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式课堂的策略研究

2015-11-14张沪波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主课堂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张沪波

摘 要:“教什么,就学什么。”这不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初衷,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教学现状通过探究课堂,提出四个策略:让学生积极动手自主学习;改变思维,让学生带着思想自主学习;重组教材,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多样评价,让学生在不断地评价中自主学习,积极营造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式课堂,让学生从自主式课堂走向影响一生的自主式学习。

关键词:自主课堂;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51-03

美国的基础教育,很多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不存在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学习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很多的学习都是孩子自主式的学习。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完全可以引入这种理念,与其一层一层地教学生深挖技术,不如带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方法、寻找解决的途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只要我们营造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学习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要你学”为“我要学”,营造起一个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自主式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探究课堂,让学生积极动手自主学习

自主式课堂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尽量增加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探究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上课中,像这样的环节虽只是细处,但只有教师改变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才有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

比如在教了画图软件中的工具箱之后,如果想请同学们一起画一个圆月,教师会问:“同学们你们会画吗?”学生纷纷拿起鼠标,利用画圆工具画了起来,有的还用颜料桶倒起了颜色。

那如果是一轮弯月呢?这该怎么画?同学们又再次尝试了起来,有先画圆,再用曲线拉的;有画好圆月再用橡皮擦的;更有一些同学跟笔者的思路一样是用两个圆重叠的方法画出弯月。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几乎没讲什么,而是让同学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月亮,不说哪种方法是错误的,我们要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画画的乐趣。

如果此时把这个过程变学生自主探究为教师示范画,学生模仿画,虽然画得都是出奇的好,但少了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一下子就感觉乏味了许多。

策略二:改变思维,让学生带着思想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每个软件都有着它的生命周期,每种操作方法都会随着技术的更新而更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某个软件功能的教授中,只要能达到目标用什么软件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激起孩子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操作思维。

1.多说,让思想能迸发

平时的课堂我们都喜欢让学生上来演示,但一般的演示很少能听到学生表露出自己的想法,也就动动鼠标、键盘,最多加上老师在边上的讲演。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完美的演示,这演示已经狠狠地抛弃了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的思想,却被落实在了技术操作中。应该要让学生养成说的习惯,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根据他的想法又是怎么做的。学生既能操作,又能说出自己的操作思维,那才是自主学习的条件。

2.探讨,让思想有碰撞

思想难能可贵,而最可贵的还是在于让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进行互碰。比如:在教授《网上来鸿》这课时,笔者直接在课堂开始就问:“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电子邮件,要写电子邮件时,你们觉得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听起来这貌似与整个课的技术没什么相关,但这体现了整体的操作思想。孩子们一个一个想,一个一个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个一个的想法又在碰撞中不断地完善形成整个思想体系。

要写电子邮件必须知道对方的电子邮箱地址,知道了对方的电子邮箱地址还需要自己有一个邮箱账号,就需要申请,去哪里申请,怎么申请。整个一套思路就会在同学们的交流与探讨中逐渐清晰,至于接下去的操作,那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3.合作,让思想有落处

当探讨与交流过后,最后就是通过合作把自己的思想落实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为的是解决问题,为的是检验每个人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思想不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判定,在操作中学生们就已经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检验。不管对与不对,有操作思想的比只会技术的强,这也正是很多学生所缺少的东西。

我们的课堂需要模仿,但更需要有思想地学习,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会与同学交流,会与同学合作。只要有思想的碰撞,只要有带着思想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才是自主式课堂的开始。

策略三:重组教材,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

1.基础优先,为自主式课堂铺路

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在改变着大家的学习方式,成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学生来说,传授给他们网络学习的技能,就像是给学生插上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翅膀,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需去捕获知识的一个有力工具。像录入技术、网络搜索技术等基础,我们都可以优先考虑学习,为的是让学生能及时地自主应用这些技术,参与自己的课堂学习,为自主式课堂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任务驱动,为自主式课堂指向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总结归纳─完善创新”等过程来完成“任务”。只要有了任务,学生们就能在实际的任务驱动下带上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中与同学交流、探讨、合作完成操作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通过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任务驱动中,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任务成为学生们在课堂中自主式探究的指向。

例如,在教授“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这一内容时,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老师可将所要教授的内容设计为“母亲节,制作—张贺卡给自己的妈妈”这一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堂课都紧紧围绕着如何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进行,在操作、发现、尝试、创造的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而老师只是整节课的引导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3.综合任务,为自主式课堂引领

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其实相互之间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但很多的课、很多的教学目标,都可以通过布置一个跨课、跨单元甚至跨学期的综合任务来实现。有了任务、分工和进度的监督,教师只要开放信息教室,提供足够的时间,为学生们做好服务工作就可以坐享其成。

如:在讲授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3册(五年级)中的Word内容时,笔者采用了完全独立的综合任务进行教学,在布置任务时学生们对Word的认识不多,而此时笔者布置综合任务时,要给学生很大的空间。其难度要与学生们的能力直接挂钩,要与学生们的信息思想相联系,不能布置学生们根本不能实现的任务,不然没什么意义。

下面为教师布置的一个综合任务:电子报刊制作合作单

任务目标:收集整理各类素材,用Word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并对电子报刊进行美化。

要求:A4纸;左右页边距为2cm,上下边距为1.5cm;报头要求使用艺术字设计,醒目漂亮。

分工表:本次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请按照下面的分工填写分工表。

任务:(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完成)

(1)组内讨论,确定电子报的主题;

(2)根据确定的主题,每个组员搜索1-2篇相关的文章,字数要求精简在400字以内,字体为宋体,字号5号,并要有确定的标题。

这样的任务直接交给学生,学生们通过小组分工,一起讨论,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学习Word,网络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途径。

有些学生早就通过百度学习Word如何设置页面、如何制作报刊、如何插入图片了……难度虽大,但给足学生空间、时间,这并不是难事。学生们就能完全沉浸在自主的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学习的主人。

4.外接任务,为自主式课堂添彩

应用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们为老师、同学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为中队课做课件,帮助同学录入文稿,为同学查找资料等外接任务。

有了应用,就有了为用而学的动力,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应用机会,让应用激发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为信息自主式课堂添彩。

以用促学的课堂教学,让教材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它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由于应用的需要促使着学生们不断地进行学习,计算机已经成为学生们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他们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普遍提高,各种软件操作高手也层出不穷。

策略四:多样评价,让学生在不断评价中自主学习

对于信息技术的评价,一般以结果评价为主。但这样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还受到其它众多因素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极大的空间,信息技术又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工具与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关心结果,必须关注于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必须多样评价齐头并进。

在自主式课堂中,我们同时关注的是创作过程、学生在自主式课堂中学习的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跨课时、跨单元完成的综合任务,我们要对完成的每个过程性的作业进行评估,要对整个团队的能力进行评估,从更多的层面去了解学生,在自主式课堂中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确实有难度,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解决。

多样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是自主学习的源动力。

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式课堂的营造,还得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思想及基础能力,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创设相应的情境,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从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式的“源动力”。

我们同样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学习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老师、教材和课堂是不可能教他们所有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必须能从自主式课堂走向影响一生的自主式学习。

参考文献:

[1]袁标华.浅谈信息技术课中学习任务单的应用[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367d40101a9hh.html.

[2]朱红霞.对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研究[DB/OL].http://www.5ykj.com/Article/xslwwjws/92526.htm.

[3]罗雪莲.小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式课堂的实践[D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sjmJ2bS3n3UkRksXnamASLHey3yqejkIDmGbxAb58SZLjEhIQ7ylmOFssj86sGjLWKp_X_Cb6pE2xB5r_Nu6g8MhijXMb9V6enK bgcYEH13.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自主课堂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与实效研究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