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过童年的生活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积极开展服务性学习

2015-12-24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曹云颖吴杰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服务性经验儿童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 曹云颖 吴杰

让儿童过童年的生活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积极开展服务性学习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 曹云颖 吴杰

学校始终立足于儿童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以自我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和社会服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服务性学习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了“童年经验,60件小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的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探索和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简便易行的义务教育评价制度,引导学校、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综合实践课程服务性学习童年经验

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对纠正我们中小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的倾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经常被轻视,甚至被其他学科挪用、挤占,有名无实,未能充分发挥出课程应有的效用。分析其原因,教育功利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师的研发能力制约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开放性学习方式: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并从经验的反思中获得新知识,同时学生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服务性学习不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是一种有效的公民教育方法。

学校始终立足于儿童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以自我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和社会服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服务性学习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了“童年经验,60件小学生亲身经历的事”这个项目。下面笔者主要从项目设计的主题阐述、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设计框架、项目实施进度和项目愿景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项目设计的主题阐述

1.主题假设。

(1)经验孕育生命,滋养生命,童年经验是最好的生活教育、生长教育、生命教育。

(2)经验使儿童探索自然、亲近社会、理解自我。

2.主题描述。

(1)通过生活体验活动,形成体验式生活综合实践体系,整合家校、社区与地域资源,促进学生健康、自然成长。

(2)选择60件事是因为,希望儿童从一年级开始每年有机会经历10件对其成长有益的事情,六年累计下来就是60件事。

二、项目的设计背景

现今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而忽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重甄别证明而忽视诊断和改进。我们学校基于儿童,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做了一些符合校情的尝试与研究。

我们希望结合综合实践课程进行该项目的实施、探索和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简便易行的义务教育评价制度,引导学校、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项目的具体实施

学校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是在学业课程外(非学业课程)的。这个体系体现以下特性:实践经历中累积童年经验,操作活动中丰富童年体验。为了引导学校、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主要从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层面来着手。

首先,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低、中、高三个年段的题为“那些年,爸爸妈妈做过的事”的访谈记录样稿。这样的访谈记录不同于一般的调查报告,希望家长和学生一起配合完成,尤其是要求家长用心帮助学生完成。为了更好地传递访谈的意图,我们还贴心地对家长进行指导,给每位家长写了封信。信中,我们温馨提示了访谈记录的填写方式:低年级可以用词语来记录,中年级可以用句式,高年级则以叙事的方式。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设计样稿,希望为访谈记录的填写增加些趣味性。最为特别的是提到“为了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能够饶有兴致地讲给孩子们听”。要求家长“饶有兴致”地讲给学生听,不仅是为这60件事提供素材,更是希望家长在讲述时可以回忆起自己当年的童年经验……这样一来,访谈记录的填写就不仅仅是一项“作业”了,而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踏上的童年之旅。家长或许就会对孩子们的天真活泼,甚至是恶作剧多些宽容。

出于上述考虑,我们把老师聚在一起,也做了一份题为“那些年,你做过的事”的访谈。“翻墙”、“养蝌蚪”、“逃课采桑叶”、“在墙壁上涂鸦”、“烤梧桐籽”……教师在完成访谈的同时,记起童年趣事和囧事的那一刻,与学生引起了共鸣,唤起了老师对学生调皮和淘气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学生的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并请来家长志愿者进行汇总。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

我们请家长志愿者来汇总,是想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有的选择自己来完成,有的会在班级的qq群里进行讨论,有的则是三五人小聚,一起完成汇总。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很重要的,因为后续的一些活动都是需要家长积极配合的。

四、项目设计框架

框架共分三个板块,人与自然(探究、坚持、细心、求实等)、人与社会(亲和、合作、友善、秩序等)和人与自我(自我认知与自我悦纳等)。其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个板块分别从四个层面来设计,分别是家长做、学校做、伙伴做和自己做,契合了我们关于服务性学习的研究。

我们结合家长和教师完成的访谈记录汇总表,并参考了兄弟学校和国内外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初步完成了“童年经验,60件小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的初稿。

我们全体师生都有着共同的愿景:让儿童过童年的生活。

猜你喜欢

服务性经验儿童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经验
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的探讨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青海省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实施意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