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2015-07-29吕金星张玉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吕金星 张玉丽

摘 要:临床思维能力是护理工作的核心能力之一,锻炼与提升临床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实习及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护理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外科护理学》专任教师,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护升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考核机制、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注入动力。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 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44-02

护理临床思维是指运用理论、智力和经验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决策能力[1]。护士的临床思维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也是真正按照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2]。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在学校教育,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加强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命题。作为《外科护理学》专任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渗透“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思想,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值得深思。

1 教学计划调整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教学的目的就越能得到体现。外科护理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外科疾病的共性,分论部分则详细介绍具体疾病,这是个性部分。教学安排一般按教材编写顺序先学习总论再学习分论,以发挥总论对分论的指导和铺垫作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总论内容宽泛而抽象,掌握起来有难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再加之总论与分论学习间隔时间过长,也很难发挥总论对分论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教学安排不符合认知规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是临床分析能力的基础。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总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以损伤的学习为例,我们先介绍分论中的颅脑损伤、胸部损伤,后再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采用分析归纳的形式学习总论损伤一章,最后在损伤基本知识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腹部损伤、泌尿损伤、骨折等分论中具体的损伤性疾病。这种教学安排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总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思考问题,锻炼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计划的调整的确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2 改革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体现在教会了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能力。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意识淡薄,临床思维能力低下,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临床需求。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1 PBL教学法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3]。周一峰等从《外科护理学》中抽取乳腺癌病人的护理、甲状腺病人的护理、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等章节内容采用PBL教学法授课,教师评价认为,PBL教学法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有助于发展临床思维,提高查找相关信息并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4]。笔者也在《外科护理学》部分章节教学中采用了PBL教学法,具体方法是课前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案,课中指导学生确定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并得出最终解决方案,最后让学生分组分析几个实际案例,结果证明这种教学方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2.2 情境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物发生和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5]。杨丹丹等[6]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进行外科护理教学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情景模拟教学的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也进行了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尝试,并邀请外科护理教师参与评价,各位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也一致认为此种方法可以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团队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友谊。

2.3 案例教学法

柯瓦斯基(Kowalski)[7]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丽芳[8]等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优势。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笔者也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尝试,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改革考核机制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的构建是考核改革的重要方向。传统的考核模式重视知识、技能的考核,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临床思维能力作为医护工作人员的核心能力之一,往往在考核中被忽视,为此,我们考核中增加了“临床思维能力”元素。首先在课前提问环节,主要以一个小病例形式进行;平时小测验增加了病案分析题;进行试题库改革,按照护士资格考试要求增加了以A2为主的病案分析题,适当增加了难度较大的A3、A4病案分析题,适当减少了A1题;期末考试按照护士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组题;外护实训考核除了考核基本操作外还增加了疑难问题,同时增加了情境模拟考核,促使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与职业能力协调发展。

4 外科护理学课外活动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外科护理学课外活动中引入临床思维元素,不仅加强学生对外科护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不断加强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每年组织开展外科护理讲座,由校内外专家主讲,特别是对外科护理中的典型失误与差错与学生进行探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次,外科护理教研室与基础护理教研室共同举办护生情景模拟竞赛,要求护生设计一临床情境,将外科护理技术与基础护理技术共同展示,同时将护理基本能力与素质融入其中;通过竞赛,不仅促进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同时对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沟通水平、临床思维能力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临床思维能力作为护理核心能力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锻炼与提升临床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实习及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护理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晶,王志红,刘月敏.护理本科教学改革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護士进修杂志,2003,18(3):228-229.

[2] 郭佳,尹作娟,隋树杰.护理人员临床思维培养现状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

(15):1-4.

[3] 车春莉,郭庆峰,张一梅,等.PBL教学模式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6-127.

[4] 周一峰,史亚琴,徐旭娟,等.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探索[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8):90-92.

[5] 尹子民,孙辉,魏颖辉.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1-93,100.

[6] 杨丹丹,杨培常.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9):45-46.

[7] KOWALSKI T J.Case studi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M].New York:Longman,1991:116.

[8] 董丽芳,黄金银,陈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9):97-98.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