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创新家庭养老模式探讨

2015-10-21赵戈萍

2015年30期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

赵戈萍

摘 要:21世纪,我国进入了老龄社会,作为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我国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社区是除家庭外老年人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具备人力、无力、和区域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

所谓养老模式,是指为解决老年人养老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的养老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养老方式和方法。一种养老模式的形成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等决定的。

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经历了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形态。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理论

1.机构养老,是指社会养老机构以国家拨款、社会资助和老年人自备作为经济来源,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如福利院、敬老院、护理之家等,向老年人集中提供生活照与精神慰藉,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为老年人全方位的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等服务,除了满足老人在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外,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会参与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机构养老即省时省事又省心的特点使得老人与子女很好的解决了养老问题,实现了双赢。

2.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等,主要形式有社区日托和上门服务,引入专业化养老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居家养老,不但满足了老人对亲情的需求,而且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构养老亲情缺失、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无需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可以通过对社区已有资源进行整合;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针对老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且方式灵活多样。

二、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问题

1.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居家养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实现福利社会化的意见》,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从2008年起,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显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各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虽然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如:

第一,综合化与专业化相结合一些社区依托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建立了集医疗保健、生活照顾和发展性福利于一体的各种综合化的老年服务。

第二,公益性与低费性相结合。针对特困老人、高龄老人及残疾、孤寡老人,我国部分社区组织起互助团体和志愿者队伍,为这些老人提供了做饭、购买物品、清洗衣物、应急呼救等福利公益性服务。

第三,居家与社区相结合。一方面提供各种形式的上门的“菜单式”服务,或者建立“白天入托,晚上回家”的日托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机构照顾。

2.我国社区居家養老存在的问题

①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政策不完备

社区居家养老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许多养老年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无法可依。在制度方面没有一套健全的体系,同时社区居家养老的非营利性使很多人不愿意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这时就需要政府出面,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吸引投资,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少之又少。

②社区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意识薄弱

当今社会上的许多组织、团体、个人没有认识到开展和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性和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以社会为主的养老职能正在慢慢取代以家庭为主的养老职能;没有认识到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对社区居家养老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方面的突出作用的认识不清,服务奉献意识薄弱。

③政府职能不清,政社不分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尚处在建设过程中,总体上还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带有鲜明的行政管理色彩。在具体的工作中政府还存在职能缺位现象,从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政府的支持度不足,例如社区养老机构在成立时本应该享受政府提供的便利,享受优惠政策,但实际却由于其非营利性受到了更多限制。

④资金短缺,来源管道单一

就目前来看,我国社区管理的资金来源十分有限,主要是政府的资金拨入,缺少来自于社会(企业投资,慈善捐助、个人投资)的资金。若依靠目前投入的资金根本不可能提供全面的服务,更无法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⑤社区服务机构的设施不完善,规模不合理

国社区居家养老初具规模,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需继续拓展。机构设施的配置还很不完善。我国现存的老年服务设施设计缺乏对老年人生活习惯的考虑,不仅实用性、适用性较低,而且服务设施种类少,不够齐全,特别是医疗服务设施十分欠缺,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

针对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在法律、制度、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一是政府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和老年社区建设的立法,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以保障社区养老机构的建立与运行;三是政府要从宏观上把握社区居家养老的方向,通过政策鼓励社区完善养老服务功能。

2.加强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研究,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研究十分必要。首先,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来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研究,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地分析其内在的规律,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其次,要转换思维,改变传统养老观念,宣传新型社区,让居民对现代社区有更深的认识。最后,政府、社会要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让更多的子女关心自己的父母。

3.明确政府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定位,政社分开

政府和社区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两个重要角色,其职责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不能多头管理,否则会造成权责不清、管理混乱。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政府应退出社区老年服务的生产领域,将角色转换为养老服务的推动者和监督者,充分发挥在社区居家养老建设过程中主导作用;二政府应重新审视正视自己和社区的关系,认清自己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三政府应当把属于社区的职能归还给社区。

4.拓宽筹资管道,形成多元化投资发展机制

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集资为辅的多层次的筹资机制。一是政府应适当扩大社会养老资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投入比重;二是改变传统的项目拨款,将包括社区养老在内的老年保障金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每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算,保证资金的充裕;三是为老人提供相关福利补贴,各地民政部门每月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经济补贴;四是国家可建立动态补贴机制,根据老人需求的变化,依据经济形势的变动适时调整补贴标准。

5.完善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尤其是医疗康复设施

老年人养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设施的完备合理程度,特别是医疗康复设施的配置。要做到:一要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要全方位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需求,设计、配置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服务设施;三要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体的老年医疗设施、医疗队伍的建设;四要引进必要的医疗设施,建立社区急救中心,鼓励大型医院在社区开设医疗卫生服务点,鼓励专业的医护人员到社区来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患病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
英国社区养老照顾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析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南昌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