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疗效与执行功能的影响

2015-12-12何孔亮刘晓林韦邦贵

安徽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利培阿立哌唑总分

何孔亮,刘晓林,韦邦贵,耿 峰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执行功能障碍严重的抑郁患者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1],而执行功能出现异常同样预示着抑郁的发生[2]。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发现[3]与利培酮相比,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阿立哌唑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以利培酮为对照组,采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患者评分观察,研究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

1.1.1 入组标准 (1)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次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发作诊断标准[4];(2)HAMD评分17项评分≥18分;(3)出现抑郁症状>2周,入组前未给予抗抑郁治疗;(4)受试者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1)脑器质疾病、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3)经精神科医生评估无法完成测试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病程、PANSS量表总分、HAMD量表总分和BRIEF-A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临床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临床资料的比较(±s)

分组 男/女 平均年龄/岁 病程/年 PANSS量表总分 HAMD量表总分 BRIEF-A 量表总分阿立哌唑组(n=30) 13/12 33.60 ±4.30 5.13 ±3.17 73.21 ± +4.92 24.11 ±2.43 127.35 ±26.43利培酮组(n=30) 14/11 32.90 ±3.90 4.92 ±3.34 72.14 ± +5.48 23.53 ±2.26 128.13 ±24.23 t/χ2 1.341 1.912 0.071 1.058 1.942 0.081 P 0.163 0.074 0.364 0.142 0.072 0.396

1.2 治疗方法 阿立哌唑组最初剂量为5 mg·d-1,依据病情逐渐加至20~30 mg·d-1;利培酮组为 1 mg·d-1,逐渐加至4~6 mg·d-1。疗程16周。试验期间不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情绪稳定剂及抗抑郁药。

1.3 疗效评估与质量控制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6周的最后一天,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的变化。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的变化,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治疗组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及BRIEF-A量表采用t检验;各时间点及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分项评分 药物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除阿立哌唑组治疗组第4周末阴性症状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利培酮组相比较,阿立哌唑组治疗4周后阳性症状评分、第8、16周后阴性症状评分和第16周后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明显较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利培酮组相比,阿立哌唑组第8、16周末HAMD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分项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分项评分比较(±s)

注:指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利培酮组相比,#P <0.05。

评分项目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 治疗后16周总分 阿立哌唑组 30 73.21± +4.92 52.33±6.78* 41.23±7.61* 36.75±6.93*利培酮组 30 72.14 ± +5.48 54.20 ±5.89* 45.07 ±5.88* 37.27 ±6.13*阳性症状评分 阿立哌唑组 30 23.16±2.81 18.91±2.44*# 16.59±2.57* 11.32±2.31*利培酮组 30 23.54 ±2.63 19.58 ±2.35* 16.78 ±2.28* 11.56 ±2.45*阴性症状评分 阿立哌唑组 30 20.14±5.34 19.07±5.18 14.44±2.19*# 11.21±2.11*#利培酮组 30 20.51 ±3.12 19.13 ±2.36* 16.87 ±5.14* 14.98 ±3.34*一般精神病理评分 阿立哌唑组 30 33.9±3.41 31.57±3.66* 27.39±3.66* 20.31±1.79*#利培酮组 30 32.91 ±3.67 31.63 ±2.79* 28.41 ±2.45* 23.37 ±2.77*

表3 两组患者间治疗后各时间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间治疗后各时间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比较(±s)

注:指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利培酮组相比,#P <0.05。

?

2.3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执行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利培酮组相比,阿立哌唑组BRIEF-A量表总分及各项评分(除抑制因子和任务监控因子评分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病程的一部分也可能由抗精神病药所致。抑郁不仅给家庭和本人造成烦恼,也使患者康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急剧降低。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发生在精神分裂症的各个时期。目前临床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治疗倍受关注。利培酮、氨磺必利等药物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阴性症状[5],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抗抑郁药来治疗,但合用容易造成副反应增多。阿立哌唑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5-HT2A和D2受体[6],研究发现阿立哌唑不仅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症状,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情感障碍及社会功能[7-8],同时较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较小[9],安全性较好[10]。执行功能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是个体在行为活动过程中,通过协调各种认知过程,从而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的能力,其主要受额叶的控制[11]。研究发现,前额叶区功能是抑郁症疗效的有效预测指标[11-12]。近期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执行功能障碍,抗抑郁治疗后执行功能可以显著改善,但即使抑郁症状达到临床痊愈,执行功能障碍仍长期残留[13]。本试验探讨了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

表4 治疗8周后两组BRIEF-A测验结果比较(±s)

表4 治疗8周后两组BRIEF-A测验结果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利培酮组相比,#P <0.05。

项目 阿立哌唑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8周利培酮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8周行为管理指数 56.4 ±13.5 47.3 ±11.2* 58.3 ±14.2 51.4 ±13.5*#抑制 13.7 ±3.3 12.7 ±3.1 13.9 ±3.6 13.1 ±2.9转换 12.9 ±2.8 11.0 ±2.1* 13.5 ±3.1 12.1 ±1.9*#感情控制 19.3 ±4.3 16.1 ±3.9* 19.8 ±4.1 17.5 ±3.3*#自我监控 10.5 ±3.1 8.9 ±2.3* 11.0 ±2.9 9.3 ±2.7*#元认知指数 74.2 ±16.4 65.1 ±13.5* 75.3 ±17.1 69.3 ±14.2*#启动 15.9 ±3.6 12.9 ±3.1* 16.3 ±3.8 13.7 ±3.5*#工作记忆 14.8 ±3.2 13.5 ±3.2* 15.3 ±3.7 14.6 ±3.7*#计划 18.5 ±4.1 13.7 ±3.9* 19.3 ±4.5 15.5 ±3.5*#组织 12.9 ±3.8 11.9 ±2.1* 13.3 ±3.9 12.4 ±2.7*#任务监控 12.5 ±3.5 10.1 ±2.9 12.6 ±2.8 11.1 ±2.4总分 127.4 ±26.4 112.7 ±26.4* 128.1 ±24.2 120.2 ±29.5*#

PANSS量表能较好地评估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分布、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能区别阳性症状群和阴性症状群对治疗的变化。而HAMD量表是目前临床上评价患者抑郁状态的常用量表,其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这两种量表来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况及药物治疗后的疗效。究结果显示两治疗组在各时间点PANSS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阳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与利培酮组比较,阿立哌唑组第8、16周末阴性症状评分及HAMD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本研究发现在阴性症状改善方面,患者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从第12周末开始阿立哌唑组疗效明显优于利培酮组;HAMD量表总分反映了患者抑郁的程度,两组药物对抑郁症状均有改善,但阿立哌唑组从第8周末开始明显优于利培酮组(P <0.05)。

另外,本研究发现阿立哌唑治疗后患者BRIEF-A量表的总分及各项评分(除抑制因子和任务监控因子评分外)显著低于治疗前,表明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经治疗显著改善,且阿立哌唑的疗效优于利培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早期使用阿立哌唑对抑郁的缓解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控制均有较好疗效,其临床价值较利培酮更有优势。

[1]Snyder HR.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broad impairments on neuropsychological measures of executive function:a meta - analysis and review[J].Psychol Bull,2013,139(1):81 -132.

[2]Knouse LE,Barkley RA,Murphy KR.Does executive functioning(EF)predict depression in clinic-referred adults?EF tests vs.rating scales[J].J Affect Disord,2013,145(2):270 -275.

[3]张 峰,王 江.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5):521-524.

[4]范肖冬,汪向东,于 欣,等 译.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ICD-1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7-78.

[5]张英辉.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安徽医药,2013,17(9):1587 -1589.

[6]刘 洋,李 敏,侯 悦,等.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选择: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2):3374-3376.

[7]叶志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2014,9(4):553 -556.

[8]王东平,卫世强,詹合琴.两种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8 -9.

[9]马达休,李永华,冉庆国,等.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40(34):3450 -3451,3454.

[10]蔡 军,刘 寒,朱 益,等.阿立哌唑治疗社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访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0):60-64.

[11]汤 浩,韩颖琳,韩 莉,等.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额叶执行功能的磁源性影像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11):1005 -1007.

[12]Pizzagalli DA.Frontocingulate dysfunction in depression:toward biomarkers of treatment response[J].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1,36(1):183 -206.

[13]谢蓓芳,方永年,王建林,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96-3298.

猜你喜欢

利培阿立哌唑总分
利培酮药物不良反应/事件277 例临床特点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糖脂代谢、肝功能及心功能影响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老年抑郁伴失眠和焦虑患者的治疗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