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2015-12-24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冯永年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案中心意识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冯永年

唤醒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冯永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自主阅读这个话题,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淡薄。要唤醒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教案为中心”为“学案为中心”。

自主阅读意识学生为中心学案为中心

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谈到阅读时认为:“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这些话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是学生爱读、多读,日积月累的结果,是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找到开启文学之门的钥匙。“学生有了这把钥匙,便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仓库和宇宙之宝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唤醒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与实践。

一、阅读教学现状

在实践“自主阅读”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次阅读方面的问卷调查,其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课前预习、课堂参与、对词句意思的理解与体会等。目的是了解学生对阅读的态度、方法、能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此次调查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较差。主要表现为:对待预习作业——读熟课文,近一半学生只读一两遍,也有个别学生甚至不读;至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更是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记住标准答案就可以了。

其实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问题或要求明确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完相关内容就坐在那里等待;在交流的过程中,只是一部分学生参与,甚至只有极个别学生参与,旁听的占据了大多数。为什么会存在这种问题?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就会在教育者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

之一: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购买《非常课课通》、《讲透教材》之类的教辅用书,目的是“减负”,让学生在预习时少读文,从中直接抄现成的标准化答案,且美其名曰:省力。

之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文字,而且在组织交流“感受”或“体会”时,有的教师一发现学生回答不着边际,不是引导、激励,而是另请高明或迫不及待地抛出自己准备好的标准化答案。

凡此种种,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阅读探究,而是照搬教案,学生阅读消极心理怎会不逐渐加深?试想,学生尝到了现成答案的“甜头”,还有谁愿意主动阅读。缺失了主动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会越来越差。同样,灌输式的阅读方式,也只会离“课标”的理念越来越远。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学生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其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课程标准创导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难以深入人心。大多教师只是在公开课上才让这种学习方式照面,但好多课对此学习方式也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实际仍行“教”之道。如何真正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呢?

关键是教师走出应试的圈子,明确教学的目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因此,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不能只考虑把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精神;不是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深度解读讲析给学生听,而是设计一个能让学生“自求得之”的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主动去品味语言文字,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唤醒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第3自然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环节:精读第三段。

(1)自读课文,完成练习。(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活动特点各是怎样的?)

(2)交流练习,随机理解词语。重点理解:“伸缩”、“反推力”(提示:运用演示、简笔画的方法理解词语)。

(3)播放录像,适当拓展知识,向学生介绍海底生物的活动方式。

(4)小结:借助表格,围绕一句说说海底动物活动特点。

2.变“教案为中心”为“学案为中心”。以学案为中心,更重要的是“……在非教学状态下(如在生活中),演习者在自然的、无意的习练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但我们必须清楚,以学案为中心不是让教师放任不管,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一知半解,甚至是错谬的地方,然后调整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文本。如在精读《槐乡五月》第2、3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开心中的疑问,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2、3两个自然段,找找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用“”画出来,然后再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为什么?学生经过认真地阅读,不仅至少找到了一两处与话题有关的语句,且按老师指导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如在交流中学生对“好客的槐乡孩子看到了,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的吃上一顿槐花饭”一句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这一学情,我就再次引导学生读相关的语句。终于有学生说,因为在五月,槐乡的孩子可以用家乡特产——槐花饭、槐花蜜来招待客人,他们为此而感到自豪。由此可见,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关注学情,导在关键处——学生的疑处、难处,这样学生不但习得了知识、能力,而且主动阅读意识也会逐渐唤醒。

事实告诉我们,教师只有从深度解读和过度讲析中解放出来,以实践为取向,以教为学,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才会觉醒。在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习惯、能力也会逐渐提高,为自己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案中心意识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乡愁导学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比例尺(一)”导学案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