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到社会资本转变——从治理资本到资本治理的视角

2016-01-29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治理机制社会资本产权

鲍 锐 王 睿

(1.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2.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从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到社会资本转变——从治理资本到资本治理的视角

鲍锐1王睿2

(1.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2.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在物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基础上提出物本资本、人本资本的概念,由物质资源瓶颈、人力资源瓶颈的解决来阐述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到太空经济时代的转变以及社会资本的形成,同时在创新管理理论下揭示治理资本与资本治理的形成。在不同经济时代的供给市场、需求市场的竞争下,利用竞争、产权、治理机制以及企业绩效的关系,依据传统的产权论和超产权论从治理资本到资本治理的视角来解释从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到社会资本的转变。

【关键词】物本资本;人本资本;社会资本;产权;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24; 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61 (2015)02-0113-09

收稿日期:· 2015-01-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收入效应及其正规化研究”(项目编号: 714031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苏南地区民营企业预算松弛研究”(项目编号: SK2013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创新项目“人权范式的人本资本会计理论架构研究”(项目编号: SKCX2015010)

作者简介:鲍锐(1981-),男,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教育管理;王睿(1981-),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财务理论、农村经济、体育经济

Abstract:Based on two widely-used basic philosophy concepts named material-based creed and humanism,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material-based capital and humanism capital.From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solution of bottleneck of material resource and human resource,this paper expatiat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ustrial economy era,knowledge -based economy era to space economy era and one of social capital,as well as reveals the formation of governing capital and capital governance under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innovation.Under the competition of supply market and demand market in different economy eras,this paper u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mpetition,property right,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aterial-based capital,humanism capital to social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nge from governing capital to capital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property right theory and beyond property-right argument.

一、引言

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这两个广泛使用的基本哲学范畴是人类对物本资本、人本资本的认识的起源。人本主义认为,人类是根本,物为人所有,对于人造物来说,人是一切人造物的根本与本源,人造物的命运必须由人来决定,人造物是永远属于人的工具,为人所用。物本主义认为,物是根本,人只是物的从属,人的命运由人造物决定,人类未来必将成为人造物的附属物(徐国君,2003)[1]。笔者认为这两种哲学观念讨论的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这两种哲学观念也就是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是谁处主导地位的问题。当然它们的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产物。在马克思的价值观范畴内,实际在讨论转移价值和创造价值谁主沉浮的问题,同时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资源主导地位的相关性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人是机器大生产的延伸部分,

物质资源较为丰富,转移价值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内容,因此物本资本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生产力水平加速提高,物质资源逐渐处于“瓶颈”,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了缓解物质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提高生产水平,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入循环经济时代,但由于人的能力有限,很难解决非再生物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于是由工业经济时代很快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以人力资源来替代物质资源短缺,同时人类将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逐渐提高生态环境“绿色治理”能力,树立以人为本、以物为用、人造物永远属于人的工具的人本主义思想。因此人本资本①处于主导地位,在实现企业价值中表现为创造价值(特别是脑力劳动创造价值)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利用先进电子计算机技术、先进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以及纳米技术等,逐渐实现人造物属于人的工具,使人力资源的价值达到极大发挥。由于人的能力有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范围也是有限的,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逐渐地使人力资源也处于瓶颈。要突破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瓶颈,必须利用两种资源各自优势来实现各自的突破。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来实现人们由认识、改造地球的资源转向太空资源,使原来物质资源的瓶颈得到解决。人们通过对地球,特别是对太空物质资源的开发、研究来实现人的认识范围突破,从而获得新知识来突破原有人的认识能力极限,使原有人力资源的瓶颈得以解决。当然实现这种突破,必须使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有机最佳整合,同时兼顾其他资本的作用,使社会资本②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动力,此时,人类由知识经济时代转入了太空经济③时代。下面将从微观角度来解释物本资本、人本资本、社会资本的主导地位形成。

二、物本资本、人本资本、社会资本的主导地位形成

社会整体性的进步,没有管理创新,社会形态转型的顺利实现是不可能的,而产生、实现管理创新,是治理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工业经济时代,泰罗制的推行使企业极大的提高生产率,迎来了美国著名的“柯立芝繁荣”。它把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在企业的作业阶层和技术能力方面实践泰罗制原理④,使人成为生产机器的延伸部分。随后在欧洲出现古典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要属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⑤,他的缺乏弹性管理原则使整个企业生产和管理成为企业机器的延伸部分或衍生产物。这样的企业管理创新,促使物本资本价值的产生、实现在社会财富创造中均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泰罗制,单个企业生产计划性和整个社会无计划性,必然孕育出经济结构不协调,以生产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随之爆发。而以苏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宏观推行泰罗制,使微观经济主体丧失经济决策和经营权而使企业失效,使其管理创新进入死胡同。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许多企业运用的僵化的法约尔一般管理原则,是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完全遵守的。那么起源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梅奥人群关系论克服古典管理理论不足,强调对管理者和监督者教育、训练,提倡下级参与各种决策。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建立的巴纳德组织理论、权威接受论等管理创新理论均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后来以赫伯特·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卡斯特(F·E· Kast)等人为代表的系统管理理论学派以及以伯法(E·S·BnHa)等人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均体现了以先进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为本、人决定人造物思想,促成人类实现人决定人造物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从而逐渐缓解、解决物质资源瓶颈问题。于是,在马克思价值观范畴内,则表现为创造价值(特别是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构成社会财富

主要内容,因此人本资本的价值产生、实现成为创造社会财富主要的原动力,在资本丛林中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能力推至极限,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特别是指不能再生物质资源)均处于瓶颈而导致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早在1966年肯尼斯· E·博尔丁写的一篇著名论文《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经济学》中认为:“如果人类想获得永久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就需要重新定位管理理念。他所描写‘牛仔经济’是将自然环境看成一个无限的平面,并存在能够无限向外延伸的世界”(肯尼斯·E·博尔丁,1966)[2]。因此引入一个更开放的系统管理理念,因为地球是一个接收外界的能量输入和对外界进行能量输出的封闭系统。后来布尔丁修正宇宙飞船经济为“太空人经济”,认为飞船“好”的状态是飞船内某些储备维持高水平——如知识储备、人类的健康状况以及能够使人类满意的资本存量(肯尼斯·E·博尔丁,1966)[2]。笔者认为人类满意的资本存量应该包括人本资本、物本资本以及其他社会单个资本最佳有机整合,使社会资本成为太空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增长主要原动力,而在资本丛林中处于主导地位。

无论物本资本、人本资本还是社会资本,它们都是通过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来发挥资本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的边界由清晰到模糊,由小到大,其中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企业已突破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企业资源瓶颈有三个突破口:其一是向上突破打开“天窗”,改变企业目前的经营模式;其二是向下突破砸开“地板”,拓宽企业发展资源基础;其三是大范围突破困住企业发展的“围墙”,将企业文化多方面的融入社会中去,实现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转变(李海航、郭树民,2008)[3]。在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发生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资本一般都经历了治理资本和资本治理两个阶段,下面笔者从这个视角来讨论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到社会资本的转化。

三、治理资本与资本治理的形成

治理资本与资本治理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尚处于初步或空白领域。笔者将从企业的竞争、产权、治理与绩效的关系来探索它们的形成。企业治理机制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性,这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性观点。传统的产权理论认为依靠利润激励才能驱动经营者的努力。菲台博腾(Furubotn)和配杰威齐(Pejovich)的想法是,产权是指物的存在和使用物对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并非表示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产权视为可以反映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中和人的利益以及行为的经济权利的相互关系,要想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就必须做出企业产权变动。在超产权论看来,要想保证企业长期绩效,企业治理机制是一个基本因素(刘芍佳、李骥,1998)[4]。充分的市场竞争和完善的企业本身治理机制是决定企业经济绩效的核心因素。这两个要素互相影响,使企业经营绩效保持良好状态。笔者对企业的看法是,无论是产权论,还是超产权论,均以默认或明确的方式把竞争作为企业绩效改变的前提条件,超产权论与传统的产权论都没有对产生市场竞争的来源进行区分,因而也就没有区分在不同种市场竞争类型下企业经营者所持不同的经营理论与经营目标。在市场没有达到均衡状态之前,市场上的竞争来源于供给者之间竞争和需求者之间竞争。当市场竞争处于需求者之间竞争情况下,无论是企业经营持有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之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还是持有属于对体制关联的事实进行目标化、以自有资本利益率、出资者的所得等经济目标为顶点的营利经济说,企业价值产生与实现的权力均掌握在企业手中。在相同生产技术水平下,企业之间优胜劣汰往往取决于企业通过对企业产权的合理安排,以及为实现其产权最优安排而形成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来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将企业资本价值产生与实现的主导权掌握在企业手中的经营

状况称之为治理资本。如果是物本资本在资本丛林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这种经营状况可称之为治理物本资本;同样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太空经济时代,企业这种经营状况可分别称之为治理人本资本、治理社会资本。随着企业不断地适应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使各自企业的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的产权安排的选择,最终发展结果是企业治理机制与效益趋于类同,否则治理机制差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当市场竞争处于供给者之间竞争情况下,企业经营者持有P·F·Drucker的制度维持学说,常被称为Drucker的创造顾客学说,其企业观要点为:把各种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的是顾客,企业的将来以及成功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企业对自己生产的商品如何判断,而是由顾客判断其是否有价值(徐国华等,2003)[5]。因此,在供给者之间市场竞争⑥给企业创造“生”与“死”的择别,在这个择别面前,不管企业属于谁,只要它们想生存发展,就得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刘芍佳、李骥,1998)[4]。其企业产权安排不是改善企业治理机制的主导因素,而是把供给者之间的市场竞争作为激励的一个基本因素,其逻辑依据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Vicker,1996)[6]——竞争是企业机制改善、效益提高的最根本保证条件(刘芍佳、李骥,1998)[4]。笔者将企业资本价值产生与实现主导权掌握在顾客手中的经营状况,称之为资本治理。因为对于企业生存给予保证的是顾客,利润空间促使企业改善自身治理机制,把社会委托给企业资源生产商品提供给顾客,顾客需求市场利润空间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的治理机制跟着变化,否则企业就被淘汰。在物本资本处于企业资本丛林中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此企业经营状况被称之为物本资本治理,同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太空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状况被分别称之为人本资本治理、社会资本治理。下面笔者从治理资本到资本治理转化来讨论在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绩效相互关系下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到社会资本的转变。

四、从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绩效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式⑦来讨论资本转变

张维迎教授将产权与财产权(ownershipoftheasset)视为等价的概念,指的是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在财务会计中,对资产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收益。它充分体现了企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于是我们便能把产权归属的程度用利润占有率的高低来表示。当某人的利润占有率越高,其产权归属于其的程度就越高,其由此而承担的市场风险也越高,这也是传统产权论的观点。当然无论是传统产权论还是超产权论,都是以默认或明确强调在市场竞争为前提下,利润激励能够驱动经营者(股东)的努力。给定利润激励,市场竞争就像一个放大控制器,当市场竞争主要来源于需求市场时,决定企业的不是“生”与“死”的择别,而是谁能以最快速度、最大规模地掠取最多市场利润。企业最好、最快的方式便是通过产权最优安排来直接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实现企业治理资本或治理资本,更快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因为起源于需求市场的企业,企业所需要的管理比较简单,因为企业只需要管理如何提高企业生产率,在利润促使下,企业股东凭借产权而直接拥有企业所有权即剩余价值索取权与控制权(张维迎,1999)[7]。此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均属于企业股东,即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东通过一系列手段、方式尽可能控制企业经营权。因此,需求市场竞争越激烈,利润激励刺激股东努力程度的作用也越大,扩大企业的规模也更快。同时,需求市场竞争还直接影响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

当市场竞争主要来源于供给市场时,决定企业不是“生”就是“死”。因此企业价值产生与实现间接地或直接地掌握于市场上顾客,一般企业经历需求市场发展而不断扩大,企业

规模扩大、部门增设、人员增加等等,使企业不同部分或相同部分的管理超过一定的管理跨度,为了适应企业管理需要和弥补股东经营能力、精力缺陷,企业一般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也是企业管理学界的共识性观点。给定利润激励,当市场竞争主要来源于供给市场时,供给市场竞争越激烈,利润激励直接刺激经理努力工作的作用也越大。同时还影响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东不能直接控制经营权,所以通过产权安排不能直接影响企业治理机制,而通过改善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来直接改善企业治理机制的效率更高,实现企业资本治理或资本治理,更快促进企业绩效提高,见图1。市场竞争不仅对利润激励与治理的努力之间的关系有影响,而且对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也有影响。

资本治理阶段(图1),经理聘选机制、经理利润收益激励机制或企业资本财务机制都是企业治理机制的简化说法。经理能力的挑选与其如何上岗受到经理聘选机制的直接影响。越激烈的上岗竞争就能使经理的上岗激励越高,经理的努力就由上岗激励所驱动(刘芍佳、李骥,1999)[4]。另外经理努力程度还与在职享受消费以及凭借剩余经营控制权获得寻租与设租收益有关。在供给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绩效受人力(特别是经理努力程度、经理能力)、物力、财力等影响,其中物力、财力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机制实现资本进入和退出企业,实现企业物质资本产权的合理安排来改变企业的治理机制、通过经理聘选机制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安排来改变企业的治理机制。在图1的治理资本阶段,企业治理机制也可以称为董事会选举机制、股东利润收益激励机制或企业资本财务机制与直接任命机制。CEO或大股东(执行董事)能力与其企业发展规模竞争受到董事会选举机制或直接任命机制的影响。不同企业发展规模竞争越激烈,越能激发CEO或大股东(执行董事)雄心和报负,随着企业规模扩大,CEO或大股东(执行董事)的成就感就越强,这样他的努力就会被实现个人以及企业社会价值激励所驱动。特别对于那些事业心特别强的CEO、大股东(执行董事),这样激励所获得的驱动力更强。通过董事会选举机制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安排来改变企业的治理机制,同样,通过企业的财务机制实现对企业物质资本产权的合理安排来改变企业的治理机制,从而均在需求市场竞争中实现改变企业绩效。对于图1中由治理资本阶段的企业绩效向资本治理阶段的企业绩效规模发展,是因为在市场存在需求情况下,企业才愿意或

努力提供产品或服务来实现企业的价值,于是市场总是由需求市场向供给市场过渡。对于供需平衡市场只是刹那间或理论上的市场,这也是市场价格规律所决定的。图1只表达了各种因素的基本关系,其意是为了阐明在资本治理阶段与治理资本阶段依据传统产权论与超产权论在讨论企业绩效方面的主要不同之处,同时阐明物本资本、人本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中所处的竞争、产权、治理机制与绩效之间关系的演变中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到社会资本转变的内在发展规律(在此资本治理到治理资本过程中,将企业绩效对激励内生反馈影响暂且省略,经理能力、股东能力包括了对市场变幻、驾驶市场对策的能力)。由以上讨论,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更精确地描述图1中的关系:

Xi=αi+βiRi(1),Yi= Qi+eniXi+εi(2),(i =1,2n =1,2,3)

通过上面的系统模型可知,当i = 1时,处于资本治理阶段企业经理的努力程度(X1)是由上岗激励扩加数(α1,α1>0)加上表示产品供给市场竞争程度的产品供给市场竞争乘数(β1,β1>0)与代表利润激励强度的经营者利润占有率(R1,R1>0)之积所决定。在经理努力程度确定之后,企业的绩效便取决于企业资本资源的资本增值弹性系数。当n = 1时,e11代表物本资本增值的弹性系数,它的价值常表现为资本的转移价值,因此,它的弹性系数趋近于0;在n = 2时,e21代表人本资本增值的弹性系数,它的价值常表现资本的创造价值,因此,它的弹性系数大于1;在n = 3时,e31代表社会资本增值的弹性系数,它的价值既表现为一部分资本的转移价值,又表现为另一部分资本的创造价值,因此,它的弹性系数介于e11和e21之间,也就是介于0-1之间。企业绩效也取决于经理能力(θ1)。除此之外,企业绩效还受随机扰动项(ε1)影响,这种随机干扰往往由经理可控范围之外的不可控因素所决定。同理可得:当i =2时,模型关系处于治理资本阶段,企业大股东(执行董事)或CEO的经营努力程度(X2)是由企业规模扩加数(α2)加上表示产品需求市场竞争程度的产品需求市场竞争乘数(β2)与代表利润激励强度的经营者利润占有率(R2)之积所决定。在大股东(执行董事)或CEO经营努力程度确定之后,企业绩效便取决于企业资源的资本增值弹性系数(en2,n = 1,2,3,其含义同上文)与大股东(执行董事)或CEO经营能力(θ2)。其ε2的随机扰动项变量含义同上文ε1。对εi(i = 1,2)来说,对企业绩效的干扰有可能提高企业绩效,也有可能降低企业绩效,其εi的值表现正值或负值,但总的期望值E(εi)为零。

下面在资本治理阶段与治理资本阶段,有关国有企业在需求市场竞争与供给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发展的一些基本条件需要运用传统产权论与超产权论建立的理论框架来界定。

假设一个国有企业和一个私有企业处于同一个完全竞争的需求市场中。

下面是私有企业的期望绩效表达:

此处E(ε12) = 0,E(θ12)指私有企业大股东(执行董事)或CEO的期望能力。

国有企业的期望绩效是:

在长期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使两类企业的期望绩效趋于一致:

由长期均衡结果: E(θ22) = E(θ12),α22= α12,在不同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董事会选举机制或任命机制与私有企业趋于一致,同时国有企业规模扩大接近私有企业规模; e2n,2= e2n,1,表明国有企业以物本资本资源、人本资本资源和社会资本资源分别在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以及太空经济时代处于资本增值的主导地位,资源配置与私有企业趋于一致性; R22= R12,在不同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大股东(执行董事)或CEO机制与私有企业趋于一致性;

E(ε22) = E(ε12) = 0,在不同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处于相同行为规范中,均是一种理性商业竞争,不存在欺诈或政策上优势。

上述结论的含义如下:第一,国有企业通过产权改革,使政企分开、产权清晰,国有企业在高度竞争的需求市场中,通过产权改革来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行政管束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在相同eni和Xi情况下,通过董事会民主选举或任命机制,使具有θ22>θ12的大股东(执行董事)、厂长或CEO来经营企业,才能产生更有可能的y22>y12情况。第二,国有企业只有通过产权改革,适应市场,将有限的企业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时间投入到需求市场竞争中企业规模扩张上去,因为私有企业在企业利润占有率高的驱动下,他们的努力程度一般高于国企经营者,否则国有企业将被民营化,将来会危及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只有以企业规模扩张的优势来弥补国有企业经营者动力不足的劣势。第三,国有企业通过产权政策改革,必须注意不同经济时代的产权结构改革方向与重点。在工业经济时代,物本资本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要注重物质资本,特别是生产力水平高的机器类固定资本的合理产权安排,使其发挥主导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本资本成为社会财富递增的原动力,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调整时,要注重人本资本产权最优整合的合理安排,以达到激励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增值的最大动力。因此,国有企业不仅要强调人才培养、训练等,而且还要引进优秀人才,通过人力资源产权平台来合理安排其产权结构,发挥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功能[8]。在太空经济时代,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不仅注重国有企业现有物质资本的产权结构调整,而且也需要重视人本资本的产权结构配置,以达到将两者产权结构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社会资本的规模增值作用,此时需要考虑企业广义资本的最优资本结构,因为它能使国有企业绩效提高而实施国有企业的“外科手术”——最优产权结构安排。在需求市场中,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国有企业的产权规模递增之大与产权结构调整之快,将阻碍国有企业被民营化而始终主导社会主义经济的地位,同时以国有企业规模扩增的优势来弥补国企经营者努力不够的劣势。

因此,实践证明,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中国没有加入WTO期间,中国某些产品市场总体处于需求竞争市场,国企通过一系列产权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现代化企业,促进中国国有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市场而使中国很多产品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或生产过剩,但是通过企业产权深化改革,企业绩效改善并不显著。为何呢?下面讨论供给市场竞争情况下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经营期望绩效关系。

私有企业的期望绩效: E(y11) = E(θ11)+e1n,1X11+E(ε11) = E(θ11)+e1n,1[α11+β1R11]

此时E(ε11) = 0,E(θ11)为私有企业经理的期望能力。另外,在同一供给市场里的国有企业的绩效期望值:

E(y21) = E(θ21)+e1n,2[α21+β21]

在长期对抗竞争中,市场进化论的自然法则迫使两个企业的期望绩效趋于一致,即E(y11) = E(y21),该企业的长期竞争均衡结果意味着: E(θ11) = E(θ21),α11=α21,在不同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聘选机制与私有企业趋于一致性; e1n,1= e1n,2,国有企业的物本资本资源、人本资本资源、社会资本资源分别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太空经济时代的主导资源配置与私有企业趋于一致性; R11= R21,在不同经济时代,不同企业资本资源处于主导地位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机制与私有企业趋于一致性; E(ε11) = E(ε21) = 0,不同经济时期不同企业资本资源处于主导地位时期,国有企业拥有行为规范、遵循商业理念,除突发偶然因素外不随意干扰企业。

因此,上述结论的含义如下:第一,在供给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改善治理机制先考虑

改善企业内各种管理机制,再考虑通过企业产权结构安排来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因为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产权变革来改变企业治理机制的过渡期比较长,往往在你死我活的供给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竞争来不及适应就胎死腹中;另一方面通过改善企业内各种管理机制能迅速适应供给市场竞争,同时为最根本的产权改革积累经验和赢得时间。第二,在供给市场竞争中,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物本资本在企业价值增值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通常注重各种与机械化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机制的改革。而追求高利润占有率的私有企业,其改革速度更快。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本资本在企业资本丛林中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养、训练国企中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以配合企业各种激励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从而优化国有企业治理机制,而私有企业限于自身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很难与国有企业对抗,但千万要当心私有企业采用不正常手段挖走国企优秀人才或使国企优秀人才变质。在太空经济时代,社会资本在企业的财富创造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于企业经营社会,无论在企业规模上还是经济实力上,私有企业往往很难胜任。在这个时代,企业类型可能演变为不同性质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改善企业治理机制,不仅考虑人本资本产权的改革、物本资本产权的改革,而且考虑到企业的社会形态性质,即在产权安排的基础所形成企业各种管理机制、行政机制等灵活的改善或改革。

下面讨论由需求市场竞争向供给市场竞争过渡情况下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在产权、竞争、治理以及绩效间的关系,即由治理资本阶段转化为资本治理阶段:

E(y12)→E(y11),E(y22)→E(y21)

由于市场竞争不同,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其应对市场竞争的治理机制有很大区别,当然企业绩效变化很有可能不同,但作为同一个企业来说,在较长时间内,其产权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企业由治理资本转化为资本治理,其产权改变是其资本结构改变的根本。因此,为了实现企业适应由需求市场竞争向供给市场竞争过渡需要,通过过渡期间企业不同资本产权安排,为实现企业在供给市场竞争中通过改善企业各种管理机制来很快适应和应对该市场竞争而获得竞争优势,并提供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另外,也表明企业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以及将来太空经济时代过渡,通过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产权改革或产权过渡改革等来实现企业在不同经济时代的治理机制改善,以及如何实现物本资本向人本资本、社会资本转变,必须依据传统产权论和超产权论来统筹安排产权结构的变化以及其产生的企业管理机制变化来实现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由微观经营向宏观经营,由经营企业向经营社会,由企业经营向国家经营转变。

五、结论与启发

利用传统产权论与超产权论,在需求市场竞争、供给市场竞争以及由需求市场竞争向供给市场竞争的过渡中,通过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以及绩效之间的关系来论述企业由治理资本向资本治理转变,从而论述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本资本、人本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形成与转变,为不同竞争市场、不同经济时代如何治理企业提供改革思路。

第一,产权中只讲了利润激励或产权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超产权论还增加了企业治理机制和竞争激励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产权论在超产权论上得到完整和发展。

第二,在不同竞争市场、不同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变革是改善企业治理机制的根本手段[9]。

第三,通过产权合理安排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是实现企业绩效提高的根本原则。

第四,从传统的产权到超产权论,解释当今国际上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商业化与竞争化,以及在不同经济时期应树立不同的经

营理念和经营目标。

第五,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的完善在市场竞争的过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十余年的企业改革,已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改变了企业产权结构,市场结构随之变化,如电子工业的市场集中度1986年为9.3%,在1994年上升为59% (张军,1998)[10],也就是说市场竞争由需求市场竞争向供给市场过渡,同时也意味着治理机制落后的低效益企业应该退出市场。

(编辑:周亮;校对:余华)

【注释】

①人本资本的概念,参见会计研究的《基于产权行为研究的人本资本会计模式构造》(丁胜红等,2008)。

②社会资本是指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导言所提出的社会总资本,即社会单个资本之和,笔者认为它不是单个资本简单相加,而是有机整合来实现资本的规模经济效益,发挥各自资本的最大潜质。它不仅包括科尔曼(J.S.Coleman)依据行动理论提出社会资本也是一种生产性资源,它存在于人际间的关系结构中,而且也包括存在于个人和生产物质的工具中。

③太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将价格机制以各种方式引入到外部不经济问题,来解决地球上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瓶颈问题,从而发挥社会资本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主导作用。布尔丁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视角看待所谓“太空人经济”包含于笔者从马克思价值观并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循环经济以及制度交易经济学等视角看待太空经济。

④泰罗制原理是指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⑤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参照《管理系》(徐国华等,2003)清华大学出版: 24-29。

⑥笔者认为只有在供给者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刘芍佳、李骥所提出的超产权论思想。

⑦理论模式参考刘芍佳、李骥发表在《经济研究》的“超产权与企业绩效”(1998.8)一文中的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绩效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君.三维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54,173.

[2][美]肯尼斯·E.博尔丁.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203,245.

[3]李海舰,郭树民.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从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 45-52.

[4]刘芍佳,李骥.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J].经济研究,1998,(8) : 56-66.

[5]徐国化,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6,52.

[6]Vicker.J.Conceptofcompetition[J].OnfordEconomicalPaper,1996,(1) : 106-125.

[7]张维近.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8,45.

[8]柳波,豆小红.人口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旨向与路径考量[J].湖湘论坛,2014,(5) : 121-124.

[9]丁胜红,张文科.价值转移下的人本资本财务与非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2) : 107-118.

[10]张军.中国国有企业亏损有何在1989年后急剧递增攀高[J].经济学消息报,1998,(26) : 56-69.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aterial-based Capital,Humanism Capital to Social Capital——Based on the Change from Governing Capital to Capital Governance

PAO Rui1WANG Rui2

(1.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1169;

2.School of Financ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

Key words: material-based capital; humanism capital; social capital; property right; governance mechanism

猜你喜欢

治理机制社会资本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论我国网络表达的治理机制与转型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安置农民参与社区公共环境治理机制构建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
对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