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元包容与文化独立的重要性

2015-10-21白雪静

艺术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传承

白雪静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一个时代命题,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和长远的视角来看待。文章从话剧《伏生》谈起,延伸至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并探讨了在此过程中文化多元包容与文化独立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  多元包容  文化独立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交流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下,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家话剧院的话剧作品《伏生》讲述了秦时儒学大家伏生为使儒学逃脱“焚书坑儒”之害,将儒家经典《尚书》全部背诵而使儒家文化得以保存的故事。该剧通过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加工,探索了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人文内涵与精神要义,古今呼应因而更引人深思。它提供了一种纵向的视角,使我们从历史的维度更容易看出,文化传播的前提是完善的文化传承基础上的不间断的文化重塑,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立性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符合主流价值精神和时代需求特征的国家文化才能广泛传播,葆有活力。

一、文化传承和有效重塑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没有长期的传承就没有文化本身的丰富内涵,更无从谈起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发展至今已有5000多年,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派系。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和世界,也仍影响着当代中国和世界。在话剧《伏生》中,以伏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李斯为代表的道家不过是中华文化中的代表,两家学说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了社会统治的上峰,对中国朝代更替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影响,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文化传承的主体,但在不同的政权环境和历史时期下,这些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又可能互相排斥,在主流文化重塑的过程中面临流失的风险。秦朝时道家盛行,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文化劫难;汉朝时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样对文化传承的完整性造成了伤害。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趋向都可能发生变化,大多时候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文化形态都会遭遇存在危机。无论如何,尽可能地增强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对保存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传播能力都至关重要。随着时代发展,文化始终处于传承和重塑过程中,而传承的完整性和重塑的有效性影响着文化传播的内在潜能。现时代中国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的文化理念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同时又结合时代精神的文化重塑,这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判断和评价文化傳承的完整性的表征之一是文化的多样性

包容多元、保持多样才能增强文化的容量,才能维持文化重塑的生命力,创造文化繁荣。不同的意识流派共存,才能保持文化发展的生命力。秦始皇毁灭儒学给伏生带来痛苦,使其忍辱负重,苟延残喘,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伏生依然感到绝望和愤怒,因为他明白,百家争鸣才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才是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从经验上看,文化多样带来繁荣和发展,文化单一带来停滞甚至倒退。“文革”时期我国文化产品和流派趋向单一,致使一定时间内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破坏。这种文化多样性破坏的极端情形造成的影响深远,经济发展可以迎头赶上,而文化流失很难追回。这也是为什么当今国际环境下文化包容和信仰自由占据主流的原因。当前,美国在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上都处于世界前列,这与其国家秉持的种族平等、言论自由和文化多样的社会政策分不开。若没有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包容的社会机制,美国大片和美式电视剧无法持续输出占据市场。

三、文化的多元还包括文化传承主体的多元化,人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体,要在适当的社会机制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制度化建设保障文化传承的完整性

文化传承要靠人实现,人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一个成熟的社会体制应当能够包容不同种族职业、个性特点、价值观念和政治抱负的文化人群的存在,这些不同的人群正是丰富文化多样性的承载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活跃力量。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破坏重大,长远来看,对其国家文化发展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

表面上看,伏生依靠自己的个体觉醒和英雄主义行为保全了儒家文化不被毁灭,实际上,儒术在经历秦始皇的屠戮后,经他个人记忆恢复的儒学内涵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失,而且儒术之所以能够得以恢复,因为后代政权文化偏好恰是儒家学说。因此,在社会框架下充分运用体制力量,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机制,才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根本。政府应制定宽松而细致的文化政策,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健全的文化组织网络,在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都建立起稳定有效的承载机制,确保文化传承和传播不因个体和偶然因素而发生震动。

四、政府行为能够保持文化的精神独立性,是更有效的传播手段

一方面,政权宣教和推广可能会诱导文化发生改变,削弱文化精神的独立性,影响文化传播的生命力。儒家学说讲求秩序和等级,佛家学说推崇克己和忍耐,这些有利于政权稳定的文化意识都在某些封建朝代获得了支持和推广,而在这一由政治性力量主导的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往往被“精挑细选”,已经丧失了其发展的独立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伏生时代的儒学不论是被秦朝废弃,还是被汉代选用,都是儒学文化发展的桎梏。另一方面,文化传播政治化会影响群体接受,造成文化误解。如有的西方民众不喜欢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与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判断有关。中国文化可能会被国外受众群体戴上有色眼镜进行判断,形成文化传播的障碍,尤其是当今仍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中国缺乏了解,对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前。因此,增加文化传播的非政府渠道,丰富民众行为,促进民间交流是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应当继续放宽对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民间行为的限制,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通过市场化和公益化的手段,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活力。笔者认为,在对中外团体活动、学术交流、高等教育合作和商业演出等项目的管控上,仍有放松和发展的空间。

五、多元包容和保持独立是文化传播的内在要求,要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还要把握当下传播的时代特征

文化学者黄会林提出了“第三极”的文化理论和主张,为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下的中国文化传播树立了方向,也为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和独立性与传播的世界性相结合提供了思路。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是传播发生的前提,而把握时代特征、利用传播规律、丰富传播途径就是传播实现的保障。既要把握文化传播的内在特征,提炼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有选择、有顺序地向受众进行推广,也要把握文化传播的技术特征,充分利用包装、媒体和网络等传播媒介和手段,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累与实用效应相结合,增强受众的接受体验。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一个时代命题,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和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传承与传播有不同的使命,在当前,这种使命就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力增强而来的现实要求。但在任何时候,文化传播的前提都是良好的传承,而其传播的内在动力就是来自多元包容和文化独立的精神内涵,这也是促进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文化传承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