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慢性盆腔炎的关系

2016-01-05梁淑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慢性盆腔炎血小板

梁淑东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血小板及C-反应蛋白与女性慢性盆腔炎的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 研究其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慢性盆腔炎病情变化的关系, 并与同期健康检查或孕前检查10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病时其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观察组患者恢复期(痊愈、好转)监测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其发病期(P<0.05)。结论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慢性盆腔炎症性疾病明显相关, 其对患者发病时的病情评判、预后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及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应作为临床上常规检测的指标, 诊疗过程中更要注意其变化。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血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C-反应蛋白;诊疗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006

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性疾病, 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等, 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因感染初期的急性期未经及时正确的彻底治疗使病情迁延所致, 亦有部分无明显急性感染史的患者。本病常存在慢性盆腔疼痛和病情反复发作, 发病时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史、自觉症状、宫颈分泌物检测及血常规检查来初步评估病情、用药, 但这些检查中反映炎症变化的白细胞数目,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白带中脓细胞的含量等这些指标只在急性炎症中呈高水平表达及变化显著, 慢性炎症患者发病时变化不大。作者通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病时及治疗过程中检测其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及其变化与病情分型、疾病转归的关系了解到其对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病时的病情判断、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不可忽视的诊疗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经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 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23~45岁, 平均年龄 29.7岁;妊娠1~7次, 平均妊娠3.32次;生育1~3次, 平均生育1.28次;流产1~5次, 平均流产2.42次;病程1~5年。全部患者均行妇科检查、宫颈分泌物检测及B超检查。患者纳入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为依据制订并进行量化分级。主症:下腹疼痛、腰骶胀痛, 白带增多、色黄有臭味;次症:神疲乏力, 低热起伏, 月经不调, 经行腹痛加重。体征:子宫压痛、活动受限, 附件增粗、压痛;附件包块、压痛;宫骶韧带增粗、触痛。100例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检查或孕前检查的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 年龄 21~50岁, 平均年龄 30.23岁;妊娠1~8次, 平均妊娠3.12次;生育1~4次, 平均生育1.33次;流产1~6次, 平均流产2.35次。两组年龄、妊娠、生育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 排除风湿类及类风湿性疾病, 排除肿瘤病变, 在非月经期间抽取肘静脉血送检验科检测, 于用药前及恢复期各采血1次, 检测血沉、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并做好记录, 然后根据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并结合体格检查进行分级, 之后与对照组比较。全部慢性盆腔炎患者均应用抗生素、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或药物离子导入、中药药液保留灌肠治疗;轻症者3~5 d为1个疗程, 中、重症者7~12 d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重测以上指标。

1.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 白带正常, 子宫活动正常, 宫旁组织及附件无增厚、无压痛, B超检查无阳性体征, 不孕症患者怀孕;好转:自觉症状消失或好转, 白带减少, 宫旁组织变软, 压痛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发病时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发病时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与病情分级的关系具体见表1。

2. 2 观察组患者恢复期(痊愈、好转)监测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其发病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2]。其发病原因多见于产后、流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病原体通过胎盘剥离面或创面沿创口上行感染所致, 此外经期性交以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手术操作不当、消毒不严及性病的传染亦可导致本病, 因本病病情顽固及临床治疗棘手、困难, 病情容易反复, 迄今为止尚无特别有效的单一疗法。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治疗方法, 而西医治疗各类炎症性疾病主要依赖抗生素, 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耐药性[3]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而且容易引发机体各脏器功能损害, 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慢性盆腔炎患者普遍存在全身代谢水平和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明显减弱, 盆腔易受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发病时因炎症细胞不断浸润使宫体、宫旁附件和盆腔结缔组织反复受炎症影响, 导致病变部位微循环血栓形成而呈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流速度及血液有形成分发生变化。

血沉是反映血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 其变化与肿瘤、溃疡性炎症、创伤等关系密切, 血小板过高可导致血栓形成;C-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合成, 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 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 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是非常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组分。在临床上作为监测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的指标, 即凡炎症及免疫性等因素造成的组织及器官的损伤都可使用C-反应蛋白水平发生改变[4]。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简单、快速、所需费用低, 患者容易接受。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病时因病灶病原体活动致使病灶组织损伤、坏死进而导致血液中α2-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增加, 促进了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 使血沉加快、血小板升高, 表现为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均呈高水平表达;治疗中当病灶内病原体减少或被消灭时, 病灶中损伤、坏死的组织处于修复状态, 血液中α2-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随之减少, 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变缓, 因此表现为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降低或正常。

本次研究显示, 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病时不管病情轻重其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 表现为病情越重其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经治疗后动态监测其变化与病情变化关系显示,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升高则病情向不良方向转化,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降低则病情向痊愈或好转方向转化,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正常时预示病情痊愈或静止。

综上所述, 在临床上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血沉、血小板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可及时了解病情发展趋向, 为指导药物的应用、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22.

[2]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64.

[3] 唐巧.慢性盆腔炎治疗的疗效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7): 208.

[4] 李小平, 伍启康, 徐杰伟. hs-CRP测定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8, 26(5):597.

[收稿日期:2015-07-20]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慢性盆腔炎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