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联系 厘清脉络 提炼方法

2015-09-10朱国平崔琴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锐角三角等腰三角四边形

朱国平 崔琴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能依据图形的特征沟通各图形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沟通,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并从中领悟整理知识的方法。

3. 体会分类、集合等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点明课题,引发回忆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线和角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整理和复习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二、分类梳理,构建联系

(一)引导整理三角形

1.从“角”的角度整理

(1)出示:

师:如果在这个锐角上再添一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想一想,可以围出哪些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生: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课件演示,黑板贴出三类三角形)

(2)出示:

师:如果在直角和钝角上也添一条线段能围出什么三角形呢?在头脑中画一画。

师:为什么直角和钝角只能画一种三角形,而锐角能画三种呢?

师生小结:应用了三角形内角的特点,由于内角和是180度,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大角的类型决定了三角形的类型。(板书:内角和180度,至少2个锐角)

(3)三角形分类

师:三角形按角的特征分类,有这样三类,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关系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板书如下图):

(设计说明:复习课教学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优质的教学材料能迅速勾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本环节从“在角上再画一条边,能画哪些类型的三角形?”开始,引出按角分类的三类三角形,通过对不同角画出三角形类型的辨析,学生自觉应用了三角形角的特点。学生的思维也在这 “回忆—应用—整理”的过程中被调动起来。)

2.从“边”的角度整理

师:刚才我们从“角”这个角度整理和复习了三角形,那如果从边的角度去分析,该怎么去研究呢?

出示:

师:哪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并想象一下它的形状,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1:可以围成等边三角形,用三根3厘米的小棒。(黑板贴出:等边三角形)

生2:还可以围成等腰三角形。(黑板贴出:等腰三角形)

师:用哪几根小棒围成等腰三角形?

生3:(4,4,3)、(3,3,4)和(4,4,6)。

生4:还有(3,3,6)。

生5:这个不行,因为3+3等于6。因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板书:a+b>c)

生6:拼出锐角三角形,用(3,3,4)。

师:你能确定吗?

生6:我觉得可能性很大,但不能肯定。(课件演示结果)

师: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确可以判断它的类型,但这要等到初中再学习。

师:刚才有同学能根据边的长度估计出它的类型,请你想象一下(4,4,6)和(4,4,3),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生7:(4,4,6)的形状有点矮,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生8:(4,4,3)的形状有点高,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结果)

师:刚才拼的三角形都是特殊的三角形,有没有围出一般三角形的?

生:(3,4,6)可以围出一个普通三角形。(生说明理由)

师:能否围成三角形的依据是什么?

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三边关系)

师:三边的长度确定了,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课件演示),所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谁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板书:稳定性)

3.整合三角形的关系

师:如果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放进这个关系图里,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学生出现两种方法,如下图

方法一                                 方法二

(注:大圈表示等腰三角形,两个小圈表示等边三角形)

师:这两种画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生1:都找到了锐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生都同意)

师:这两种画法的不同点呢?

生2:因为有些等边三角形是等腰的,有些不是,我觉得方法一是对的。

生3:不对吧!等边三角形一定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我觉得两个方法都不对。

生4:应该把等边三角形放在等腰三角形中属于锐角三角形的部分,因为等边三角形既是等腰三角形又肯定是锐角三角形。(黑板画出圈)

师:这样画既能看出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关系,又能看出它和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看来找到正确的位置挺不容易的,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

4.整理方法回顾

师:刚才从哪些方面整理和复习三角形的?

师:从三角形的角、边入手,复习了它们的特征,理清了它们的关系。这也是复习平面图形的一种方法。我们能不能用这样的复习方式来整理整理四边形?

(设计说明:本环节学生再次经历从“边”的角度“回忆—应用—整理”三角形,能促使学生形成复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本方法,即从图形的特征入手厘清图形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种分类方法是相互独立的,本环节却进行了沟通,尤其在“等边三角形该放什么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辨析中逐步明确应从整体上思考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整理四边形

1.自主整理,出示要求。

师: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想一想它们的特征?画一画它们的关系图。

2.有选择进行评价。

3.再次修改关系图,形成如下板书:

4.根据关系图,回答:

(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板书:平行)

(2)为什么说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板书:垂直)

(3)正方形为什么是特殊的长方形呢?

5.小结。

师: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互相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它们都属于特殊的四边形。

(设计说明:本环节从“边”和“角”的角度整理四边形,在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中应用整理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在辨析中明确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三)简单整理圆

师:在小学里,我们除了学习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还学习了哪个图形?

生:圆。(板书:圆)

出示问题链,回答:

1.圆和这些图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曲线图形)

2.圆能分类吗?(不能,形状是一样的)

3.圆有什么特征?(半径、直径及相互关系,圆周率,对称性等)

(板书:半径—大小    圆心—位置)

师:三角形由三条边围成,边的特点决定了三角形的类型,四边形也是如此,但圆的大小是一条半径决定的,形状也是唯一的。

三、回顾小结,提升认识

师:这节课咱们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了整理,我们是怎么复习的?

师: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组成什么图形?4个呢?(出示下图)

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图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可以通过这些联系去推导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本课总体构想】

复习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一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二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复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的能力。而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教师对复习课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设计。

一、复习的目标需有层次性

复习课不仅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理顺认知脉络,更深层次的要求就是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课中可以提炼出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知识层面,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串联成线;另一条“主线”是方法层面,让学生领悟复习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复习能力的形成。

二、复习的材料需找准切入点

本课复习的知识点分布范围广,学习跨度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我们认为找准复习材料的切入点尤为重要。在本次课中,我们选择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维度进行整理和复习,并按角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进行了沟通,在自主整理四边形的过程中则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边和角作为图形复习课的切入点,让整节课的线索清晰、层次递进,用“点”的知识为牵引,实现了“面”知识的梳理,从而提升了复习的有效性。

三、复习的方法需提炼和应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课在复习的方法上遵循“回忆—应用—整理”的教学模式。在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开放性的教学材料充分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梳理知识,引导学生提炼和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并加以应用。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收获的是知识,其复习能力也得以提升。

(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313000)

猜你喜欢

锐角三角等腰三角四边形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锐角三角函数》拓展精练
四边形逆袭记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三)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一)
趣谈四边形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与两个正切、余切恒等式相关的锐角三角形等效条件及其应用
一个基本模型的运用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