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路径

2015-12-16耿恒考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摘 要】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有效落实“以学定教”,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灵活地调控自主与合作的关系,精讲点拨,不失时机地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总结感悟,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35-02

【作者简介】耿恒考,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江苏苏州,215021)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自主探究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之在探究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不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各自学习,而且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钻研、探索,再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小组内成员的共同探讨,凝聚集体智慧解决问题,少走弯路。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下面我就初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谈谈自己的探索和感悟。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有效自主探究的前提

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活跃学生思维、增进知识理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民主和谐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和保障。课堂的“和谐”不仅仅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气氛的和谐,更体现在教与学过程中各要素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和谐状态,如学生在课堂研讨活动中不要被座位所束缚,研讨小组可以固定,也可以是流动的、自由的。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借助教具和多媒体,通过声、光、色、形,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直观地、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情境有导入情境、教学片段情境、重要知识点的情境,不管是哪一种,都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常用的情境有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练习情境、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等形式。例如在导入“勾股定理”时,教师可用微课展示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场景,关注其会标,这既能让学生体会中国数学的悠久历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能让学生运用此图标较容易地观察出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勾股定理;再如利用几分钟动画展示高铁在沪宁城市间运动,感受速度y与时间x之间的关系,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又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时,提出“将特别大的一张纸对折后,再对折,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对折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已知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5×105km),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由此导入新课“有理数的乘方”;还如通过折纸感受身边常见的A4纸长与宽的比值为无理数■,体会生活与数学的依存关系;等等。这些情境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期盼,使他们自然地融入课堂的研讨学习中,也使学习活动轻松愉悦,逐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

二、灵活地调控自主与合作的关系是学生有效自主探究的关键

自主学习分布在课前、课中、课后。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新知、自学质疑,将收获和困惑在书上圈点勾画,带着问题和期待进课堂。指导学生课后独立思考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最好查看课堂笔记或回归课本,力求自主解决。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要关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价值,提高探究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教师应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要站在把握整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高度灵活调控课堂,需要学生静心阅读思考的就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就同伴合作探究,因此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首先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产生的疑难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或根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实现互助学习。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优化小组学习的效率。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互助,鼓励学生利用集体智慧来实现问题解决。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生生互助的局面,而不应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的兑现教案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可让各小组成员先分后合,有的学生从“一组对边或角相等”,有的学生从“两组对边或角相等”,有的学生则从“三组对边或角相等”分头探讨,然后再通过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得出小组的结论。最后,再通过组间展示辩论,达成共识,完善结论。这样就做到了时时交流、步步讨论、处处总结,使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师的“精讲点拨”是完善学生有效自主探究的保障

教师在课堂上真正讲的东西较少,更多的是灵活调控、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课堂上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且语言要少而精、少而准,真正实现“精讲点拨”。少讲解,就是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的一种期待,学生就会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当然教师不是一点不讲,而是要找准时机,把握火候,在什么时候讲、讲什么的决定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要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需要讲解时才讲,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才讲,在学生学习达到“渴望”的时候才适当地“启”与“发”。只有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这样教师就退到了最后一道防线,这才叫“精讲点拨”。教师“精讲”的是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拓展引申和学法指导,积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经验;“点拨”的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出错的根源,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出现危机和迷茫时指明方向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样的课堂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动车”而不是“拖车”,真正实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课堂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探究规律、总结经验。让学生学会联系、懂得类比,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整合起来,以解决新问题,生成新思维、新方法、新经验。例如在学习“分式的性质”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约分、通分来猜想新的结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释疑、勇于质疑,对课堂上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和问题要特别地注意,因为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给全班学生以警示,让大家去鉴别真伪,获得新知。千万不要担心学生的思路违背你课前的安排而完不成任务,要正确理解什么叫“完成任务”。我们的课堂应更多地考虑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创新精神等多方面因素的培养,要透过问题的表面查找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