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5-09-10李洁

考试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激发兴趣教学改革

李洁

摘 要: 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中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激发兴趣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并且成为一个重要途径。学生进行成功学习的诸多因素中,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始动力究竟何在,这是成功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关键之一。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反复思考,我认为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在于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教育与信息的关系密切,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手段的更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语文是语言课程,语言课程偏重于形象思维,更适合多种媒体的参与,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多媒体技术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多媒体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必须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在学习戏剧单元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特点,结合戏剧语言的特点,设计了预习、讨论、品味台词、欣赏修正、再品味的教学模式,完成了现代戏剧单元的学习。特别是学习老舍先生的茶馆时,这种教学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利用媒体点播功能,播放音视频片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音视频片段的播放,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堂内容的描述场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印象。比如我在教学《岳阳楼记》时,首先放出整个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国画,再配上《二泉映月》的曲子,学生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感受到了湖光山色的优美。对于优美的抒情散文,我一般选用自然风景方面的图片和优美抒情的钢琴曲设计课件的封页。另外,在进行《校园之美》的说明文训练教学时,我将“校园的美”概括为“整体之美、古朴之美、角落之美”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美,各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制成多媒体课件,既有极强的概括性,又直观形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直观的效果,课堂气氛不再枯燥。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多媒体电脑技术以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手段,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画同步,视、听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中学生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如身临其境,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中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惫,也能调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多媒体教学在体现的艺术性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因为多媒体教学是综合多种教学手段的,那么它所传递的内容就不是单一的,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学内容外,还有其他方面,比如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传递信息,给予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简化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从而简化学习重难点。中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比如对一些诗歌,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中,最后要学以致用,掌握如何欣赏诗歌。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些词,以及描绘出的情景,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已用不着我再怎样解释,就理解了难懂词句和一个夜行之人的感情。这样一个爱自然、企盼丰年的主题就在文字与图片的配合中被化解了。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赤壁之战》,因时代久远,加上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了解到的三国故事支离破碎。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插入多段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段,再现“火烧赤壁”的场景,拉近时空距离,有助于学生与三国人物对话。再结合品词品句品文、辩论等语言训练,领悟周瑜、黄盖的过人谋略。又如教学《丰碑》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激情教学:1.开课时投影茫茫的雪山,狂风呼啸声起,教师满怀激情的叙述,加上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风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2.课文中对冻僵了的军需处长的描写格外感人。学生在画面与声音的感染下,饱含对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精神的崇敬之情而深情朗诵。3.结课时,伴随激动人心的音乐,面对大屏幕上的军需处长念自己写的悼词,学生的认识和感情都得到了升华。

五、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课堂中需要拓展总结的东西比较多,此时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发挥固有的特长。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极大地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增大课堂的容量。如复习成语时,我制作了PPT课件,通过14张投影片共展示了六类48个成语,迅速让学生明确了成语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望文生义,品味感情色彩;关注范围对象,注意搭配习惯,掂量词义轻重,避免重复赘述,防止不合逻辑。

这样的课堂容量不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对成语进行分类整理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学习宋词《雨霖铃》时,为让学生品味离别之苦,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了10余首写“离愁”的诗词,如北宋·柳永的《卜算子慢》,元·王实甫《西厢记》,五代·徐昌图《临江仙》,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唐·高适《别董大》等,课堂显得非常充实,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我们应该增强现代教育教学意识,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扬长避短,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学生进行成功的学习,促进语文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此外,多媒体技术还能最大限度地使资源得到共享。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才能从本质上解决语文的学与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叶.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之我见.

[2]中学教学设计,2005.7.8.

[3]李学农,丁彦青,温玲.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激发兴趣教学改革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