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做伴,快乐学习

2015-09-10翁利丹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翁利丹

摘 要: 激发数学兴趣的关键是发现数学中的美。通过发现数学中的美,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通过发现数学中的残缺美,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有惑”,产生想学下去的欲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对数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夸美纽斯曾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你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是教师受到学生欢迎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思想。对课程产生兴趣的主战场还是在课堂上,教师用自己的智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思维,十分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以创设情境的“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最突出的一点是引导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在教学中,为了不再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喜欢的事情入手,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而且新颖的情境是良方之一。

如《9加几》这节课,我在教学过程中以“红袋鼠”这条线引领学生不断探索新知。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和红袋鼠比数数,结果由于红袋鼠先圈出10个,再数比较方便,使红袋鼠获得了胜利,让学生直观感受并体验到数数时应该把10个圈起来再数,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接下来探索9加几的算理做好铺垫。虽然我还没说“凑10法”,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通过有效的情境感受到“凑10法”的方便。而后的练习中,我一共设置了4个情境,并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首先,出示一个院子,院子的大门上有两个问题让学生解决,如果顺利解决就能打开院门。然后走进去一看,院子中间有三个有盖子的水桶要想知道水桶里有什么,就必须解决盖子上的问题。接着,我说,要想寻找更多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到水池边。水池中间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要想到水池中央去看看,就要解决一些问题,如果顺利解决,荷花就会盛开。最后让学生回到原先桃园的情境,让学生摘桃。巩固练习应该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因为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欲望,才出现学生争先恐后,一声高过一声的现象。这样学生投入到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在情境中不自觉地掌握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以数学活动中的“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在数学课堂交流活动中,我们大可放手让学生质疑设问,师生讨论交流。通过学生亲自动脑设问和思考回答,在思考辩论中获取知识。好的老师让学生发现真理,不好的老师告诉学生真理,我们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他们思维火花的碰撞发出的是一次次的光亮,就是他们一次次的收获和进步。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只要给他们舞台,他们就会兴趣大增,你一定会看到他们的精彩。

例如,在上《有余数除法》一课时,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竖式计算的意义后,我大胆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用竖式尝试解例2,同时几名学生板演,然后全体学生向板演的学生发问。这时学生兴趣来了,有些学生还故意想为难他们,提出了很难的问题。在板演学生的回答与老师、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讨论交流下,一个个问题得以澄清。这样的分析理解比起教师的高谈阔论效果要好得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这种“辩”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质疑—思考—讨论—辩论—倾听中收获全部。

三、以实践活动中的“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引起兴趣。在动手过程中,学生互相讨论,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数学教学不能缺乏实践操作,我们不能只考虑效果,更重要的是注重思考发现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天性中“动”的利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动手空间,教学呈现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通过实践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例如:在上有余数除法一课时,我采取了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小棒等学具,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由于要自己动手发现真理,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探索的兴趣更浓厚,很快地展开了活动。他们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整堂课中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发展。

另外,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开放,更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例如,组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出数学墙报,开展课外阅读,上趣味数学课,开设专项讲座、写数学日记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扩大知识面,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四、以形式多样的趣味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性的练习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就会产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

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练习:第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又猜出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也随口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我抽出这个三角形,一看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需注意的是强调练习的趣味性,并不是排斥基本训练,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以课堂小结的“延伸”,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做到“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是这样结束的: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可能性大小的基本知识,大家对此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请同学们回去了解一下各种电脑福利彩票、体育彩票、街面上抽奖活动中中奖的可能性是怎样的,可以回家查找一些课外书籍或上网查找,明天上课我们看哪一位同学说得最清楚。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展了“家居面积计算员”活动,等等。如此延伸,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产生认识需求,取得“课虽终,趣犹存”的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