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5-09-10张明方

考试周刊 2015年102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体育问题

张明方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在小学教学中被赋予了更多责任和使命。对于小学生来讲,体育教学不仅能够达到增强体魄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塑造性格。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应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热爱体育,并主动加强体育锻炼。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兴趣培养 问题 策略

近年来,国家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体育教育一改传统的被忽视的地位,在教学中受到极大关注和重视。诚然,强国须先强军,同样的道理,国家的富强民族文明,首先需要国人有较强的体魄,这样才能使国家的发展和改革蒸蒸日上。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从小让学生培养爱运动、好运动的心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喜好、兴趣都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构建适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未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相比较任何其他一门学科而言,小学体育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为,体育锻炼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完成的,而不是教师长篇大论体育理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不利于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构建适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单一成为绝大部分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单一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需求,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实际教学内容之间的脱离,从而削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3.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

体育课堂是最适合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课堂。主要在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及教学场地的空间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参与度。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也没有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和发展,因为体育课程并不是考试中的重要考试科目。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严重阻碍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动力形成。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过于狭隘,很多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体育锻炼”。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够全面和科学的。教师的体育课堂,不应当仅仅是跑跑步、做做运动就可以了事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及情感体验应当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关注的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过于空白,则势必会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形成开放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再局限于固定模式,而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也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的小学生和传统的学生已经有较大差异。由于这些学生从小接触的现代化的思想较多,很多学生有了更加明显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3.完善教育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的方式往往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例如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考核就是其中一种。新课程改革理念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在教学中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体育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快乐体育”的终身学习理念,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热情,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历红.体育游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元条件”——由一项实验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2(8):15-17.

[2]高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J].科技信息,2011(22):679.

[3]张红.如何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学周刊,2011(21):190.

[4]包玉书.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48-149.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体育问题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