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2016-01-30康福云吉林省长白山中心医院内科吉林长白山1336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康福云(吉林省长白山中心医院内科,吉林 长白山 133613)



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康福云
(吉林省长白山中心医院内科,吉林 长白山 133613)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后NHSS评分:治疗前患者的NIHSS评分为(21.29±7.02);治疗后21 d后NIHSS评分为(13.37±5.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管再通率: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35例(70%),未通者15例(30%)。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预后良好。

【关键词】动脉溶栓;椎基底动脉闭塞;临床疗效

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具有病情发展快、危急程度高等临床特征,往往可危及患者生命。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疗法[1]。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50例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45~75岁,平均(66.2±4.5)岁。患者病发至接受治疗的时间均≤12 h。

1.2 方法:患者行DSA后确定闭塞位置,给予局部麻处理。于右侧股动脉穿刺置6F动脉鞘,并行主动脉弓造影,注入300 mg/mL欧乃派克,注入速率为20 mL/s、注入总量为30 mL。对双侧椎动脉及双侧颈总动脉分叉进行观察,确定是否存在狭窄或闭塞,后通过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对血栓部位进行明确。以微导管选择性穿刺血栓部位,观察闭塞远端血管堵塞或闭塞情况,若远端血管显影良好,则于血栓近端行溶栓治疗。注入溶栓药物尿激酶2万U,后以1万U/分钟的速度泵入,总量至30万U时,再次造影,若血管仍未通,则再注入尿激酶10 万U,并退回血栓,注入10万U尿激酶。尿激酶注射总量需在50~150 万U,若闭塞畅通,则可停止药物注射。溶栓治疗后24 h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药物阿司匹林、盐酸氯吡格雷等进行治疗。对于溶栓治疗无效者,可行急诊支架成形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分析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血管再通率分析: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35例(70%),未通者15例(30%)。

2.2 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患者的NIHSS评分为(21.29 ±7.02);治疗后21 d后NIHSS评分为(13.37±5.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血管性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现代居民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改变有关。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病情发展迅速,病症十分危急。若对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病死率可高达85%上。即使患者存活,其预后也较差,往往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影响,此外还存在部分植物生存者,增加患者的家庭经济压力及思想负担。目前,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疗法,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起效迅速、效果明显等临床优势。临床上也主要使用超早期溶栓对患在进行治疗[2]。

溶栓治疗分为静脉溶栓治疗与动脉溶栓治疗两类,其中动脉溶栓治疗可提高局部给药浓度,降低对正常段血管的影响,更加适用于急性病患者。溶栓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疏通闭塞的血管,并改善该部位的血液循环,挽救缺血半暗带。Higashida等在相关报道中指出,动脉溶栓治疗动脉闭塞总有效率可在55%~78%。在本次调查中,50例患者中血管再通者35例,所占比例为70%,与Higashida等调查报道相一致。影响血管再通的原因较多,其中血管堵塞部位影响最为主要,且多项资料证实这一点。在本次调查中,不通者中包括基底动脉主干闭塞者9例、基底动脉闭塞者4例、单侧椎动脉狭窄合并基底动脉闭塞者2例。通常情况下,主干动脉中的血栓具有体积大特征,其可累及多个侧支,受累区域范围广。而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因无法有效建立侧支循环,因此难以彻底溶栓。Brandt等研究中指出,血管再通者的存活率为62%,而未通者存活率低至4%。因此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血管未通者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分析了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再通率外,我院还对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认为,NIHSS同样是判断溶栓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通过NIHSS评分的评析,可对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析,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在给予患者相应的临床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由治疗前的(21.29±7.02)下降至治疗后的(13.37±5.68)。而这一结果可充分肯定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预后效果,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综上所述,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预后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对患者进行多次造影诊断,以保障溶栓治疗更为彻底。

参考文献

[1]符俊骐,夏鹰,史克珊,等.支架取栓加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2): 156-159.

[2]王成谋,张云峰,周宏智,等.椎动脉闭塞溶栓后并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及其处理[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18(11):872-874.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151-01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