu Organs

TAN Bo,ZHOU Tianran
(School of Fundamental Medical Scienc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Explaining lessons is a new form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exchange.As the critical"bridge"to connect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health maintenance of Zangfu organsis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in the science of health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uidanc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The paper explained the design of science of health maintenance of Zangfu organs from the textbook science of health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includes six aspects as follows:explaining the textbook,explaining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explaining the teaching methods,explaining the learning methods,explain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teaching feedback.By means of explaining lessons,we explored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skills of science of health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 as to raise the teaching standards of teachers.

science of health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angfu organs;explaining lessons;design;teaching reform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14.0071672-2779(2016)-14-0013-03

※广州中医药大学薪火计划项目(No:AFD015142Z03)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操红缨2016-05-12)

猜你喜欢

养生学脏腑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