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学前教育的音乐欣赏课

2015-07-24冯敬华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前教育多媒体

冯敬华

摘要:音乐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鉴赏、音乐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精心挑选曲目,灵活选择欣赏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 音乐欣赏 多媒体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相关的音乐理论、音乐技能是将来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音乐素养。良好的音乐素养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所应具有的必备素质。因此,音乐学科也成为了整体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乐欣赏》课程能够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对学习音乐这一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目前的生源状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没学习过音乐的占很大比重,一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不仅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甚至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没怎么上过音乐课。因此,上好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欣赏》课,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欣赏曲目

《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声乐作品的欣赏,包括人声的分类、声乐作品的体裁、声乐作品有哪些表演形式。第二部分是中、外器乐作品的欣赏,比如我国一些著名的民族器乐作品,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以及大型中外器乐作品欣赏。第三部分是综合艺术形式的欣赏,包括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我们在选择欣赏曲目的时候,要针对学前专业学生的特点,首先要注意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性,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不只要有沁人心脾的音乐旋律,还要具有艺术欣赏性。同时还要注重作品是否有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及社会影响力。因此,选择的曲目要是适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集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这样说过:“音乐教育中的教材,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三个方面进行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华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文化艺术遗产非常丰富,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因此,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是必不可少。曲目的选择还应注重多元性,应包括古今中外各种体以及各种形式的声乐和器乐曲,才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音乐欣赏的曲目在知识的传递上应系统、连贯,在难易程度上应循序渐进。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有特点和代表性的流行音乐。因为大学生比较喜爱流行音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不只向往歌词里的浪漫爱情,而是引导他们去追求崇高的理想。

二、认真备课,灵活选择欣赏方式

《音乐欣赏》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要有坚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除了精心选择曲目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好每节课和设计好每节课。教师首先要掌握作曲家的生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反映的内容,针对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及深刻的含义,以及作品的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引导学生从文化脉络中来理解音乐。其次在欣赏过程中,可以灵活的选择欣赏方式,把学生自然的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依据教学内容,营造恰当的欣赏音乐的环境氛围。比如要讲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作为课前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中来。学前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音乐基础知识,视唱水平也很低,所以对旋律的记忆力也不是很强。教师可以在课上增加一些乐理知识,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视唱。比如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它的主题被台湾少女组合SHE演唱的《不想长大》这首作品引用,那么可以让学生先学唱几句这首歌曲,然后再去欣赏交响作品,那么学生就很快把这首作品的主题旋律了牢牢的记在脑海里了。再有就是大多数学生很难喜爱并理解传统的、古典的音乐,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音乐作品。比如说,中国女子十二乐坊,十三个少女,扬弃民乐表演惯常的风格,穿着时尚的服饰,用流行音乐的形式,运用我国民族乐器演奏出一曲曲优美动人的中国音乐。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可以通过一些电影音乐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肖邦《黑键练习曲》时,笔者就给学生先放一段周杰伦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的斗琴片段;在要欣赏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时,就让同学课前看看韩剧《冬季恋歌》,男一号的母亲在琴房练琴的片段,再上课的时候就学生们对作品熟悉的就更快了,学习起来兴趣也就更高了。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融计算机、声音、图像、文本、视频动画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项技术,它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随着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它正被广泛应用在军事、金融、医疗、教育、通信、等诸多行业。因此,把多媒体应用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制作一些课件,能够节省板书的时间,运用音频切割技术把作品分成几个段落,节省去倒带或者更换碟片等时间,还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视觉的刺激,加深对作品的印象,能够让学生听觉和视觉得到同步提高。比如在欣赏普罗可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先给音乐中的每个角色配上动画图片,再让学生观看这部作品的交响音乐会,既可以看到交响乐队如何演奏,又有生动活泼的旁白,这都是多媒体在发挥着作用。当然,音乐欣赏的重点还是在于听觉,加入视觉效果只能是种辅助手段,切不可运用过多的视觉效果而淡化听觉,最终本末倒置。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配上一定的课件及影像资料,再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肯定会调动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尽量能够紧密结合学前专业音乐各学科的特点进行,使这门课程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起到全面、规范的引导,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出优秀的幼儿音乐教师。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学前教育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
浅析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