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2016-02-03

唐都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范式哲学马克思主义

余 慧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西安 710062;陇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哲学研究】

发展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余 慧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西安 710062;陇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随着社会实践的拓展,哲学理论研究在研究方法、范式和对象上逐渐转向,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发展的动力,现代性语境下哲学方法创新和范式的转换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前提,通过哲学观念变革和哲学体系创新,保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生命力,引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的发展。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范式

发展是时代永恒的主题,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过程,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哲学的发展内在逻辑均要求哲学范式和方法创新,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价值实现,在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中自觉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改革攻坚阶段,合理地保持公平与效率、存有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智、历史与现实、理想和实践的平衡向度,哲学之思的首要功能在于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核心理念,哲学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即新科学范式的生成、世界图景新的勾画、时代主要问题的解答、思维方式的突破、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实践天然地内含着创新属性,马克思特别强调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点,并把它作为新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本质区别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样的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它的作品和它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马克思强调了劳动实践中人的能动意识、创造性的特点,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竟成了手段。

创造是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过程,创造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实践是人和客观世界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过程,一方面,客观世界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改造才能转化为人们所向往的世界;另一方面,主观世界尤其是作为精华蕴含其中的人的理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存在,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由此不断更新着客观世界的内容,创新和实践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实践是检验创新的标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面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生存生活实践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发展实践,从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的创新,就是要寻找一种新的思想坐标,并制定一种新的进入问题的方法,以便对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创立新的哲学观念。哲学研究的前提是要确定自己特殊的哲学立场,没有自己的特殊的思想坐标,就没有自己的哲学。”[3]现代哲学观念变革的关键在于哲学关注的对象从自在世界向生活世界或意义世界转化,哲学思维方式从传统的存在论以及认识论向属人的、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向。

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活力和源泉,哲学从内容到形式,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和前进,马克思在改变以往哲学理论存在样式的时候,也同时改变了哲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并创造了一种新的哲学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向人们提出新的时代课题,这必然对创造提出新的诉求,密切关注和研究重大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不断呼唤新思维、新观念的诞生,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开创理论思维的新形态、新格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时代特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升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葆生机与活力,探索经济社会的规律性,理智把握社会历史发展与定位,研究全球化问题和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深化和发展。

二、方法是创新的支撑

时代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哲学方法的创新,方法创新是哲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般方法就是哲学方法,哲学方法就是要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客体、认识和完善主体、认识和调节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一般方法,从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此创新方法主要是指“哲学体系建构方法的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哲学”[4]。创新方法主要是主体为达到创新目的而作用于客体的行为模式,创新方法的价值在于发现创新目的实现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创新方法作为科学哲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方法发展新特点的反思和概括,实践发展为传统方法论的创新奠定了基础,科学方法论面临重构危机,对建构新形态的创新方法研究形成了迫切的需要,哲学不应只在于解释、阐明、论证、说明、补充,而更应在反思和批判中释放和不断开启人类认知改造世界的潜能,哲学体系的变更、形态的完善、结构的优化、框架的建构、范畴的系统化、思维的逻辑化等一系列理性问题才能更具时代特色,反映时代精华。

随着近代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作为逻辑学、认识论和知识论观念的实践形态,科学认知的方法成为哲学家和科学家逐渐关注的对象,毋庸置疑,思维创新是哲学创新方法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创造机制探索的深入,隐匿在主体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基础被揭示出来,于是,创造性思维如想象、直觉、灵感和顿悟等与规范性和定向性的逻辑思维一道共同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完整的智力品质,这些重要变化体现在方法论研究中,是对非理性主义、直觉创造、科幻神话乃至科学虚构等后现代思维的高扬,方法创新既是思维创新的理论化结果,又肩负着指引科学工具创新方向的重任,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思维层面,还是使用工具的科学实验,都需要一定的操作能力,即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然而,从批判分析的视角,程序化与还原论一旦陷入绝对化的命运,就会使方法失去其之为方法的根据,“把握程式化与随意性的张力,体现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从而使哲学社会科学在实践中获得不断的发展。”[5]工具创新是思维创新与方法创新的综合效应与物质实现,科学工具作为一种物化的智力,凝结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

创新是实现科技和人文融合的重要途径,创新方法本身就蕴含了实践的要求,包含了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价值和目标,社会实践是充满矛盾的,时代矛盾不断演变,时代主题发生了转换,必然对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创新表现为运用新方法重新解释已有的现象和问题,挑战既有的理论,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真正破除虚化现实和虚无历史的教条主义,实现理论和现实、逻辑和历史的辩证统一,使理论研究和创新达到既立足于国情、又着眼于时代,既自觉借鉴中外、又善于独立思考的学术境界;在实践中富于灵活变通,不拘泥于习惯或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哲学方法创新,指导实践顺利进行,在实践中分析和思考时代矛盾的新特点,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总结,从而形成新的观念和方法。“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6]现代创新方法强调对思维方式、个体成长的影响作用,它力图促进创造主体发现问题、形成新概念、提出新设想的能力,现代创新方法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于具体创新过程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新理论的创立、新制度的建立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创新方法具体体现在它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同时也是有价值的,是能够满足主体的某些方面需要的,这种科学性需要创新者的实践表现出来,“为中国哲学的重建和再生,并迎接一个新世纪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来沟通与融合西方哲学的传统,我们更有必要把中国哲学的‘非方法’理论化,使之成为方法论的方法,但同时却又不使之产生本体论的二元分割现象,分析和提炼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以充实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使两者不杂不离,异而不分,彰显一个宽广的理性观念,一个广博的思维空间。”[7]

三、范式是哲学创新的目标和要求

所谓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中的研究者们自觉认同的共同持有的一套信念、原则和标准。”[8]此最初是由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并作出系统解释的,库恩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成员们借以指导其研究活动的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它是学科基质的组成部分和科学研究的本质要素,科学哲学中的范式转变中强调概念、方法、原则、标准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和由它组成的体系相对性,强调范式转变对视野开拓和理论创新的重大作用,强调用新范式去认识旧范式下的问题,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确有借鉴意义,借鉴范式转变理论研究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历史和现实,就会看到以往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又否定了它们的绝对性,可以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运用新的理论、概念、方法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

近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基本内涵的理性主义历史意识,哲学体系的形而上学性转向生活实践本身,这是哲学的超越性发展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在反思和批判中建构能反映时代公共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哲学体系,是哲学表征自身存在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有系统全面的体系创新,理论内容与叙述方式的全面创新,努力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丰富内涵,并立足于新的实践提出新观念、新范畴,创造解决时代难题的新智慧。

“建设中国哲学的研究新范式,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今中外哲学与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地继承历史传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既不固守传统,也不照搬西方,它是在中国本土上,在中国固有的哲学与文化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哲学与文化范式。”[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之一就在于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分析、回答和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要求我们准确地判断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思考未来发展道路,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离不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本质上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展新世界的精神,哲学的创新需要哲学范式和方法的自觉,也需要文化理论和价值观建构与整合,哲学作为文化的类型,它本身既描述和解释着文化,同时也融合创造着文化,“在当前突破纯逻辑主义的抽象共相方法具有紧迫意义,运用共性和个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即‘全面历史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具体历史的分析,实现对理论文本内在理解的过程,就是从哲学层面把握它的普适性和地域性、共性和个性内容及其关系的过程,也是把握它的立场与方法的过程,理论创新是对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实践历程的自觉和理论升华。”[10]范式的发展需要建立新范式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任何理论范式,既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也有其内在的否定性,它既是某个时代的绝对,又是历史过程的相对,多元化时代,建立现代化社会哲学体系和创新模式是时代的课题,现代化的大潮冲击下急需更具现代性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哲学面临着如何反映时代精神的形态变革、体系建构、思维创新等一系列挑战。随着哲学科学的发展,哲学所发生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哲学走向应用,走向具体领域,使应用哲学得到发展;在实现现代化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必须以高度的理性自觉,合理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并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负面效应保持清醒的批判态度,实事求是,自主创新,从而实现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是研究问题的动力和源泉,把握时代脉搏,树立世界眼光,从而全面推进哲学体系的创新,哲学运用追本溯源的意向性追问方式,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哲学的发展不在于对已有的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新的说明,而在于面对时代发展的新问题,凝结出新的范畴和新的理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哲学提问方式的演进,到本源范畴—纯粹理性范畴—实践范畴的进步过程体现了哲学只有在面对生活实践,实现理论和实际、历史与现实、生成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过程中不断的更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永葆其活力。”[11]

只有坚持科学精神,才能有效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把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研究置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用人本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是对西方现代性发展经验的照抄照搬,也不是对现成的模式和理念的复制,而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中,建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并强调在社会发展中弘扬人的主体性、追寻人的自由,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使自身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文特色的价值理念,为社会转型提供人文精神支持,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新形态;仅仅是个别的原理、个别的范畴、个别提法的改变不能称作哲学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构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系统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富于时代精神,能够从理论思维高度回答时代课题,能反映现代科技革命最新成果,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难题。

综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引导当代人的生存合理性意识、人与社会统一的发展意识,进行哲学范式的转换和哲学方法创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3]刘富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哲学观变革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4.

[4]彭永捷.张立文学派[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305.

[5]刘大椿,潘睿.范例研究:科学大师与创新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9.

[6]黑格尔.逻辑学[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37.

[7]成中英.成中英文集:第4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312.

[8]陆剑杰.掌握命运创造历史的哲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16.

[9]贾红莲.重建中国哲学范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12.

[10]李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基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18.

[1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

[责任编辑 王银娥]

Innov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YU Hui

(SchoolofEconomics,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Law,LongdongUniversity,Qingyang7450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actic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philosophy is gradually shifted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methods, paradigms and objects. Innovation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also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practic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modern context, the transition of innovation and paradigm in philosophical methods is the premise for further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by means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keep the great vitality of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o take the lead in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actice.

development; Marxist; philosophy; innovation; paradigm

B27

A

1001-0300(2016)06-0074-04

2016-05-16

余慧,女,甘肃平凉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陇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范式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菱的哲学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