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09-11郑丽华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临床疗效

郑丽华等

[摘要]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经验。 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分。 结果 两组的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相当,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焦虑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抑郁症;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30-04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者可产生自杀倾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1]。临床治疗抑郁症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等[2]。西酞普兰是常用的SSRI药,临床应用多年,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轻微。艾司西酞普兰是新型5-HTSSRI,是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其对5-HT再摄取抑制的作用居SSRI首位,且对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α受体无明显的抑制作用[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尚不十分明确,其与西酞普兰的疗效也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18分,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患者;排除严重肝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药物过敏史患者;排除入院前一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1~48岁,平均(34.71±13.66)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2.21±1.76)年;HAMD-17评分18~26分,平均(22.01±3.87)分。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4~46岁,平均(34.45±12.10)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36±1.79)年;HAMD-17评分19~27分,平均(23.12±3.67)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HAMD-17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先进行为期1~7 d的药物清洗期,对照组采用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丹麦灵北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457,规格:20 mg×14片)治疗,初始剂量为20 mg/d,晨起服用,治疗2周后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40 mg/d,治疗4周后维持当前剂量不变。观察组采用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165,规格:10 mg×7片)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d,晨起服用,治疗2周后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20 mg/d,治疗4周后维持当前剂量不变。治疗期间不应用其他抗精神药物,两组均治疗6周。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 以HAMD-17减分率评价临床疗效,HAMD-17减分率(%)=[(基线得分-治疗后得分)/基线得分]×100%。痊愈:HAMD-17减分率≧75%;显效:50%≦HAMD-17减分率<75%;有效:25%≦HAMD-17减分率<50%;无效:HAMD-17减分率<25%。计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其他疗效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患者的焦虑症状,HAMA共14个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0~56分,得分越高,焦虑症状越明显。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0~7分的8级记分法,总分0~7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3.3 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包括行为毒性、化验异常、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及其他,共6个项目33个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不良反应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HAMA、CGI-SI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HAMA、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TE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严重者可产生自杀倾向[5]。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和运动抑制是抑郁症患者的三大主要症状,由于患者长期情绪低落,导致悲观厌世心态滋生,产生自杀念头,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与正常人无异,因此,自杀念头一旦付之于行动,很可能自杀成功。据报道,与一般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20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6]。

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临床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5-HT SSRI、MAOI、NRI、TCA等[7]。研究[8-9]认为,活性成分的单一化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因此,消旋体药物的单一异构体成为了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西酞普兰是常用的SSRI药,临床应用多年,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轻微。艾司西酞普兰是新型5-HT SSRI,是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其对5-HT再摄取抑制作用居SSRI首位,且对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α受体无明显的抑制作用[10]。国外研究[11-12]多认为,与西酞普兰等传统SSRI药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更好、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更少,尤其适合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但国内魏新贞等[4]对6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治疗,结果发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相当,且在焦虑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亦无明显差异。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尚不十分明确,其与西酞普兰的疗效也存在争议。

本研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西酞普兰治疗的对照组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后HAMA、CGI-S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和治疗后TESS总分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与西酞普兰相当,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其他精神症状,不良反应轻微,可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对5-HT选择性更高,更能增强5-HT能活性,且对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α受体无明显的抑制作用[13-14]。但本研究未观察到与西酞普兰治疗的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偏少、研究结果存在偏倚、入选患者症状较轻、服药剂量偏低等,另外,可能治疗效果还受不同地域人群的影响[15]。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和病情程度,不良反应轻微,可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但两者优劣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控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世茹.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识别与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77.

[2] 范穗强,孟春想,洪雨,等.中青年与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7):56-59.

[3] 高金松,宋学勤,庞礼娟,等.坦度螺酮联合SSRI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5):279.

[4] 魏新贞,王新福,李炜青,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4):289-290.

[5] 罗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54-154.

[6] 李霞,谭洪华,王树峰.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1):82-83.

[7] 谷岩,姜涛,郭建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45-449.

[8] 王新法,吴焕,娄涛,等.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随机开放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3):196-199.

[9] 许志平,唐立岩,宋志文,等.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醒觉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变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2):938-940.

[10] 张清荷,钦松.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9-51.

[11] Adamson SJ,Sellman JD,Foulds JA,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combined citalopram and naltrexone for nonabstinent outpatients with co-occurring alcohol dependence and major depression[J].J Clin Psychopharmacol,2015, 35(2):143-9.

[12] Li H,Li T,Li G,et al.Citalopram and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pooled analysis of 3 clinical trials[J].Ann Clin Psychiatry,2014,26(4):281-7.

[13] 刘秀玲,刘艳艳.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4):69-70.

[14] 郭家梅,曾可斌. 中国人群抑郁症自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12):1495-1499.

[15] 张喜燕,杜亚松.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6):380-384.

(收稿日期:2015-03-04 本文编辑:李秋愿)

猜你喜欢

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临床疗效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