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羽毛球业余训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1-22蔡军,陈小丽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羽毛球

浙江省羽毛球业余训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蔡军,陈小丽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浙江 311231)

摘要:采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法对浙江省现有羽毛球业余训练展开调查,并结合专业训练和比赛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全面掌握目前我省羽毛球后备力量情况。通过现状分析发现,我省羽毛球梯队建设逐步完善,业训规模逐渐扩大且后备人才丰富;全省各地市羽毛球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人才库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羽毛球;业余训练;后备人才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5-0057-04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mature training of badminton in Zhejiang province, compared it to the competition, to analyze the reserve force of badmin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uilding of echelon were getting perfect, mature training size were getting larger with the abundance of reserve, the profession of badminton teachers were different which should to be improved,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should to be establish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ture Training

of Badminton in Zhejiang Province

CAI Jun,CHENG Xiao-li

(Zhejiang Sports College, Hangzhou 311231, China)

Key words:badminton; mature training; reserve talent

业余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石,金字塔式的青少年三级训练体系依然是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1,2]。羽毛球项目是中国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现有的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从不同年龄阶段面向全国选拔优秀的羽毛球后备力量,充分体现了我国羽毛球项目现行的三级训练网络运作体系[3,4]。浙江省羽毛球处于全国一流水平,曾涌现过李玲蔚、叶钊颖、夏煊泽、王琳等一批世界级选手。一直以来,浙江省羽毛球重视一、二线队伍建设,努力抓好业余训练,力求顺应国家队三级训练体系的运作规则。

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需求,我省羽毛球项目开展迎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基层体校办训规模不断扩大、体教结合催生地方学校办训如雨后春笋、市场化介入促使地方俱乐部相继成立,基层业余羽毛球项目开展的如火如荼。在业余训练队伍增加、人数扩大的良好局面下,如何提高基层教练员科学选材能力[5,6]、改进现有训练模式以提高基础训练效率[7]、处理好比赛成绩与后备力量选拔和培养[8,9]等关键性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羽毛球业余训练现状进行分析,为完善浙江省羽毛球业余训练体系提供对策与建议。

1浙江省羽毛球项目后备力量的培养现状

我省羽毛球队多年来都以梯队建设的形式培养后备人才。目前,省队以男、女一、二、三线的梯队模式进行训练与管理,各自承担着相应的训练、比赛和输送任务。在省运会羽毛球赛制不断完善的同时,省运会的杠杆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部分地市级运动会已把羽毛球项目设定为比赛项目。学校、私人俱乐部得到了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支持与扶植,纷纷组建自己的训练队伍,全省羽毛球业训队伍不断得到扩大与发展。

1.1全省羽毛球项目梯队建设模式

我省羽毛球业训队伍年龄的早期化和队伍的扩大化,对选材的时间、年龄结构、队伍的衔接方式等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加合理地选拔我们的后备力量,省队在建有三线队伍的原有招生选材的基础上,鼓励基层体校、学校、俱乐部发现苗子、培养苗子直接输送到省队参与竞争的体制,见图1所示。

图1 浙江省羽毛球项目梯队建设机构图

1.2我省羽毛球队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水平现状

我省现有二线队伍的青少年运动员属第二梯队,队伍中重点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为1993-1997年出生,共有45人,其中男子运动员26人、女子运动员19人,正式和试训运动员分别为21和16人。经过近一个周期的系统训练与培养,队伍建设逐渐趋于合理,队伍的整体实力逐年提高,队伍建设基本稳定。

1.2.1全队15人先后入选国家羽毛球队、国家羽毛球队二队、国家青少年队。近年来,多人次代表国家羽毛球参加国际比赛。其中三人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14届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并获得混合团体冠军;参加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并获得团体冠军;一人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青奥会并夺得男子单打亚军。2014年,有6人代表国家队参加了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马来西亚公开赛和海南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先后有13人次获得团体,男、女单打、男子双打、混合双打等冠军。

1.2.2承担全国性比赛任务且参赛成绩突出。我省青少年运动员在近两年中相继参加了全国锦标赛(团体、单项)、全国冠军赛等全国性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战绩。2012年,获得全国冠军赛团体混合冠军;当年,浙江省羽毛球队在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上,平均年龄为20.4岁和19.7岁的浙江男、女队双双获得团体冠军,这是浙江羽毛球男队间隔近30年后再次夺得团体冠军,女团是首次获得团体金牌。

2011年以来,在全国青年锦标赛、全国少年分区赛等比赛中共获得各项冠军63人(次)、亚军31人(次)、季军46人(次)。

多项数据说明,我省羽毛球第二梯队建设有着足够的后备力量储备,且后备力量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同龄运动中已经占据的一定的竞技地位。

1.3全省少儿羽毛球项目业余训练与第三梯队情况

1.3.1明确重点,着力培养适龄梯队。据省训练竞赛管理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省羽毛球项目1999-2009年的注册人数为1 056人,2011-2012两年间注册的人数为1 729人,两年的少儿羽毛球运动员注册人数已大大超过前10年的注册人数。根据一般发展规律和省羽毛球队实力水平现状,在下一周期中,羽毛球业训后备力量即第三梯队的选拔、培养重点应该放在2000年以后出生的适龄运动员上,对目前全省8~12岁少儿运动员的筛选和培养已经是我们后备力量培养的工作重点,该年龄段运动员将在下一个周期中将承担起青少年比赛的主要任务。

目前,我省通过2011-2012年两年内注册的8~12岁适龄运动员有1 012人,占总注册人数的58.5%。其中男、女运动员分别为635人、377人,分别占羽毛球历年累计注册总人数的36.7%和21.8%(见表1)。

表1 浙江省2000年以后出生的在册业训羽毛球运动员统计

1.3.2训练体制变革,促使业训水平提高。2007年下半年,嘉兴市少体校成立羽毛球队,并相继引进专业退役运动员执教;宁波市成立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引入普通学校办训机制,真正尝试“体教结合”与“三集中体制”相结合的训练模式;温州的羽毛球业训传承市体校、区体校、学校和俱乐部的一条龙训练和培养模式;绍兴市借助2014年第15届省运会东道主的有利因素,全面铺开羽毛球项目的少儿训练。据统计,上述训练单位12岁以后运动员的注册人数都超过了100人。

1.3.3各市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在统计的数据中,嘉兴、宁波、温州和绍兴等地市业训人数居多,相比之下,参与人数较少,发展相对缓慢是衢州、台州、湖州、舟山等地市(见图2)。

图2 各地市2000年以后出生运动员人数比例

1.3.4多种举措,提高业训积极性和竞争性。通过培训、积分赛等多种形式,促进了羽毛球业训的参与和竞争。2011年以来,在省体育局青少处的策划主办下,每年与省队联合举办“羽毛球项目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培训班”,这样的形式尤其对我省羽毛球项目发展比较薄弱的地市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另外,全省性少儿羽毛球比赛增多,近年来,在原有全省性少儿锦标赛、中小学生锦标赛的基础上,新增了每年三站的中小学生羽毛球积分排名赛,这样的积分排名方式既增加了少儿选手同场竞技参与竞争的机会,也让少儿运动员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与提高,更是为今后的选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全省羽毛球业训投入,科学训练与竞技水平发展状况

2.1各地市投入上的差异,带来全省格局的变化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投入与产出是一种多因

素交互作用关系,竞技体育要想取得收益,必须要有相应的成本投入。就目前的比赛成绩看,杭、宁、温三市依然是我省羽毛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重点市,三市一直处于排名榜前列。其他各市进步明显,随着嘉兴市体校羽毛球队的成立,近年来嘉兴市比赛成绩突飞猛进,已经具备步入第一集团军的实力,甚至超越了宁波、温州;金华、衢州等市的羽毛球业训也在近几年中进步明显,在个别组别、项目上已经获得过前三的成绩;湖州市成立了体校羽毛球队,聘用专业队退役运动员担任教练员,队伍训练水平也进入一个新阶段。至今为止,全省十一个市都已组队参加全省性比赛,各市都拥有了自己的羽毛球队。

2.2软硬件条件改善,提升训练成材率

各地市在带训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训练场地等软硬件条件下足功夫。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掌控者,是竞技体育训练的核心,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运动队、运动员的发展未来。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表》61份,回收55份,回收率90.2%。参与调查的教练中有20人为市级体校的羽毛球专职教练,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等地,占调查人数的32.8%。带训教练员中,教龄最长的为31年,最短不足1年,平均执教年限为7.9年;带训教练中年龄最大的为60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为35.4岁。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教练员学历提高,专职教练增加,尤其是羽毛球专业训练的退役运动员较多地加入到我省羽毛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当中,为业训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训练设施方面,条件逐步改善,市级体校及学校、俱乐部羽毛球少儿训练中,有18家单位有羽毛球训练的专用场地,另有13家单位为借(租)用训练场地。在训练时间上,据统计,各市、学校、俱乐部等训练单位的周训时间最长的为23课时,最短为4课时,平均为11课时;训练时间从高至低依次为嘉兴、台州、杭州、宁波、绍兴等体校,其他学校、俱乐部的训练则时间相对较短。总体上训练时间有所增加。

表2 浙江省羽毛球业训教练基本情况

2.3科学训练有效提高竞技能力

要提高科学训练水平,首先就需要提高带训教练的业务能力。经统计,近五年来,我省羽毛球项目共举办过5次教练员培训班,在被调查教练中,有75人次参加过省级各类羽毛球教练员培训班,平均为1.2次;另有13人次参加过全国性的羽毛球教练员培训班。其次,贯彻实行科学训练是提高竞技能力的有效方法。以嘉兴市羽毛球项目为例,自该队成立以来,加强科研监控,注重科学训练,从2008年以后逐渐成为全省的佼佼者,特别是在2010年的第十四届省运会(青少年部)羽毛球比赛中,打破了杭州市的垄断地位,一举夺得10枚金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见表3、图3)。

表3 2006-2012年全省少儿羽毛球锦标赛(省运会)前八名成绩汇总(人/次)

图3 2006年以来奖牌排列前四名市获得

2.4科学选材奠定成功基础

优秀竞技体育运动员并不完全是在群众体育运动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而主要是经过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最终形成的。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竞技体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选材是成功的基础保障。在调研中发现,杭州、宁波等个别市体校实施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的初级选材,重视少儿的遗传因素,预测骨龄、身高,对于某些特定的身体缺陷进行排查,使得从事羽毛球基础训练儿童基本适合羽毛球专项训练,一方面把训练风险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另一方面更是促进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持续性发展,这为竞技水平一直保持在领先地位提供基本保证和可贵经验。

但是,至今仍然有大多数市缺少或根本没有初级选材体系,在后备人才的选材方面仍然处于凭“经验”、“兴趣”等传统方法。在我省第三梯队后备力量的选材过程中,因骨龄、骶椎以及其他问题被淘汰的少儿选手不在少数,这无疑是对初级训练的各级体校、学校等基础训练单位人力、物力巨大的浪费,同时也是某些市竞技水平停滞不前、成材率不高的因素之一。

3结论与建议

3.1我省羽毛球梯队建设逐步完善,规模逐年扩大,普及与提高并存。后备力量的分布、培养趋于多渠道、多市化,第二梯队趋于上升阶段,且处在全国同龄运动员中的领先地位。

3.2第三梯队有着较丰富的后备人才储备,全省各地区间基础训练水平的差异渐渐缩小。符合实际的相关政策、赛制与良好的训练、竞赛氛围,不断创造竞争机制,有利于羽毛球项目的继续发展。

3.3杭州、宁波、嘉兴、温州等市保持着少儿羽毛球项目的优势,在少数市上升速度迅猛的同时也存在多个市发展缓慢、停滞等现象。根据项目发展规律和以往的后备人才选拔原则和与发达省市对照,我省羽毛球项目第三梯队的建设需要尽快建立相对稳定的后备力量培养队伍。

3.4加强全省业训教练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仍然是训练队伍继续发展、提高的关键。市间的发展差异与不平衡现象,主要与执教的教练人数、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就目前看,从事业训的教练员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且从事过多年羽毛球专业训练的退役运动员以及接受过多年专业训练的体校生、大学生等更多的加入了我省羽毛球业训队伍,这对基层训练工作必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羽毛球项目发展的必要保证。

3.5建立、健全后备人才库,完善选材体系,提高训练的科学性。科学化训练的首要前提就是科学选材,科学的选材将直接关系到运动员运动训练与发展的方向与结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新的羽毛球教学大纲的普及,强化选材的重要性,提高基层教练选材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初级选材和启蒙训练,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并能够尽快培养出羽毛球优秀后备力量。

3.6完善少儿运动员的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竞赛体制,把握比赛的杠杆作用,做到普及与提高并存。在全省性比赛中,设置更加合理的比赛年龄组别,设置更加科学的比赛项目,在项目发展与梯队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晓龙,等.举国体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3]程勇民.对我国羽毛球后备队伍的人才格局及实力现状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0(3).

[4]董超,等.上海市业余训练运动员队伍建设及培养方式转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6).

[5]柳川,等.论教练员在竞技体育训练中的地位与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11(4).

[6]杨建民.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选材[J].体育研究与教育,1997(2).

[7]吴贻刚,等.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竞技体制与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制度衔接的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3).

[8]刘晓丽,等.江苏省羽毛球业余训练要素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9(2).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羽毛球
羽毛球
羽毛球不能等于无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体育运动学校举重后备人才发展现状研究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