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东盟涉外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

2016-02-14柳琳琳吴彬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宁5300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理念人才专业

柳琳琳吴彬(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宁530000)

面向东盟涉外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

柳琳琳吴彬*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宁530000)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和泰国孔敬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办学始于2005年,十年来,双方派出近100多名护理专业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为改进和完善中医护理涉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在实践中总结并提出构建适应东盟国家的涉外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建议,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推动中医护理国际化进程。

东盟;涉外护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从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院从2005年起开始涉外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同年开拓与泰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高水平护理院校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与泰国孔敬大学护理学院合作互派护理本科生交流实习100余人次,但涉外中医护理教育的历史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成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涉外中医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国际护理市场对护理人才的要求的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并提出建议。

1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护士短缺是全世界范围内共同面临的问题,许多国家纷纷引进护理人员,以缓解本国护士的短缺。虽然护士在国际就业市场前景良好,但国际护理市场对护士的语言、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很高,如何培养我国的涉外中医护士毕业生达到东盟国家对人才的标准要求,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2],必须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实习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真正实现与东盟国际护理人才市场的对接。

1.1护理教育理念方面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本科培养始于2000年,全国各中医类院校对于涉外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大多重视学生护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我国护士护理理念和人文情感上的严重欠缺[3]。涉外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应具有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国际意识,具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能力,具备多元文化团队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护理教育者转变教育思想,注重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改革。一是转向有多元文化的人文素质与熟练操作的专业素质相结合的全面素质培养;二是由知识传授转向求知能力培养;三是由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

1.2培养目标方面虽然目前均在不断地加大对涉外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但和国外西医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相比较,培养目标比较笼统模糊,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使护理人才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具备从事预防保健及家庭护理的能力、应具备从事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能力。但我国涉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都很难达到毕业就能直接到海外就业的水平和能力,特别是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和文化环境适应能力。

1.3课程体系方面目前,涉外中医护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设置尚未摆脱生物学模式,基本是西医护理加中医护理的模式,缺乏中医护理内涵。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普遍存在基础医学课比重偏大,门类齐全的问题。仅增加了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课,忽视了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和实践性。这样的课程结构不能满足东盟国家对护理人才的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全面设计各类学科比例,科学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符合国际人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达到涉外中医护理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

1.4教学方法方面与普通护理专业相比增加专业外语学习,设置校园英语角,营造外语学习氛围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特别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推行双语教学;目前总体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1.5实践教学方面现有的针对涉外中医护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还较少,大部分的高校沿用了普通护理学本科的实习计划和安排,实践课比重太小。前期理论授课期间,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中医理论知识抽象难懂;而最后1年在临床跟班实习,中医特色护理操作实践时间没有侧重。语言实践教学方面,仅仅增加部分学科的英语护理查房,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水平。而对于真正国外医院环境中的就医习惯、医院文化和病人的沟通交流方法等则无法亲身体会。涉外中医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要真正达到在东南亚文化环境中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的要求,实训和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开辟东盟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就适应东南亚文化和东南亚护理理念,可为毕业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对策

2.1构建与东南亚护理对接的涉外中医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我国虽然有部分高校开设有涉外中医护理专业或专业方向,但没有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真正与东南亚护理对接的、得到护理界公认的涉外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培养目标定位上、课程体系上、实践教学环节上与国际护理对接,构建适应东盟护理就业市场涉外中医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突破国内涉外中医护理专业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护理教育现状,学习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的先进理念,满足国际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利用我国充裕的人力资源,使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即能够成批量、成建制的输出,从而开辟海外广阔的就业市场。

2.2打造护理特色专业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趋势逐步加快,护理教育也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改变涉外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的先进理念,促进中医护理教育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中医护理特色专业品牌,推动整个护理学科发展。

2.3改变护理教育理念突破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兼顾国外市场而形成的固有的护理教育理念和护理教育模式以及相关的护理教育方式方法,在加强专业知识和英语交流的同时,注意(1)培养对外协作能力:组织护生进行涉外紧急救援全过程的角色模拟演习,让她们分别扮演涉外紧急救援所涉及到的旅游、交通、金融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使他们感受与各单位协调配合的重要性。(2)加强涉外医疗法律、法规的培养:开设涉外医疗管理的制度和规范

相关课程,针对涉外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组织分析、讨论。(3)促进有效沟通,了解东盟文化:引导护生广泛接触异域文化材料,提高人文素养,可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及推荐东盟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的报刊、杂志、书籍、光盘,一旦收治来自这些国家、地区的患者,护士可正确应对。(4)利用青年教师国际交流中的成果,构建起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新型的中医护理教育理念、模式和方式方法,将中医护理理念及技术编成案例让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架起与国际护理市场对接的直通车,让中医护理教育真正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让护理人才真正地走向世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等.关于印发《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S].国科发社字[2007]77号. Http://www.most.gov.cn/tztg/200703/t 20070320_42240.htm(2013-09-15).

[2]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129.

[3]路雪芹.涉外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 (8):1495-1496.

[4]任建平.高级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 (17):6-7.

[5]郑树平,李茂松.英语护理专业应与国际化服务接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3):79-80.

Preliminary Study on Teaching Mode of TCM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for ASEAN Oriented Coutries

LIU Linlin,WU Bin
(Nursing Department,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ing 530000,China)

Cooperative education on School of nursing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Nursing College of Khon Kaen University in Thailand began in 2005.Over the past ten years,the two sides sent nearly more than 100 nursing students to the other side to learn and exchange.It provide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Chinese foreign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In this paper,construct international TCM nursing personnel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ASEAN)culture model solutions was proposed in practice,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nursing service for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and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nursing.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foreign nursing;TCM nursing;personnel trainin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14.0051672-2779(2016)-14-0009-03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No:2011C0040)
*

1045169864@qq.com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吕建林2016-03-08)

猜你喜欢

理念人才专业
人才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