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2016-02-01王晔玲王晓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力衰竭

蔡 婷 王晔玲 王晓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蔡婷王晔玲王晓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运动耐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相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力可显著提高,且运动耐量显著增强。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力衰竭;运动耐量

近年来心力衰竭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且已发展为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病症〔1,2〕。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的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80岁,平均(63.0±11.5)岁;病程2~10年,平均(5.4±3.5)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19例;其中风湿心脏瓣膜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8~81岁,平均(63.1±11.6)岁;病程1~9年,平均(15.2±4.5)年;NYHA分级:Ⅱ级5例,Ⅲ级8例,Ⅳ级17例;其中风湿心脏瓣膜病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种、心力衰竭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相符;在入院后的第2天,于晨起时空腹抽血检查电解质、肝功能正常;患者年龄均在38岁及以上,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字确认。排除标准:低血压、严重感染或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治疗期间依从性不佳;治疗过程中脱落;治疗后无法进行随访。

1.3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所用药物剂量、种类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时间3个月。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20 mg曲美他嗪(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101)口服治疗,3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啰音、心力衰竭症状(心悸、胸闷、乏力、气急)及患者心功能变化。在治疗前后以彩色超声心动图,根据统一标准评价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6 min步行距离。

1.5疗效判断显效:患者心功能有Ⅱ级以上改善,或符合完全缓解判定标准;有效:患者心功能有Ⅰ级以上改善,或符合部分缓解的判定标准;无效:患者体征未见改善,心功能改善程度低于Ⅰ级,或临床症状加重。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参数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LVEF〔(36.03±7.13)%、(35.80±8.51)%〕、6 min步行距离〔(266.20±117.85)m、(236.67±117.67)m〕对比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显著,且观察组LVEF〔(42.60±8.30)%〕、6 min步行距离〔(447.17±145.29)m〕明显优于对照组〔(39.83±8.30)%、(366.00±113.58)m〕(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为年龄高于65岁的老年人群住院接受治疗的最常见原因,对心力衰竭予以解决已发展为心血管医生面临的难题〔4~6〕。现阶段临床研究人员认为,心肌代谢障碍属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及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在对此类疾病治疗时,应重视对心肌代谢障碍予以改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7〕。

曲美他嗪可促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的过程,心肌细胞可以获取更多ATP〔8〕,从而其心脏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曲美他嗪属于抗心肌缺血的药物,可促使心肌能量的代谢方式发生改变,使其从脂肪酸的代谢变成葡萄糖氧化,在氧耗相同的情况下,机体能力输出的量增加,同时氧自由基的形成量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效果及细胞保护效果,这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组织损伤的减轻十分有利。另外,该药物的有效应用还可促使缺血心肌脂肪酸氧化过程有效减少,促使心肌葡萄糖的氧化水平增加,从而对心肌能力代谢过程加以优化,促使细胞内钙超载所致损伤减轻,同时可在有限氧基础上促使更多ATP形成,从而对已受损的心肌细胞加以保护,促使心肌的收缩能力增强。

本研究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缓解,这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有利。另外,曲美他嗪的应用可促使患者运动耐量显著增加,可能是因为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机体对运动的耐受能力自然会随之提高。

4参考文献

1张锋莉,高想,萎卫东,等.曲美他嗪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肌氧化相关基因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9):968-70.

2衣绍蕊,孙经武,张明哲,等.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0):2321-4.

3冯翔宇,李彤,李秀华,等.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8):856-9.

4梁桂英,杨兵生.曲美他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3):1227-9.

5王泽荣.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6):44-5.

6游东,刘强,梁光彬.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4):2104-6.

7金李鹏,尹晓蕾.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5;12(8):81.

8董晖.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5;13(8):64-5.

〔2015-05-17修回〕

(编辑李相军/滕欣航)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8-1844-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8.024

通讯作者:王晔玲(1973-),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年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子项目(20140203009GX)

第一作者:蔡婷(1980-),女,在读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年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研究。

猜你喜欢

曲美他嗪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