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2015-07-29吴兆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备课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吴兆峰

摘 要:大学物理是工程技术类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它在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物理知识是理工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必修课,作用不可替代。在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大学物理作为非物理学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为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开设,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全面的文理基础教育课程之一,正因如此,我们国家很多学校除了给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课外,还提倡给文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课。该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探寻一些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备课 知识衔接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55-02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大学物理的教学,多培养教学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年轻物理教师,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一些工科院校不重视大学物理课程,我认为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笔者结合该校的大学物理教学的实际,谈谈自己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1 教材内容应加大更新频度

目前多数高校使用的大学物理教材都是内容陈旧的教材,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这样的教材根本不能反映当今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时代严重脱节,因此加大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更新力度和频度是十分迫切的事情,只有教材和时代接轨,我们讲授给学生的知识才是最前沿性的东西,学生才能够接触到最新科技成果。

另一方面,即使教材内容更新很快,可能也还是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物理老师尽量做到下面两点。

1.1 编写讲义补充教材

教师在研究教科书的基础上,还当广泛阅读相关参考材料,包括网络资料,更好地吃透教材和补充教材。参阅相关教学材料贵在持之以恒,特别是和本课相关的一些前沿性的科技知识,我认为教师可以把这些材料收集整理编成讲义发给学生,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当今世界的科技前沿知识,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知未知世界的兴趣。

1.2 一课一备、而不是一课一“辈”

备课对于我们大学物理老师是十分重要的,备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决定了它无比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来说,扎扎实实地备课,首先有利于把课教得更好,保证教学质量。确立教法,准备好教具,设计好了教学进程、板书及作业,做到了胸有成竹,教学的质量就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再者,备课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备课,就是一个钻研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能力不断加强和提高的过程。

备课虽然这么重要,但是有些教师却对此不够重视,上课之前草草看两眼,甚至有的教师一辈子只备一次课,以后就是年复一年重复那一次备课内容,可以说是一课一“辈”。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的水平。

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到“一课一备”,每次上课前抽出足够的时间精心备课,精读教材内容,因为教材每看一次都有可能有新的收获,真正做到做“常读常新”。

2 注意和中学物理知识的衔接

中学已经学过了物理,为啥大学还要再学?这是因为中学由于知识储备的限制,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比如:物质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有运动就有变化,那么描述运动状态或运动规律的物理量就是变量,要求解变量问题就要求有微积分知识,在高中由于数学上的局限,只能将问题作一些条件上的限制和化简,使得中学物理不能将问题展开和进行深入的探讨。大学物理的内容中已经包含了中学物理的概念,而中学物理只是大学物理在特殊情况下的特例,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所以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明白大学所学物理量与中学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将很容易重新认识和接受它们。

2.1 大学物理学习的高等数学知识准备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尤其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解决物理问题时,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数学渗透于物理思维的整个过程,物理思维是一种精确的定量思维。

与物理学关系最密切的数学分支是微积分,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分支都与微积分有关系。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首先要在第一学期学习高等数学微积分知识,这就是为了后面的大学物理以及其他工科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2.2 讲好第一课—— 绪论课

大一新生还处在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对大学课程的学习特点认识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物理第一课把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认识的到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学习的差异。通过绪论课的学习,要促使学生改变以前高中阶段的题海战术学习模式,此举将对以后一年的大学物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每一章开始前我们要介绍中学知识和本章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大学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二者优势互补,可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融为一体,进行课堂辅助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无形知识有形化。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度等方面能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1 建立直观模型 抽象概念直观化

物理是自然科学、自然规律等经过归纳总结出的一门学科,有些概念定理十分抽象难以理解,而多媒体可以利用动画图像的方式建立起物理模型,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另外以往教师带实验仪器到课堂演示,但演示实验有很大局限性,无法直接让全班学生看到实验的操作过程及现象,迫于条件的限制,甚至有的实验根本无法实现无法成功。假如能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演示物理实验就可以克服上述不足。

3.2 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发展,而网络资源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教学课件、图片,下载网络上的精品课件,经过自我消化后可以应用到备课和教学中来,可以激发学生潜能,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实践证明,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多样性、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它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讲课,还可节省大量的书写、作图时间。因此,这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比如讲能量守恒时我们可以放一段过山车视频,讲动量守恒时我们可以放一段神舟飞船发射视频来形象的描述。再比如讲行波和驻波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动画将行波和驻波的形成过程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驻波和行波的区别,学生就会立即豁然开朗。然后再利用板书具体分析一下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所学的内容,也容易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努力去实践去探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教学改革中物理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校领导更要要全力支持高度重视。改革需要在實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唯有如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才能有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赵玉岭,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3):123.

[2] 敖特根,吕静峰.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应做好衔接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127.

[3] 韦建卫.浅谈大学物理教学过程和中学物理的有机衔接[J].科技创新导报 2013(23):140.

[4] 张琳.多媒体在大学物理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2008(11):170.

猜你喜欢

备课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