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BAM理论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以闽、浙中学为例

2016-01-22常德胜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现状

·学校体育学·

基于CBAM理论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以闽、浙中学为例

常德胜

(浙江科技学院 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借鉴CBAM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闽浙中学作为调查对象对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十余年已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堂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上还是没有达到较理想的状态。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龄、职称、职务、学历、学校地理位置、学校类型、年级、学生数、工作量等变量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对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产生的影响不同。 表5不同年龄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方差分析变革构造成分平方和(SS)自由度(df)平均平方和(MS)F检验Sig.事后比较LSD法教学方法组间1.2614.3151.225.298组内286.2171112.257总和287.4791116教学评价组间2.4774.6192.062.084组内333.9241112.300总和336.4011116课程资源开发组间2.2474.5621.808.125组内345.5171112.311总和347.7641116课堂行为组间3.9114.9783.640.0062>5组内298.6901112.2693>5总和302.60111164>2 表6不同教龄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方差分析变革构造成分平方和(SS)自由度(df)平均平方和(MS)F检验Sig.事后多重比较LSD法教学方法组间2.0934.5232.039.087组内285.3861112.257总和287.4791116教学评价组间3.4894.8722.913.0211>5组内332.9121112.2994>5总和336.40111164>2课程资源开发组间3.4534.8632.788.0251>2组内344.3111112.3101>3总和347.76411161>4课堂行为组间4.13741.0343.853.0043>1、3>5、4>1组内298.4641112.2684>2、4>5总和302.6011116 表7不同职称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方差分析变革构造成分平方和(SS)自由度(df)平均平方和(MS)F检验Sig.教学方法组间1.3175.2631.023.403组内286.1621111.258总和287.4791116教学评价组间2.0095.4021.335.247组内334.3921111.301总和336.4011116课程资源开发组间2.2655.4531.456.201组内345.4991111.311总和347.7641116课堂行为组间2.7125.5422.009.075组内299.8891111.270总和302.6011116 表9不同学历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方差分析变革构造成分平方和(SS)自由度(df)平均平方和(MS)F检验Sig.教学方法组间.3683.123.475.700组内287.1111113.258总和287.4791116教学评价组间.0403.013.045.987组内336.3611113.302总和336.4011116课程资源开发组间.2983.099.318.812组内347.4661113.312总和347.7641116课堂行为组间.2193.073.268.848组内302.3821113.272总和302.6011116

关键词:CBAM理论;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5-0061-10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onsulting the theory of CBAM,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we take Fujian and Zhejiang province’s middle schools as the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get a comprehensive situation analysis on the eighth basic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ighth basic education P.E curriculum reform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 More than 10 years, the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behavior had the very big difference, but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didn't reach the ideal state.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der, age, teaching age, professional title, posi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chool location, school type, grad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he workload variables found that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had a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PE teachers'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A14WH0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LA102027);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收稿日期:2015-06-26 2015-06-26

作者简介:刘小菊(1990-),女,山西临汾人,主要研究方向:物联网. 颜意娜(1976-),女,浙江杭州人,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Eighth Basic Education

PE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BAM

——as an example of Fujian and Zhejiang provinces’ middle schools

CHANG De-sheng

(Sports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Key words:CBAM theory; the eighth; basic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status quo

面对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与增强综合国力的发展战略要求,我国自上个世纪末开始了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经过调研、酝酿、反复论证等环节于2004年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改革实施十余年,效果如何?学者在改革的初期进行了研究探讨,但大家的研究结果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有人则认为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改革实施十余年之后进入攻坚阶段,有必要了解此次改革实施的真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借鉴“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理论”(Concerns- Based Adoption Model,简称CBAM)中的变革构造理论(Innovation Configuration,简称 IC),以闽、浙两省中学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来了解第八次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现状。

1研究对象

以闽、浙两省中学体育教师群体作为调查对象,探讨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现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课程实施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掌握变革构造理论。从体育课程变革本身出发描述变革开发者对变革理想的设计,陈述教学中可以被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变革实施形式[1],找出新课程的成分及不同的变异形式[2]”。故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学习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选为变革构造初始成分指标。

2.2访谈法

选取10名具有教授职称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学者、20名中学体育教师、20名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城市、农村各10名),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信息。

表1 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量表

2.3问卷调查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部分专家与中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收集初测条目信息。

初测问卷:在福州市、杭州市随机抽取各25所中学,样本量约为200个。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量表进行预调查。利用项目分析,初步形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等4个关键成分29题项的原始量表与问卷。

复测问卷:在福建省、浙江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约1000教师进行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交叉验证,最终确定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等4个关键成分19题项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测评量表与调查问卷。(见表1)

采取内部一致性检验确定问卷的信度。经检验,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教学方法系数为0.695,教学评价系数为0.689,课程资源开发系数位0.844,课程行为系数为0.844,整体系数为0.907,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请体育理论界的教授、博导以及闽浙两省教研员等14人对问卷内容效度进行了5级得分制评价:非常有效5分、有效4分、一般3分、无效2分、非常无效1分。统计结果显示,14位专家平均得分是4.3分,表明变革构造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正式测试问卷: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闽、浙两省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抽样。按地理区域分层,分为闽北、闽中、闽南、浙北、浙中、浙南6个区域,在这6个区域中分别随机抽取城市、农村200~300名中学的体育教师作为被试对象。2013年5月10日——6月30日以电子版本网络发放的形式发放问卷,回收1 422份。剔除题项选择完全相同、缺失值超过10%的无效问卷404份、有效问卷1 018份,有效率为71.6%。

表2 有效问卷样本基本情况

2.4数理统计法

运用Amos5.0软件、SPSS 16.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数据处理和进行显著性检验(T检验)。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学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整体分析

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主要成分得分均值都在3分以上,将体育教师各个变革成分的均值进行比较发现,有19.6%的教师在教学方法成分上得分最高,有19.9%的教师在教学评价上得分最高,有31%的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得分最高,有67.2%的教师在课堂行为上得分最高。表明十余年的新课程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堂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上还是没有达到较理想的状态。

表3 描述统计

图1 中学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成分最高得分该蓝图

方差相等Levene检验F检验显著性平均数相等的t检验t自由度(df)显著性(双尾)平均差异标准误差异差异95%的置信区间下界上界教学方法假设方差相等.000.983-.1221115.903-.00397.03263-.06799.06005不假设方差相等-.122693.793.903-.00397.03257-.06793.05999教学评价假设方差相等.228.633.0241115.981.00085.03530-.06841.07010不假设方差相等.024694.234.981.00085.03523-.06832.07001课程资源开发假设方差相等.174.677.0641115.949.00229.03589-.06813.07270不假设方差相等.064696.924.949.00229.03576-.06793.07250课堂行为假设方差相等.452.501-.2401115.810-.00803.03348-.07371.05765不假设方差相等-.239683.735.811-.00803.03362-.07404.05797

3.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学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

3.2.1不同性别的中学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男女教师在四个变革构造成分中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课堂行为、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其中女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行为上高于男教师,而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上却低于男教师。经过T检验发现,男女教师在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主要成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图2、表4。这说明:在多年的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对新的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还没有完全到底理想的状态。

3.2.2不同年龄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上20岁以下教师得分最高,51~60岁教师得分最低;在教学评价上,21~30岁教师得分最高,51~60岁教师得分最低;在课程资源开发上,21~30岁教师得分最高,51~60岁教师得分最低;在课堂行为上,41~50岁教师得分最高,51~60岁教师得分最低。其中,各个年龄阶段体育教师的最高实施变革构造成分均是课堂行为。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51~60岁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情况不如其他年龄段的体育教师。

图2 不同性别体育教师课程实施程度变革构造特征

图3 不同年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在不同变革构造成分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仅在课堂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21~30岁、31~40岁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好于51~60岁体育教师,41~50岁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好于21~30岁体育教师。

注:*.均值差的显著性标准是P<0.05;表6-9同

3.2.3不同教龄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上,21~30年教龄体育教师得分最高,6~10年教龄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教学评价、课堂行为上均是21~30年教龄体育教师得分最高,31年教龄以上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课程资源开发上,5年以下教龄体育教师得分最高,31年教龄以上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其中,各教龄段体育教师在四个构造成分中得分最高的成分均是课堂行为。

图4 不同教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不同教龄体育教师在四个变革构造成分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教龄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上

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5年以下教龄、21~30年教龄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上好于31年以上教龄的体育教师,21~30年教龄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还好于6~10年教龄的体育教师;5年以下教龄的体育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好于6~30年教龄的体育教师。11~20年教龄体育教师在课堂行为上好于5年以下、31年以上教龄体育教师,21~30年教龄体育教师在课堂行为上好于5年以下教龄、6~10年教龄、31年以上教龄的体育教师。

3.2.4不同职称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上:特级教师得分最高、中教二级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教学评价上:特级教师得分最高、中教二级教师得分最低;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特级教师得分最高、中教三级教师得分最低;在课堂行为上:中教高级教师得分最高、无职称教师得分最低。在四个主要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成分中,无职称、中教三级、中教二级、中教一级、中教高级教师得分最高的成分均是课堂行为,而特级教师的最高得分成分是课程资源开发。

图5 不同职称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不同职称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成分特征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四个构造成分的P值在0.075~0.403之间,均大于0.05。故职称的不同,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不存在影响。

3.2.5担任不同职务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上:担任教导主任职务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得分最高,担任校长职务的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教学评价上:担任校长职务的体育教师得分最高、担任教研组长的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再课程资源开发上:担任校长职务的体育教师得分最高、专职教师得分最低;在课堂行为上:担任教导主任职务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得分最高,兼职教师得分最低。在四个主要变革构造成分中,担任不同职务的体育教师得分最高的成分均是课堂行为。

担任不同职务体育教师之间的课程实施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担任不同职务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仅在教学方法这个成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担任教导主任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好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专职教师。

图6 担任不同职务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特征

变革构造成分平方和(SS)自由度(df)平均平方和(MS)F检验Sig.事后多重比较LSD法教学方法组间3.0525.6102.384.0372>3组内284.4271111.2562>4总和287.47911162>5教学评价组间1.8405.3681.222.296组内334.5611111.301总和336.4011116课程资源开发组间1.5705.3141.008.412组内346.1941111.312总和347.7641116课堂行为组间2.8035.5612.078.066组内299.7981111.270总和302.6011116

3.2.6不同学历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上:研究生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高、中专及以下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教学评价上:中专及以下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高、研究生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中专及以下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高、大专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课堂行为上:本科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高、大专学历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四个变革构造成分中,不同学历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得分最高均是课堂行为。

图7 不同学历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特征

不同学历体育教师之间的课程实施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四个变革构造成分的P值在0.7~0.987之间,均大于0.05。表明不同学历体育教师之间的课程实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2.7不同地理位置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城市体育教育在四个成分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教师。农村、城市体育教师得分最高成分均是课堂行为。

图8 学校地理位置不同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学校地理位置不同,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是不是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四个成分t检验的P值在0.108~0.887之间,均大于0.05,表明学校地理位置不同,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0 学校地理位置不同的体育教师变革构造特征的T检验

3.2.8不同学校类型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上均是市级重点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高,一般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低。在四个变革成分中,不同类型学校体育教育得分最高成分均是课堂行为。

图9 不同类型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学校类型不同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除课程资源开发外,不同类型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堂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市级重点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好于县(区)级重点学校、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上好于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行为上好于省级重点学校、县(区)级重点学校、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

3.2.9不同年级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得分均值来看,初中体育教师在四个构造成分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体育教师。初高中体育教师课程实施的最高成分均是课堂行为。

表11 不同学校类型的中学体育教师变革构造特征方差分析

为了检验不同年级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开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教学评价、课堂行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2 不同年级的中学体育教师变革构造特征的T检验

图10 不同年级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3.2.10学生数不同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的差异分析。从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400人以下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低,1 200人以上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高;在课程资源开发上:801~1 200人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低,1 200人以上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高;在课堂行为上:401~800人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低,801~1 200人学校体育教师得分最高。从四个变革成分来看,不同学生数学校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最高得分成分均是课堂行为。

图11 不同学生人数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学生人数的多少是否影响体育教师课程实施?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四个变革成分的P值在0.133~0.834之间,大于0.05的显著性差异标准,即学生人数的多少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不产生显著性差异。

表13 不同学生数学校的体育教师变革构造特征方差分析

3.2.11不同工作量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从均值来看,在教学方法上:工作量在21节以上得分最低,16~20节得分最高;在教学评价上:10节以下的体育老师得分最低,21节以上得分最高;在课程资源开发上:10节以下的体育老师得分最低,16~20节得分最高;在课堂行为上:21节以上得分最低,10节以下的体育老师得分最高。在四个变革成分上,工作量在10节以下、11~15节、16~20节体育教育最高得分均是课堂行为,21节以上体育教师最高得分成分是课程资源开发。

图12 不同工作量体育教量课程实施变革构造特征

工作量的大小是否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产生影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四个成分的方差分析P值在0.09~0.627之间,只有课堂行为的P值小于显著性标准0.05,表明工作量的大小仅在课堂行为上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产生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工作量在10节以下、11~15节、16~20节的体育教育在课堂行为上均好于工作量在21节以上的体育教师。

表14 不同工作量的中学体育教师变革构造特征方差分析

4结论

4.1十余年的新课程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堂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上还是没有达到较理想的状态。

4.2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龄、职称、职务、学历、学校地理位置、学校类型、年级、学生数、工作量等变量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对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构造产生的影响不同。

4.2.1性别、职称、学历、学校地理位置、学生数几个变量不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产生影响。

4.2.2年龄越大,课程实施越不理想。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变革构造仅在课堂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21~30岁、31~40岁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好于51~60岁体育教师,41~50岁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好于21~30岁体育教师。

4.2.3不同教龄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5年以下教龄、21~30年教龄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上好于31年以上教龄的体育教师,21~30年教龄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还好于6~10年教龄的体育教师;5年以下教龄的体育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好于6~30年教龄的体育教师。11~20年教龄体育教师在课堂行为上好于5年以下、31年以上教龄体育教师,21~30年教龄体育教师在课堂行为上好于5年以下教龄、6~10年教龄、31年以上教龄的体育教师。

4.2.4担任不同职务的中学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仅在教学方法这个成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堂行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担任教导主任的体育教师课程实施好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专职教师。

4.2.5除课程资源开发外,不同类型学校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堂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市级重点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好于县(区)级重点学校、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上好于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行为上好于省级重点学校、县(区)级重点学校、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

4.2.6不同年级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开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教学评价、课堂行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2.7工作量的大小仅在课堂行为上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产生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工作量在10节以下、11~15节、16~20节的体育教育在课堂行为上均好于工作量在21节以上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霍尔,等[美].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吴晓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49.

[2] 转引自张善陪.课程实施程度的测量[J].教育学报,1998,26(1):149-170.

[3]梅雪雄.SPSS在体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83

[4]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116-117

[5]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44

[6]Ward, J. R., West, L. S., & Isaak, T. J. Mentoring: A strategy for change in teacher technology education[J]. JI.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2,10(4):553-569.

[7]Schoepp, Kevin Wayn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Barriers in a Technology-Rich Environment: A CBAM Perspective[D]. Master’s degree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gary.2004.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现状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