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今天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培养有知识的人

2016-01-10谢小庆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教授

新校长 2016年8期
关键词:道题大学思维

文 / 谢小庆(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教授)

我在北京语言大学主要做的工作是考外国人的汉语,俗称“汉语托福”,而且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考试研究。所以,为了让大家对审辩式思维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今天我们还是先从做测试题开始。

测试:这些题目都在考查什么?

我们先来做第一道题:

第1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谁的诗句?

A.李白

B.杜甫

C.王伟

D.白居易

正确答案是谁呢?是李白。

我们再看第二道题:

第2题:彭平是计算机专家,姚欣是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专家都是数学家。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专家。据此,我们知道: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培养

B.多数计算机专家由综合性大学培养

C.姚欣并非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专家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

也就是从我们给出的所有条件,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有D,A、B、C我们都无法知道。如果大家上网搜索彭平和姚欣,搜索结果会有几十万条。为什么呢?因为这道题在十几年里,一直是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大纲里的例题,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我命的一道逻辑推理题。

现在我们再来想一想,我们刚才命的第一道题,考的是什么呢?显然,考的是知识记忆。而第二道题,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我们再看一道题:

第3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51块金牌,位于金牌榜首位。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的体育运动水平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开展体育运动,成功地增强了中国人的体质。

对于这一推论,反驳最有力的一项是:

A.虽然中国获得的金牌数位于首位,但获得的奖牌总数却比美国少。

B.主办国在奖牌的竞争中往往处于有利地位。

C.中国足球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一场未赢。

D.按人均计算,中国获得的金牌数低于世界的平均数。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也就是说,对于这种说法,最有力的反驳是D。

所以大家想一想,这道题考的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知识记忆,也不是逻辑推理。而是考的你所知的四项事实,哪一项支持了你的观点,考的是事实和你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我们再看一道题:

第4题:在关于“是否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应该去上大学”的辩论中,甲说:“是,因为在大学年轻人可以有机会学习唱歌和跳舞。”他的论证:

A.有说服力

B.缺乏说服力

显然这个论证是缺乏说服力的。

我们再看下一道题:

第5题:在关于“是否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应该去上大学”的辩论中,乙说:“不是,相当比例的年轻人既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大学学习,他们很难从大学中获益。”他的论证:

A.有说服力

B.缺乏说服力

这项论证,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第4~5题考查的是对一项论证的评价能力。而其中的第3~5题,考查的正是审辩式思维。

我们再来看,还是这个命题。

第6题:在关于“是否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应该去上大学”的辩论中,丙说:“不是,强度过大的学习会对一个人的人格造成永久的伤害。”他的论证:

A.有说服力

B.缺乏说服力

显然这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大学学习并不一定就是强度过大的学习。

从这几道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关于李白那道题,我们考的是知识记忆;关于彭平和姚欣那道题,我们考的是逻辑推理;关于奥运会那道题,我们考的是事实和你的观点之间的关系;最后这三道是不是适合读大学的题呢,考的是你在论证观点时是不是有说服力,以及说服力的有力、有效程度。

通过这几道题,我们想让大家有直观的理解,审辩式思维是不同于知识记忆,也不同于逻辑推理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人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

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靠逻辑推理和形式逻辑就能解决的,都需要展开审辩式论证,也就是英文说的“critical thinking”,现在经常被翻译成“批判性思维”。其实,在现代汉语中,“批判性思维”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critical thinking”的意思,所以我把它翻译成“审辩式思维”。

什么是审辩式思维?

关于“什么是审辩式思维”,也是众说纷纭。审辩式思维受到重视是在二战以后,我们从网络上、文献上找到的定义会有几十种。上世纪90年代,美国哲学学会专门就什么是“审辩式思维”进行了研究。它用的方法叫“德尔菲方法”,是一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得非常多的方法。通过反复多次的问卷调查,最后把专家的意见汇聚在一起。所以在德尔菲报告里,有了关于“什么是审辩式思维”的一个基本可以反映大家共识的权威报告。

这个报告认为,审辩式思维是有目的的、不断自我调整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作出判断所依据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和必要背景条件的理解。然后呢,报告认为,审辩式思维是最基本的探索工具,是教育的解放力量。

审辩式思维包括认知技能和人格气质两个方面,后者不仅是持续钻研的动力,更是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在这份报告中,给出了六项审辩式思维核心的认知技能:解释、分析、评估、推论、阐释和自我调整,然后又把这六项核心技能分成了16项子技能。在人格气质方面,把它分为了对待生活的一般态度和面对特定问题的处理方式。在我的关于审辩式思维的微信公众号中,我先后用五期的文章介绍了这个报告。

综合我看到的关于审辩式思维的种种定义和说明,我觉得如果要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来回答到底什么是审辩式思维,我的回答就是十二个字: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

所以,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轻信家长、老师、领导、专业、权威的说法。他们会独立思考,不懈质疑,根据自己的思考、学识、情感、经验、理性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个审问、慎思、明辨、决断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就是审辩式思维。

我之所以没有使用“批判性思维”的翻译,是因为批判性思维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去拒绝,其实不是,审辩式思维是经过自己思考之后来接受或者拒绝别人的看法。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仅仅只是质疑他人,他会双向质疑,既质疑他人的同时也质疑自己。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包容异见。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是“口头行动派”,他们是行动者。面对复杂、艰难的选择,他们会果断地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并且坦然面对行动的后果,自己承担责任。

学术界公认的倡导审辩式思维的先驱是美国的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杜威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有一本著名的书,叫《民主主义和教育》。他对中国也很有感情,他带出了很多中国的学生,包括胡适、陶行知、张伯苓。前两个大家都知道,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校长,也是西南联大的创建人;蒋梦麟曾经担任过浙江大学的校长和北京大学的校长,还担任过民国教育部的部长;郑晓沧曾经担任过浙江大学的校长;陈鹤琴是南京师范大学——原来叫南京师范学院的院长,也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教育家。

最早是杜威先生倡导审辩式思维,但是人们对于审辩式思维的重视,还是源于二战以后。因为二战以后,大家都在思考,德意志民族,一个这么有思辨传统的民族,产生了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这些伟大的思想家的民族,为什么就让一个希特勒给忽悠了,给人类造成了那么大的浩劫?是由于德国的学校不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吗?显然不是。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

今天,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成了国际教育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审辩式思维是重要的核心素养

在审辩式思维中,逻辑推理是有必要的,但也不是万能的。就连“一斤鸡蛋五块钱,三斤鸡蛋多少钱”这样的小问题,也不是仅仅靠形式逻辑能解决的。像这样的情况:

卖家:1斤5元,3斤13元。

买家:3斤12元卖不卖?

这时,卖家面对一个12元卖不卖的选择。如果卖家选择12元不卖,那么买家就面临选择:13元买不买?

无论是对于卖家还是买家,都没有正确的标准答案,也没有合理的答案。这个问题不能仅仅靠形式逻辑进行解决,还需要借助实践逻辑,借助审辩式思维。

今天,大家谈论得很多的问题都是,如何在学校培养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我也看到了很多的研究,今天我在这儿要跟大家分享两个研究。一个是由美国公立大学联盟——一个包含了美国520所公立大学,颁发美国70%大学生学士学位的联盟——开发的一个叫作自愿问责的对大学进行评估的系统。为什么要对大学进行评估呢?是为了给高中生选择大学提供指导。也就是说,美国的高中生,很多都要借助这个评估系统来选择读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

在这个自愿问责系统中,就定义了四项核心教育成果:

第一项是审辩式思维,第二项是分析性推理,第三项是阅读,第四项是写作。

这个系统是美国2006年推出的,现在,美国最大的两家教育考试机构为这个系统进行评估,一个是美国教育部ETS中心,另一个是美国大学考试中心。

另外一项研究成果是2014年由美国教育部ETS中心研发的。大家熟悉的托福、GRE都是ETS主持,但是对于ETS来讲,托福、GRE都不是它最重要的考试,它最重要的考试是美国的高考,也就是SAT,是学术能力测试。

ETS不仅是美国最大的考试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考试机构。ETS的学术水平一直是非常高的,2014年ETS进行了一项很大的研究,来研究核心能力。最后,它提出了六项核心能力:

审辩式思维

交流表达

定量分析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

公民使命感和社会参与度

跨文化和多元视野

审辩式思维已经变成第一名了。

最近一件事情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山东济南的一个20多岁的青年教师,从学校辞职以后自己在网上授课。这是个物理老师,他的一节物理课卖出了2600多人次,每人次9元,也就是说,他45分钟一堂的物理课,在给了网络公司20%的提成以后,他自己得到的收入是18885元。而这位老师说,他曾经最高的一堂课达到过25000元。

一个好的老师,一堂45分钟的课放在网上卖,对于学生来讲,负担并不重。一堂课九块钱,买一百堂课才九百块钱。所以说,这件事情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在21世纪,下一个颠覆的领域,有可能就是学校教育。

21世纪另外的突出特点是,劳动力在不同领域之间的流动加快,知识快速老化和更新,移动互联使知识的获取日益便捷。现在只要有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借助百度和谷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以前我们做研究,为了一个信息,我们要去图书馆查很多天,而现在可以借助网络信手拈来。

17世纪重要的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所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句话曾推动近代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 87岁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讲了一句不同的话,她说:“思维就是力量。”我非常赞同于漪老师的想法。如果说在移动互联时代以前,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在移动互联时代,知识已经不再是力量,而思维才是力量。也就是说,在今天,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培养有知识的人,而是培养有思维的人、有智慧的人。教育的任务也不再是向学生灌输一些很容易在网络上查到的知识,而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校中不再是学知识,而是学思维。

关于“核心素养”的问题,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了。我看过英国、日本、美国的资料,综合我看到的种种研究,我个人认为,21世纪有三项重要的核心职业胜任力:

第一重要的,还是沟通交流能力,主要是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其次是逻辑推理能力。也就是说,你必须能够符合逻辑地进行思考。

而第三项,就是我们今天所谈的主题:审辩式思维。

如何培养审辩式思维?

怎样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呢?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要对想当然的手法进行合理质疑,二要讨论那些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

很多东西我们认为是想当然的,但其实是可以质疑的。比如,我们看这道题:

什么是“语文”?

A.语言和文字

B.语言和文学

C.语言和文化

D.语言和人文

实际来讲,关于“什么是语文”,今天的语文教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语文”是从1949年以后才引入的概念,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已经争论了60多年,我们至少还会再继续争论60多年。也就是说,我们熟视无睹的一个“语文”概念,其实是分歧很大,并没有统一说法的。

我们再来看这道题:

“在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些是在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为贫穷的父母分担养家责任的贫二代,有些学生是父母可以重金聘请优秀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的富二代。”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的观点:

A.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B.“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并不真实

我用这道题是想说,我们今天所讲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将来某天我们所有的孩子能够享受同等的教育了之后,那时我们才能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今天,有的孩子是要为家庭分担养家重任,有的孩子家庭可以花重金为他聘任家庭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这种情况下,“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可以质疑的。

为了发展审辩式思维,我们必须对那些习以为常的说法进行质疑。

比如:

在地铁上该不该给乞丐零钱?

被同学打后该不该还手?

发现同学犯了错误以后是否去告诉老师?

得病后是否去看中医?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是不是好士兵?

高考必考科目是否应该包括英语?

是否恢复全国统一用一张高考试卷?

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的。

再比如:孔融让梨是由于谦让还是由于虚伪呢?到底要不要鼓励孔融让梨呢?这是值得争论的。子期死后,伯牙一定要毁琴绝弦吗?还是他可以继续弹琴以待另一个知音呢?像这个问题也是没有唯一标准正确答案的。还有,在《红楼梦》中,贾母死后,鸳鸯一定要自杀吗?她是不是可以选择出家呢?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多和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进行探讨,通过这类问题来发展他们的审辩式思维能力。

审辩式思维是我们中国教育中的短板,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从小培养自己孩子的审辩式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道题大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误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这道题谁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