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口语说“活”高中语文课堂

2015-09-10葛艳红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命题口语

葛艳红

语文学习过程就是日常训练的过程,有效课堂训练能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知识。高中语文口语训练,能在交流中完善学生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竞争意识,拓展语文视野,培养语文素养。

一、以朗诵表演活动为载体,示范引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中学生接触语文后,往往对高深的文章难以适应。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想说、敢说、不惧怕说。如,课前做好准备,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并上台朗诵表演,朗诵内容没有限制,只要健康就可以,每节课的脱稿演讲不少于五分钟;同时,自由演讲由于不受篇章和内容的限制,朗诵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如异国风情、名人轶事、生活、学校等均可作为演讲内容。

在班内口语活动中,可以采用朗诵等易于学生读说表达的方式。让学生从语言的形态和情感入手琢磨,要求深入读者内心,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人生态度,做到以情感人。要想做到发言具有震撼力,还要适当附加一些肢体语言。总之,要做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引起学生共鸣和思考,从而以新的观点和价值评判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中学生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一,演讲效果参差不齐。对此教师要多鼓励内向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在愉悦的、自主参与的课堂中学好语文。经过自由演讲反复训练后,多数学生会逐步消除对口语交际的恐惧心理,并对语文口语训练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逐步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二、以命题演讲为切入点,激发兴趣

在自由演讲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命题式演讲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且有利于满足学生求知欲,也是语文口语训练能否延续的关键。因此,在自由演讲的基础上我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命题式演讲训练:小组式和教师临时式命题训练。

小组式命题训练是以课代表为主的由各小组组长负责拟定演讲题目,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命题。演讲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进行评分,以确保题目、文章内容的流畅连贯。因为题目都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水平来拟定的,演讲的学生大都会紧扣主题,出于责任感和荣誉感,出题的学生都会特别留意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根据演讲者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看书看报等手段将问题的广度扩大。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

其次是根据已经学过的文章,由老师进行临时性拟题,学生稍作准备后演讲。这种形式的演讲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语文语序,同时有扎实的基本功,通过合理想象,将已学知识总结归纳,使某一部分内容形成一个独立整体,随后充实内容让细节更加完美。学生要顺利完成此训练,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可以根据课堂正在学习的内容及时提出演讲的题目。如,课堂上的人物介绍,就可让学生用演讲来简单说明一下课本人物都有哪些轶事,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启示等。此类的口语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加深对课本选取材料的理解;既能拓展学生思维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经过命题式演讲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知识、思维和说话等方面的能力都会稳步提高。

三、以即兴演讲为目的,强化体悟

通过自由演讲和命题式演讲训练,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即得到了深化。因此,可以进行即兴演讲训练。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上台进行自由式命题演讲,其他同学对演讲者所说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吸取对方的长处并指出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纠正。无论是评论还是演讲,都需要学生拥有敏捷的思维和迅速的构思能力,只有精神集中才能讲好、评好。此时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气动力以及应变能力都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这也是口语训练见到成效的最好的证明。

总之,高中语文三个阶段的口语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帮助学生完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结果,因此,语文口语教学要科学合理且循序渐进,教师也要大胆尝试新教法。只有适合学生发展,能帮助学生努力提升表达能力的教法才是好的教法。

(作者单位:泗洪中学)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命题口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