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基础音乐教育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2015-12-06许庆选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音乐

许庆选 陈 浒

(1.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2.福建邮电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8)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创造力培养是目标追求过程中的具体实践。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意产业越显重要,创造力教育与创造力技能也越发受到各界的重视,在教育领域中,各类学校都在追求卓越中求创新,各个学科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也随之备受重视。面对全球经济形态的改变,地球村逐步形成,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爆炸成为现实,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在21世纪初推出《创造力教育白皮书》,十余年来随着创造力教育实施方案的推进,大大普及了创造力教育理念的传播,大大推进了创造力教育实践的深入。在深化创造力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召集各界专家学者,为台湾创造力教育实施现状献计献策。鉴于台湾与大陆文化同缘这一特性,鉴于音乐是最具创造性艺术这一特征,将台湾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以得到启示与借鉴。

一、音乐创造力研究基本概况

对于音乐创造力的研究,最先始于国外各种音乐教学法实践探索之中,随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识之士在总结、借鉴、研究的基础上,把培养音乐创造力列入本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大纲中,从人才培养战略高度,成为政府的主张,得到法律的保障,致使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得到逐步升华,逐年提高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史贝里教授(Dr.Roger Sperry)的研究心得 “左右脑分工”论文,荣获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其实验证明,人的左脑是抽象思维的中枢而右脑是形象思维的中枢;美国心理学家奥斯丁博士(Dr.ornstein)又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发现:当人的左右脑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一边合作时,会使大脑的总能力效应增加5至10倍。而在“教育领域中曾经盛行的‘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在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越有学问。”[1]因而我国教育制度长期以来,过度偏重左脑方面的发展,诸如阅读、写作、计算、分析、逻辑等训练的教育方式。对于开启右脑方面的音乐、绘画、手工艺等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科目,即使有一定价值也是排在非常次要的位置。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所以廖乃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音乐教育工作者,引进德国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尔·奥尔夫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及其教学法;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坦倡导和建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学等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二十多年来这些教学法,教学理念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但是,这些理念能否被广大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这些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能否被正确理解,并用于教学实践,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研究音乐教育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主要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莉,她着重论述了音乐和创造的关系,音乐教育对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有中国音乐学院的冯洁,她评述来自二十七届 ISME的创造性教育理念和音乐创造性教育的定位,将音乐创造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提出音乐创造性教育的观念要更新等等;但对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思维机制所显现的独特创造性特征内质还未揭示;在音乐创造力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辨证关系方面,对推动全脑教育时代,音乐教育的作用尚未说明;对音乐创造力的测量和评估标准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实验。因而,通过研究国外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研究台湾在基础音乐教育创造力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丰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二、音乐创造力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提出,“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持发展、引领未来”成为中国政府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针,国家生产发展必须靠自主创新,而人的创造力是自主创新的首要条件,创造性人才的开发是教育的基础。当今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竟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已做好准备。为培养创造型人才,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艺术教育被写进联邦法律,通过立法程序,以艺术教育开发创造力。该法令认为,艺术作为核心学科教育,具有与英语、数学、历史、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等重要地位,《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在总结美国学校艺术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研制标准着重体现三点基本要求:1.具备国际竞争力;2.反映出最高水准的教育科学理论;3.其制定具备理论的基础和公开的程序。

在各项艺术种类中,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力的实践性学科。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和人类的繁衍与进步息息相关,与生俱来,是人类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日臻完善,逐渐走向完美。由于音乐艺术自身有其特殊性质,她的创造性价值伴随着创新人才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一)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思维机制显现其独特创造性特征

音乐的产生和乐音材料组合的全过程,无论哪个环节都包含着人类生动积极的创造性活动,都涵概人们对音乐的创造性感悟和欣赏。音乐是听觉艺术,她以活泼多变的音波为物质材料,随声源的振动而形成声波向空间传播;音乐是时间艺术,她以连续不断的时值变化为表现手段,有机组合不同时值长短的节奏,通过旋律、和声、织体、曲式等多种形式,在时间中逐渐展现一次性完成;音乐是形象艺术,她以独特的“动态情感形象”,创造性的揭示人的内心情感,通过音响展示人的内心世界中最细致的变化而塑造艺术形象;音乐是表演艺术,她以完美的艺术创造,通过歌唱家、演奏家根据曲作者提供的概貌和艺术框架,通过创造性的艺术表演展示,让观众领略到音乐艺术的美妙之处。就音乐创造力培养的思维机制来看,通过在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中创新,能进一步强化学习的欲望;音乐教学创新,能为学生提供有效地创造环境、创造条件和创造方法,能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能在创新求变的状态下,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种创造能力能迁移到其他各个学科领域,有利于教师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

(二)音乐创造力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辨证关系,证明了全脑教育时代需要音乐教育

人的智力应当是多维结构组成,左脑形成的逻辑思维与右脑产生的想象、直觉等形象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左脑意识层面形成的理性概括和科学分析推理等理性维度,同时也包括右脑产生的无意识层面的知觉辨别、类似性联想等感性维度。开展艺术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音乐创造力教育,通过似乎非智力的眼看、口唱、耳听、手动、四肢乃至全身运动,全面调动各器官协同活动,促进理性思维,激发感性思维,使左右脑在相互配合中协同发挥所长。

《全脑时代》是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七田真撰写的,他向世人展示当今时代因左、右脑的教育与利用不同所产生的种种社会现象,现实中导致了不同的人生经验。客观证明了人的创造力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美国是创造力教育的发源地,早在三十年代,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的人生经验,激励着一代人,致使美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和科技创新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台湾的教育改革更多地借鉴美国的经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学习借鉴中也存在如何本土化问题,台湾创造力教育方面先行一步,对其实施的效果评价显然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肯定,鉴于与大陆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促使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台湾基础教育阶段中对创造力培养和开发问题,进而得到启示,引以为鉴。特别是对台湾政府,大学院校和民间组织为协助中小学发展创造力的具体做法,值得引发思考。

艺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之一,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中都已经研究证明,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益于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台湾在创造力教育方面的实践性价值已经展现。

第一,从历史回顾纵向发展状况来看,台湾创造力教育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萌芽状况历经 50年,从初期试验阶段到扩大推广阶段,直至渐入成熟阶段,都展现了政府重视创造力教育措施。一是多次在宪法、教育基本法、艺术教育法等多项教育相关法规命令中确立创造力培养目标;二是系统全面地推进各项创造力教育发展计划,将创造力教育普及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长期与定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第二,从现实基础教育实践中看,台湾创造力教育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创造力的培养,重视在创造力教育理念上入手,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善于学习运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用于实践。从台湾的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功雄博士的研究成果来看,他四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众多中外经典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精心选择优质乐团为其演奏,形成能活化右脑、开启左脑的音响,应用于大脑的潜能开发。他“以尊敬的爱培育人类、善待自己,以美好的乐活化右脑、美化人生”的教育理念,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他创作的《爱和乐全能全脑教育音乐》,滋养着无数小生命,聪慧健康地全面发展。他在潜移默化中,从事着以经典音乐开启人类智慧的崇高事业。

(三)音乐创造力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推动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十多年来,原先单一智力观念已被现实中人类智力的多元性质所替代。在人类多元智力中,音乐呈现的是一种必需和根本的形态。音乐教育研究与脑神经科学研究的结合,推动着人们逐步认识到音乐教育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关于人脑的教育、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告诉我们:

人的左右脑有着神奇的分工,前者呈现出逻辑性思维的显意识能力,后者呈现出形象性思维的潜意识能力,凡是健康人,在出生后左右脑理应均衡发展,然而,婴幼儿时期若未能及时科学开发诱导,右脑则在六岁之后潜力将逐渐丧尽。右脑潜藏的超创造力、超记忆力,超语言力和超计算力等均将封闭,如不及早开发,必然将一直处于潜意识而逐渐消失。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偏重视语数英、理化生,却忽视艺术教育,致使中国在创造力教育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正着手研究人脑教育的实施开发和利用,相对于人类身体机能的第一次进化,开启右脑,运用科学教育将左右脑均衡开发利用,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形成全脑教育时代,过去左脑占尽优势的情形将改观,左右脑平衡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人类进入“第二进化”阶段的标志。

脑科学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开启右脑,音乐欣赏(听赏)对于脑能力的开发教育更为显著。如全美千万名高中学生七个年头的成绩标准化《学能测验》统计资料显示:

语文 445 442 441 438 437 439 439数学 479 481 482 484 483 485 488舞蹈 语文 437 433 432 431 430 431 432数学 468 469 469 470 469 471 473不学艺术美术欣赏语文 415 412 408 403 400 400 401数学 471 470 467 465 462 463 464全体考生语文 430 428 427 424 422 423 424数学 476 476 476 476 474 476 478

仅此一项科学的测量资料,就使人们在比较中看到不同的艺术教育手段作用于脑能力开启的不同效果。学习艺术与不学习艺术对人的智力提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以上统计资料还显示学习艺术的学生,特别是学习音乐欣赏课程的学生比没有选修艺术课程的学生,在统计数据的最后一年中,其语文成绩高出54分,数学成绩高出37分。由此可见,音乐创造力教育有利于促进左、右脑开发,音乐创造力教育有利于促进智力的提升。

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创造力应当如何测量和评估?关键在于看全体学生创造本能是否激发、创造机能是否开启、创造功能是否协调、创造势能是否提升。

按照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发现,50%的脑智力在 4岁时已经形成,人脑重量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形成,这个阶段的智力发展最为重要,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应适时向前延伸至当今的学前阶段开展。作为创造力培养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当珍惜学龄前儿童在创造力方面的开发。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实施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中,领略到先进音乐教学法的魅力所在,以唱、奏、动、听、想融为一体的音乐教学法,在实践中获得极大成功,呈现无穷魅力。如由广东教育行政部门曾经举办的一次“奥尔夫音乐之旅”培训实践活动中,台湾来的教授以魔术般的变幻,创造各种新的节奏型,调动学生所有的身体机能和各项感官,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培养幼儿的综合创造能力。归纳其音乐创造力的评估标准,一是在教学的目标理念上,能否以追求创造是教学的灵魂这一精髓为主导;二是在教学实践中,能否重视以“玩”的过程来感知音乐,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三是在教学基础训练中,能否以节奏教学的趣味为主导,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贯穿始终;四是在教学感知认识中,能否通过学习打击乐器的使用,激发孩子主动学习,渴望求知的探索精神;五是在教学具体过程中,能否努力挖掘,悉心培养每一个孩子的独创性和想象力,细心呵护孩子的创作勇气,激励孩子不言败、不气馁、努力塑造创造型人格。

三、音乐创造力教育的启示与反思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能力,是基础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探求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发生机制,开发人们创造潜能是当前对基础音乐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台湾基础音乐教育创造力培养课题的研究,得到启示,引发反思。

第一,台湾地区重视基础教育中创造力培养是全方位开展的。一是在指导思想层面上,由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启动一场深思熟虑的教育改革,从人才发展战略高度推出《创造力教育白皮书》,在理念提升上面向全社会,形成创造力教育的浓厚氛围。在创造力教育战略下实施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改革,在教育思想的转化,课程内容的规划,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二是在具体实践层面上,推进创造力教育实施方案,形成由政府、大学院校、民间组织三方面根据各自的职能所长,提出专门协助中小学发展创造力开发的培养计划。三是在各类学校层面上,从创造力培养的目标体系、创新理念、教学方案、教学实践、教学评估、教学标准等方面全面实施创造力培养计划,各自根据自己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各自提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和培训措施,收效明显。四是在学习借鉴层面上,台湾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行一步,把基础音乐教育与创造力培养融为一体,在相互促进中,全面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创造力培养,这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理念。通过对台湾基础音乐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从中学习、研究、借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提升创新理念的前提下,推动以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力求在改革目标上有所突破。五是在观念差异层面上,台湾较多地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创造力教育理念相对更易普及。如果对中西双方的艺术教育进行比较之时就会发现,中国的孩子学习艺术偏重技巧训练,而在发达国家中的艺术教育,则更注重让儿童本能地反应其独特的创新作品,技巧训练则是让儿童有愿望想充分表现之时而自觉学习。但在中国只有在培养技巧达到一定能力以后才独创,而此时由于长期的严格模仿训练,其想象力和独创性能力已经缺失,因而无法创新有意思的作品,正如廖乃雄先生所批评的“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学生当作杂技演员似的去训练,可能在表面上,在一段时间内看来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因此削弱了学生对音乐所具有的敏感和乐趣,甚至磨灭。这样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人类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2]而这种缺乏创造力的教育也体现在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题海战术、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使创造力教育在台湾更容易普及。

第二,反思当前新课程改革在基础音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这是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目标要求,也是当前我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重要文件,但就目前实践层面而言,新课程改革对基础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艺术”层面上,而真正重视音乐教育的创造核心价值,重视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尚未真正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创造力教育理念未能得到普及。尽管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中从“小三门”的地位有所提升,但还未被人们真正的感受到其应有的重视,理念创新未能真正落到实处。传统观念中,音乐艺术教育还仅仅停留在“美育”甚至是服务于“德育”的地位上,如果这些观念不打破,创造力教育仍将举步维艰。我省与台湾地区有着“五缘”的特殊背景,应当紧扣我国提出建设人才资源大国的目标,站在国际视野的背景下,系统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与实践,反思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状况,展开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探索,借他山之石,来破解难题。

第三,创造型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教育改革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各个学科,各个阶段教育面临着改革大潮的冲击,因此,促进学科建设,必须注重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深入研究。从培养人才创造力开发这一目标出发,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已进入核心课程体系,我国开展素质教育近二十多年来,对于艺术教育,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如何通过对传统音乐教育方式的变革,使其成为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的新兴学科,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基础教育层面上,开展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研究提供基础服务。创造力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为日后的创造力教育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善于以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对音乐创造力的结构、形成、发展、培养等问题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运用科学家对人脑研究理论成果,以我国当今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钱学森大师的世纪之问为题,联系实际,认真思考艺术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真正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要善于借鉴国际和台湾地区基础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创造体系,理清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辩证关系,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因为,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往往以发散性、跳跃性、顿悟性而产生,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就是在不同领域的大跨度联想中而激活;而科学家的逻辑思维,则需要进行严密的数学推导计算和严谨的科学实验验证,科学与艺术的碰撞点往往是创造性奇迹出现的地方,只有当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共同成为一体,才是最好的教育。

从创新教育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小学音乐教育,通过对传统音乐教育方式的变革,以推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基础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特殊性,挖掘音乐创造力的开发,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海峡经济建设与人才发展,加强理论创新,力求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服务,为新时期基础音乐教育的功能上给予重新定位。

[1]冯之竣.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廖乃雄.关于音乐教育观念革新的断想[J].中国音乐教育,199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1-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95/201401/163173.html.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音乐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音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