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妇女发生合并症/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12-12李竹冰

安徽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孕产合并症孕产妇

李竹冰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产科,四川简阳 641400)

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是影响孕产妇及其胎儿健康的一种不良临床表现,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相比较早时期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较高水平[1-2]。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死亡率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860例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有效改善临床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7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86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均为本市常住人口,孕周≥28周,且完成所有调查问卷。排除入院时伴有昏迷、神志不清、既往孕产史不详、无法完成相关调查以及伴有精神或智力障碍的孕产妇。

1.2 方法 将符合上述纳排标准的860例孕产妇纳入研究,采用《孕产妇个案调查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制作)由经严格培训并合格的医护人员分两次进行询问调查,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既往孕产情况入院后进行调查,本次分娩情况以及本次合并症/并发症情况则于分娩后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结果录入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则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的860例孕产妇中有120例孕产妇发生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其发生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症共有77例,发生率为8.95%,其中以妊娠合并性病、慢性高血压以及妊娠合并高血压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2.67%、2.56%和1.28%。妊娠并发症共有79例,发生率为9.19%,其中以重度子痫前期和轻度子痫前期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1.40%和1.28%。另外调查表中难以区分的合并症/并发症共有46例,发生率为5.35%,主要包括贫血、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其发生率分别为2.91%、1.86%和0.58%(见表1)。

2.2 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对调查表中涉及的内容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分别见表2、3。结果显示,年龄、流产次数、产检次数、本次终止妊娠方式、终止妊娠孕周以及胎儿数为孕产妇合并症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且产次为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而进一步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产检次数(少)以及终止孕程时间(早)为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保护因素,而流产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以及双胎次则为影响孕产妇发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另外产次是孕产妇发生妊娠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其生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与病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整和防治,任由发展则可能导致孕产妇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3-5],孕产妇发生急危重症与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为一致,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孕产妇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且极易发展为急危重症。本研究中的860例孕产妇中,有120例出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95%,其中妊娠合并症患者77例,发生率为8.95%,以妊娠合并性病、慢性高血压以及妊娠合并高血压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2.67%、2.56%和 1.28%。妊娠并发症患者有 79例,发生率为9.19%,其中以重度子痫前期和轻度子痫前期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1.40%和1.28%。另外调查表中存在难以区分的合并症/并发症,主要包括贫血、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共有46例患者,发生率为5.35%。因此,我们认为在妊娠期应着重加强对妊娠合并性病、慢性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子痫前期、贫血、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检工作,并给予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建立并完善城市乡镇的保健网络系统,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孕产妇高危评分的培训,提高其判断能力,以便尽早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实施重点监护或及时转诊高一级医疗单位进行治疗。

表1 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 孕产妇合并症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表3 孕产妇合并症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询问式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对纳入研究的860例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既往孕产情况、本次分娩情况以及本次病发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产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其结果后显示,年龄、流产次数、产检次数、本次终止妊娠方式、终止妊娠孕周以及胎儿数方面在是否病发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产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产次≥2次的孕产妇其病发妊娠并发症的机率也较产次<2次的孕产妇明显增加(P<0.05),提示上述几个方面可能是发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小、产检次数较多及终止孕程孕周较早为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共同保护因素,而流产次数较多次、既往剖宫产次数较多次以及双胎次则为影响孕产妇发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产次≥2次也是影响孕产妇发生妊娠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研究认为[5-8],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病发风险会随着孕产妇年龄的增长的增大。本研究中,<20岁以及>40岁的孕产妇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40.00%,均明显高于年龄介于20~30岁以及30~40岁的孕产妇(P<0.05),而30~40岁的孕产妇其发生率也较20~30岁孕产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与上述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对于年龄<20岁的孕产妇具有较高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女性尚处于青春期,其器官功能发育并不成熟,不完全具备生育的条件。而有调查研究显示,年龄≤19岁的孕产妇大多是由于偷吃禁果以致怀孕,而在此前提下往往逃避或拒绝进行孕产检查,加之缺乏相关的孕产保健知识,因而引发较高的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这也是产检次数<5次成为影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的原因[8-9]。

通过询问式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对纳入研究的860例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既往孕产情况、本次分娩情况以及本次病发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产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其结果后显示,年龄、流产次数、产检次数、本次终止妊娠方式、终止妊娠孕周以及胎儿数方面在是否病发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产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产次≥2次的孕产妇其病发妊娠并发症的机率也较产次<2次的孕产妇明显增加(P<0.05),提示上述几个方面可能是发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小、产检次数较多及终止孕程孕周较早为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共同保护因素,而流产次数较多次、既往剖宫产次数较多次以及双胎次则为影响孕产妇发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产次≥2次也是影响孕产妇发生妊娠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有研究认为[5-8],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病发风险会随着孕产妇年龄的增长的增大。本研究中,<20岁以及>40岁的孕产妇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40.00%,均明显高于年龄介于20~30岁以及30~40岁的孕产妇(P<0.05),而30~40岁的孕产妇其发生率也较20~30岁孕产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与上述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对于年龄<20岁的孕产妇具有较高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女性尚处于青春期,其器官功能发育并不成熟,不完全具备生育的条件。而有调查研究显示,年龄≤19岁的孕产妇大多是由于偷吃禁果以致怀孕,而在此前提下往往逃避或拒绝进行孕产检查,加之缺乏相关的孕产保健知识,因而引发较高的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这也是产检次数<5次成为影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的原因[8-9]。

终止孕程孕周37~41周作为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国内文献已有报道[10],报道显示,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是诱发早产的常见原因,而过期妊娠其孕产妇出现难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会随着妊娠期的不断延长而大大增加,因此本研究中妊娠期<37周以及>41周的孕产妇其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妊娠期介于37~41的孕产妇。

多胎妊娠成为临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多胎妊娠子宫增长较单胎妊娠快,且压力相对较高,因而具有较高风险的胎膜早破,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则极易出现感染、早产等并发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1-13],多胎妊娠孕产妇其病发妊娠高血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以及贫血的机率较单胎妊娠孕产妇成倍增长。因此,对于多胎妊娠应加强其孕产捡工作,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尽可能的避免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

由此,我们认为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尚处于较低水平,临床对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应加强相应的孕检工作,同时还应积极有效的开展病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高危人群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1]张 雁,燕 喃,题 晶,等.17例死胎原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54-55.

[2]朱红云,田桂锁,秦秀英,等.67例死胎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4):586 -587.

[3]艾永生,桂文武,孟江萍,等.4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应防治方法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5):1891 -1892,1894.

[4]江 林,李兴海,程桂凤.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2):67 -69.

[5]周晓瑞,卢家凯,陈 峣,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1):966 -969.

[6]李佐芬.产妇年龄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4):139.

[7]赵 丽.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1448 -1449.

[8]罗 冰,谢 芳.高龄与适龄初产妇妊娠结局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23):3598 -3599.

[9]易念华,张 艳,方为民,等.湖北省部分农村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04-3305.

[10]肖苑玲,潘石蕾,陈 炜,等.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2,33(23):3575 -3576.

[11]闫 莉,汪 云.11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515 -518.

[12]邹琴童,张文颖.9582例孕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6):974 -976.

[13]刘云华,胡杨珊.剖宫产率上升和剖宫产后并发症的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954 -955.

猜你喜欢

孕产合并症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为缺钙的孕产妇使用不同钙剂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对比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泉州打造孕产全周期健康保障服务
我在美国亲历无痛孕产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
孕产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